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北电视台“新闻广角”栏目因为定位于对社会问题的评说,因此,不免对社会不良现象鞭挞多一些。由于“新闻广角”记者敢碰硬,对基层某些违法违纪现象坚决曝光,通过舆论督促使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保护。因此“新闻广角”节目深受观众的欢迎。不少当事群众千里迢迢给记者送来锦旗,称颂“新闻广角”记者为“道义的卫士”。  相似文献   

2.
郭光华 《今传媒》2008,(6):34-35
一、我国新闻阅评制度的建立 中国的新闻阅评,是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宣传部负责实施的.目前主要在中央、省、地市三级开展.1994年,中宣部成立新闻阅评小组,最初出刊为<新闻舆论动向>,后改为<新闻阅评>.1996年8月,中宣部在烟台市召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宏观调控会议,要求各地仿效中宣部的作法,建立新闻协调和新闻阅评制度,以利于进一步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3.
2008年,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新推出了4档民生类栏目,与<民生直通车>-起,紧盯本土化,品牌化两个关键,着力塑造栏目与主持人两类品牌.4档栏目分别是<新闻女生组>、<民生三人行>、<直通书记市长>、<新奇秀>.<新闻女生组>就是其中的一档民生故事类栏目,它以情感,家庭,伦理事件为内容,以情感为纽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情感援助行动.该栏目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启用7位性格各异的新闻女生来亲情演绎人间的喜怒哀乐,她们既是栏目的主持人,又是新闻的报道者,情景再现的扮演者、事件的参与者和干预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卫华 《今传媒》2007,(3):26-27
2006年9月6日,<长江日报>推出新增栏目"长江视点".至2007年1月6日,4个月共发稿46篇.综观46篇报道,可以从中把握这一栏目的品牌意识和运作思路,及其"力求将事关国计民生的新闻做深做透,以集聚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舆论引导力"新闻理念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刘莹 《河北广播》2005,(5):43-44
新闻栏目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增强新闻栏目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新闻工作的主动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时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作了深刻阐述,对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福建日报>作为党报,所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是,在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基础上,寻求新闻理念、内容生产和操作手段的突破与创新,增强把握正确导向的自觉性,提高舆论引导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以其内容贴近生活、表达方式自然亲切在电视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在日后的节目制作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选题雷同、表现方式陈旧的尴尬.民生新闻走到今天,势必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的重点民生新闻栏目<现场>为分析对象,梳理九年来该栏目的发展和定位,从中探寻未来民生新闻在选题、节目制作等方面应遵循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 事实上,政府近几年来一直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去年温总理提到: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其中包括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支持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在庞大的新闻家族中,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通常把2002年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作为民生新闻开端的标志.时至今日,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全国各个地方电视台竞相开办的节目,如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重庆台的<天天630>、福建台的<现场>和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栏目,在当地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闻1+1>为例,分析了电视在媒介融合时代,在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己的信誉度,通过加强新闻评论的深度,引导舆论传播.  相似文献   

11.
王萍  杨苇峰  韩岳  赵华 《青年记者》2008,(14):33-34
<生活在线>是青岛电视台创立于2000年的民生新闻栏目,多年来收视率稳居青岛电视台前三甲,先后获得山东省十佳栏目、全国十佳栏目等称号.<生活在线>栏目组在探索实践中,走出一条"以活动带动行动,用行动改变生活"的活动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期间,新闻媒体在传递信息、舆论引导、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直观形象的新闻图片报道,在危机发生时作用更加凸显.本文以<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绵阳日报>三级党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周新闻图片报道为例,分析了党报在危机事件图片报道中的作用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厦视新闻>栏目为例,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探索作一番梳理,为电视的时政新闻的发展勾勒了一个轮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新闻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理与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新闻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和确立了包括"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基本原则在内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坚持党性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有力最持久的坚守、是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方针最准确的阐释、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原则最根本的认识、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郭效山 《新闻窗》2011,(2):98-98
2002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对新闻战线的干部职工提出新闻改革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要求。自此,“三贴近”成为新闻媒体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新闻报道如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如何实现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相似文献   

16.
"零距离"新闻理念滥觞于电视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2002年1月该栏目甫一推出就因其良好的收视及经营业绩而广受推崇,业内人士爱屋及乌,"零距离"新闻理念也得到了追捧.8年后,虽然民生新闻在一些地方收视滑坡、疲态渐显,但是以"零距离"为标榜的电视栏目依然不胜枚举,新闻采编真的能够"零距离"吗?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后,许多地方电视台在所办的民生新闻栏目中,刻意设置了为老年受众服务、为妇女儿童受众服务、为进城农民工服务的子栏目.乐清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民生类栏目<民生快递>开办三年来,在思考平民视角与宏观视野结合、拓展民生新闻外延空间的过程中,一直在尝试如何为农民工开一扇"窗",获得了不少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刘艳辉 《今传媒》2009,(9):81-82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诞生了一个叫<南京零距离>的新栏目,自此,拉开了中国电视媒体民生新闻大跃进的序幕,各个级别的电视媒体都开办起了自己的民生新闻.除了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时政新闻和法制新闻以外大都数社会新闻节目都被赋予了民生新闻的光环.然而,就是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致后蕴藏也引发了中国电视新闻人的思考:民生新闻的繁荣源自何方?又将走向哪里?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播报方式有了很大的突破.基于新闻播报方式的改变,主持人的话语方式也有了变革.本文以<马斌读报>、<有报天天读>和<社会记录>等电视新闻栏目为例,来探讨随着电视新闻的话语方式的改变,电视新闻如何更贴近观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的开始,以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为标志,之后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在温州,第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温州零距离>2003年初开播,之后相继涌现<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等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