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宁 《对外大传播》2009,(10):45-46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临近,外媒对中国大庆前的社会动向越来越关注,涉华报道的题材范围也渐趋广泛。驻华外媒记者走入中国的大街小巷,观察采访一些我们熟悉得不认为是新闻的社会百态。这些报道用“镜头似的白描手法”展现社会景象,用深入的采访体现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对当地生活的观感。这些文章读起来很轻松,能够在不经意中影响外国读者对中国的认识,很值得我们在对外宣传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眉 《对外大传播》2008,(10):41-42
北京奥运会闭幕后,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位日本驻华记者,由于媒体的规定,该记者要求不透露他所在的媒体和他本人的姓名。《对外传播》:您所在媒体对奥运报道的情况如何?答:为了采访北京奥运会,总部一共派了几十名记者来中国,包括体育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人这样说,如果你(中国人)走在巴基斯坦的大街上,会有人热情地跟你打招呼,甚至请你吃饭。笔者虽然没有去过巴基斯坦,但是通过采访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驻中国记者贾伟德·阿克塔,就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采访在他家里进行(这里也是他的办公室)。采访结束后,贾伟德·阿克塔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夫人和两个可爱的女儿,并坚持留我们吃饭,用巴基斯坦风味的佳肴款待了我们。离开时,贾伟德·阿克塔亲自把我们送进电梯,送到公寓门口,并一再嘱咐记者表达他对中国读者的问候。他一直目送我们消失在夜色中,我们也由衷地祝福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友谊…  相似文献   

4.
中国多年来还一直没有颁布《新闻法》,所以也就不知道新闻记者到底有多大的采访权限。对采访对象来说,他的权限却大得要命。他要想将你拒之门外,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在通常情况下,其正当拒绝记者采访的理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初,做了三年驻台北记者的叶鹏飞来到北京,接手回国的同事李慧玲的工作,担任新加坡《联合早报》驻京首席特派记者。初到北京,由于报纸的关注点主要在中国经济方面,叶先生参加了较多场商业发布会。但是他很快发现,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蓬勃向上的大国的首都,北京的活动实在太多,信息量大得惊人,他有些忙不过来了。除了采访与新加坡有关的商业活动,他把重点放在了有关经济政策变动的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联合早报》读者对中国财经新闻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他觉得参加这样的发布会很解渴……  相似文献   

6.
BBC记者琼尼是格拉斯哥电影电视系的毕业生,是笔者合作教授的得意门生。经教授引荐,我们坐到了一起。落座不久,琼尼说起了他的困惑:“办理中国的签证,为什么很麻烦?”他说,“去了几趟伦敦,还补了好几次材料”。琼尼对在中国短暂的采访经历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宣期刊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外国读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外国读者的口味是怎样的?相信不少人看过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所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也读过今天的美国人库恩写的《江泽民——他改变了中国》,我们试图从他们看中国的视角中,了解外国读者的需求。最终,我们发现那些曾被中国记者忽略的细节,那些不曾被中国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出现在他们的笔端。经了解,能经常有机会与中国记者同行,并不断亲自写稿的外国专家当属中国外文局各期刊社的专家为“最”。这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专家,一次次走到中国百姓的生活中去,将自己看到的原汁原味的东西传递给那些对中国感兴趣的海外读者。中国外文局近几年来组织了数十次外国专家采访团,赴中国各地采访,他们采写的稿件的确有新的视角,字里行间透着对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份新奇,他们又将这份新奇传达给了更多的海外读者。本刊推出这组选题,就是要使我们的外宣工作者通过“外国专家‘写’中国”了解:中外媒体人之间,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表述,同一个过程不同的角度,以此进一步探讨新时期外宣工作“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娟,一位具有15年采访经验的资深外宣记者。在她看来,“当记者既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一篇篇稿子做完后,你对原本陌生的行当有了了解;与采访对象交流中,常常会有很多打动你的东西;当你写出一篇独家报道时,当你的报道产生一定影响时,当有读者跟你沟通时……你会觉得,当记者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行当,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要打交道的是什么人,不知道会有什么新的行当新的东西需要你去学习去了解,所以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张娟讲述的采访故事和体会对年轻的外宣工作者也许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与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吴苏分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或撰写的文章中倡导在中国广泛推行公共外交。本刊特将他们的观点摘编刊载,以期读者朋友们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加大对贵州的宣传力度,贵州省委外宣办邀请,1997年5月12日至26日,中国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迷径探访”栏目主任记者刘世昭来黔采访。该栏目记者此次来黔采访的主要目的是向日本读者介绍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乌江沿岸的民族风情、传统习俗、名胜景点、自然景观、人文风物和改革开放后两岸的变化。乌江横穿贵州省东西直达重庆市,两岸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中国的女作家群中,王安忆的名字读者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她是文坛上最具魅力、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在全国第七届作家代表大会上,新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的王安忆,于2006年11月15日返沪时在机场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作代会选择她担任这一职务,是对上海作家的信任,至于她自己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么有人还要重走长征路?为什么炮火刚停,就有人要以生命作价,穿越阿富汗和大片的中东地区,执著地用脚去审视那片硝烟未尽的土地?这样的经历给记者留下了什么样的财富?这样的作品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大运河之旅》,仍能感到,记者的脚印能延伸多远,读者的视线就能延伸多远,思绪也会随着作者的脚步和仰天俯地的笔触和镜头而起伏流动。 沈兴大,高级记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938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历史系,当年,即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国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任记者。几十年来,采访过许多部门和行业,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作者从《今日中国》副社长、副总编的位子退下来后,眼睛几度手术,但这样的经历带给的财富把他心里的房间占得满满的。他想把这种经历积淀而成的财富,手写成几十页的稿纸,满怀热诚地想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留下什么。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我们更感受到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他所钟情的事业。 他说:“写有深度的稿子,不去那里采访是不行的。虽然网络迅捷,但网络和资料上的东西不管怎么用也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他认为,只有用自己的脚去丈量才能去体会那片土地上的热度。能否真正挖宝藏,有时候就在于你是否比别人多走了一步。 从北京为起点,流经多个省市的大运河,已有2400多岁了。大运河依旧,而时代在发展。作者在谈到大运河时说:“如果再走大运河,我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我既为当年没有看到没有写到的地方深感遗憾,也为当年留存在路上的故事激动。遗憾,是因为后来又对运河的认识有了新的发现,进一步深化,比如当初占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前总经理,常务副总编罗开富可能是被记者采访最多的委员之一。在“两会”期间,每次见到他,总是被摄像机,照相机,话筒,录音机团团围住,身前身后尽是记者。而罗开富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美术学院,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借中国美院九十周年院庆之机,我采访了其中的两位——来自美国纽约的柯伟业和来自俄罗斯莫斯科的卡佳,想听听他和她在杭州学习、生活的感受,及其各自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同学的评价是,他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很巧的是,这次我采访的两位中国美术学院的留学生,相互之间认识。我先采访了来自美国纽约的柯伟业,第二天采访来自俄罗斯莫斯科的卡佳。说起柯伟业,卡佳笑了,说:"他比中国人还  相似文献   

15.
栗子 《文化交流》2011,(6):61-64
采访马列先生的时候刚好有家乡的亲友到他下榻的饭店拜访,接受完本刊的采访后,他又作为海外特邀委员赶往省人民大会堂参加浙江省第十届四次政协会议。陪同他下电梯的时候,马先生还和记者探讨起了写作的问题,他说:“我还是比较喜欢晚上写东西,因为这个时候思路清晰,情绪丰盈。”而事实上,他平常白天都要打理自己公司,夜晚才有时间写东西看东西,往往要到凌晨1点多才睡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给福州带来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我们决定编一期特辑文章加以报道。不过,要把这个大题目做好,也不容易。近年,《人民中国》以回乡见闻录的形式,先后报道了广东省客家山村和辽宁省大连市的变化,颇受读者欢迎。于是,我们派福州籍记者黄秀芳回乡采访。带着编辑部的重托,也为了报答父老乡亲的期望,黄秀  相似文献   

17.
谭震 《对外大传播》2006,(12):10-12
在首届跨文化传播论坛中,来宾和听众主要是传播业者或文化学者.陈奇伟作为跨国企业的潮头人物在整个论坛中十分引入注目。论坛后,记者采访了他。这个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最高长官”以他的敏锐和温和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说:“文化需要作为产品来经营。” 他说:“我认为中国文化就是中国13亿人的行为。” 他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让女儿学习中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娟 《对外大传播》2006,(12):46-47
创办十年的香港凤凰卫视,之所以能紧紧地锁住人们的视线,是因为它能报道世人所关心的大事,正如它的总裁刘长乐所言:凡是大事发生的地方。我们都会在那里。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中国电视人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在重大事件中,主流媒体不能缺位。一个有责任担当意识的媒体,总会找到自己关注的领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个敏锐而又有行动能力的记者总会从重要事件中追寻在里面发挥作用的重要人物,一个视野开阔、准备充分的记者,有总能让这个人物讲出他重要的思想,并最终将这种思想在一个平台上放大。《今日中国》中文版副主编在对李肇星的采访中,完成了对这一过程的追求。 该文作者知道李肇星在中非论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对外宣传来说,李肇星已成为一个“明星”。这位记者上去了,为自己的刊物捧回了来自上游的清泉。 我们把这位记者的采访体会刊登于此,是想让记者朋友,特别是年轻的记者朋友能从中思索出些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两会”多年来为国外媒体所关注。2007年,根据新近实施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外国记者在“两会”新闻中心报名后便可直接上会采访,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要办理烦琐的手续,此举大大便利了国外媒体的采访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世界135家新闻机构的560名外国记者采访了今年的“两会”,共发表报道3331篇。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于青已经在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生活、工作多年.今年3月11日,他在日本东京亲历了地震,同时也很关注中日两国媒体有关此次震灾的报道。他分析了我国媒体在此次震灾报道中的整体表现,并对如何改善今后我国的对日传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