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颖 《大观周刊》2012,(17):79-79
本文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进行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并指出其所面临的退市风险的现状,然后对我国创业板退市新政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在阐述了我国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的公司风险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对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09,(23):7-7
创业板的诱与惑 酝酿十年,创业板终于“破茧”出世。《出版商务周报》发表文章说:创业板为规模小、发展快、原本上市无望的出版企业打开了一条通向资本市场的道路。然而创业板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既提供了新机遇,也意味着高风险。与主板相比,它实行更加严格的摘牌制度。企业一旦出现“最近两年连续亏损、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等情况,将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直至摘牌退市.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退出制度的完善,是中国股市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小步  相似文献   

4.
读者点评     
《创业板退市大幕开启》@鹰视狼顾:从创业板退市规则来看,感觉退市比上市要难得多,但毕竟是跨出的第一步。@白明:创业板退市恐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1PO三高问题。如果上市公司三高发行,上市后变脸,再退市,损失的是广大投资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实行退市机制5年来,人们仿佛已麻木于一些公司以各种理由的“该退不退。”而今,达尔曼推陈出新,主动提出一个“史无前例”的退市原因。这是否意味着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怪圈。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中的上市公司退市方式,如果由达尔曼来刷新,其实并不奇怪。因无法如期披露定期财报的理由而退市,这在中国股市将是开天辟地第一家,也是在《公司法》规定的三种退市方式中惟一启动亏损退市方式之后的第二种退市方式。随着第二种退市方式的出现,第三种方式“因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而退市”是否会随之而来?三种退市方式一旦倾巢而出,意味着将无情地推倒股市“老千们”的多米诺骨牌。中国股市在“玉宇澄清万里埃”的过程中,一场不小的风云激荡也将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7.
徐罡 《新闻世界》2010,(5):209-210
创业板的推出,不仅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而且也将丰富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并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创业板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其独特的金融制度安排以及市场本身初生的脆弱性诱发了诸多的风险,尤其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高。为了推进创业板的健康运行,必须通过完善信息披露、保荐人制度等相关制度建设来防范创业板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8.
达尔曼对退市方式的选择显然是避重就轻。因为在一切问题都还没有真相大白之前,退市预警没有意义,随时可以“推翻重来”。这样的事,在中国股市以往的退市史上不乏先例。对于这些上市公司来说重要的是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9.
杨辉 《大观周刊》2012,(17):81-81
创业板市场与风险资本和风险投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创业板上的公司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小企业受实力所限,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创业板市场比主板市场风险更大,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上市后将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如何应对风险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从财务风险的内涵、特征、形成的内外部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TOM的拐点     
2007年9月3日,在香港和美国两地上市的TOM在线按照私有化计划,于当天早晨9:30从香港创业板退市,并在美国时间9月6日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首家实施退市计划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相似文献   

11.
TOM的拐点     
米晓彬 《传媒》2007,(10):73-74
2007年9月3日,在香港和美国两地上市的TOM在线按照私有化计划,于当天早晨9:30从香港创业板退市,并在美国时间9月6日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首家实施退市计划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退市缘于缺乏核心业务 没有哪个企业会心甘情愿地离开纳斯达克,离开资本的追逐,TOM在线退市也有这种无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季武  李贵东  彭蛟 《大观周刊》2012,(1):7-8,18
创业板市场,作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和投资者首选的推出渠道,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创业板市场推出已逾两年.本文根据创业板两年多酌发展状况,紧扣创业板的特征,从公司层面、投资者层面。监管层面分析了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创业板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准备工作后,首批股票也于2009年10月15日上市募资。创业板自推出以来,表面上似乎不缺乏流动性,但仔细考察不难发现,期成交量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因此,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实行竞价交易制度为主做市商交易制度为辅的混合型交易模式,能够有效保证和提高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性,是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垃圾股末日     
"证监会希望通过推出风险警示板完善新的退市制度,遏制对垃圾股的炒作,引导股市资金流向绩优股,进行价值投资"追捧垃圾股的日子过去了。7月30日,周一,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出现了罕见一幕:近百只ST股集体跌停。利空来自此前一个交易日,7月26日,上交所发布消息称,将推出风险警示板,对ST股等被予以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及其他重大风险公司实行另板交易。这也是郭树清出掌证监会之后推出的最新改革举措之一。多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证券业人士均认为,风险警示板推出后,将会有效遏制对垃圾股的炒作,引导股市资金流向绩优股,回归价值投资,并进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落实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15.
李红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6):90-93
我国创业板市场方兴未艾,创业板公司大多是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占比高,企业与资本市场就知识产权的对话需求相当迫切。阐释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现有制度设计;系统收集5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以此为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剖析5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现状;并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创业板市场在2009年10月23日正式开板,创业板的推出不仅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的渠道和便利,也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另外,也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增加了一种更为便捷和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我国创业板发展时间过短,并且其各种制度也是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当中,故其IPO抑价与主板  相似文献   

17.
胡小丰 《新闻世界》2011,(11):233-235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创业板市场在2009年10月23日正式开板,创业板的推出不仅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的渠道和便利,也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另外,也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增加了一种更为便捷和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我国创业板发展时间过短,并且其各种制度也是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中国概念股在美国上市被认为是"英雄"的举动,可以在行业里产生明星效应,风险投资也可以顺利退出,但在当前美国股市估值偏低的情况下,这些优势正在减弱,退市私有化改造成为企业扩张的新出路担任7天连锁酒店集团(以下简称"7天")首席执行官刚满四个月,林粤舟变得异常繁忙起来,整个2012年,7天将新开400家酒店,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80%是加盟店。繁忙的林粤舟并不愿意对7天大股东提出的私有化退市方案作解读。今年9月底,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未满三年的7天连锁酒店集团宣布,公司董事会联席主席何伯权和郑南雁为首的一个股东集团,提出了价值6.347亿美元的私有化收购要约。  相似文献   

19.
书业内外     
创业板的诱与惑酝酿十年,创业板终于破茧出世。《出版商务周报》发表文章说:创业板为规模小、发展快、原本上市无望的出版企业打开了一条通向资本市场的道路。然而创业板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既提供了  相似文献   

20.
深交所创业板市场开启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者投入创业板领域进行相关研究。但是已有的文献资源并不能满足研究人员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建立创业板研究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技术的研发和支持、多方的共建与共享三个方面为思路构建创业板研究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