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根》2016,(6)
正一石城民间举行的天符醮是道教斋醮的一种,但也不完全等同于道教斋醮,因为天符醮从仪节到意念都与道教的斋醮有差别。醮,原指道教在举行大型科仪活动后进行的祭祷诸神的仪式。斋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按照醮和斋的原意,在道教的斋醮仪式当中道士与信众都应行素食。但是,石城县的天符  相似文献   

2.
赵超 《华夏文化》2008,(4):44-45
中国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家,宗教发达。各家开山立派.谈经讲法,解玄寄畅,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很大影响。诸多宗教中,只有道教是中国本土生成,具有鲜明的汉族特色。道教以其驳杂的信仰、光怪陆离的科仪斋醮、巨大的包容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神仙体系纷繁复杂,等级森严.  相似文献   

3.
论道教斋醮焚香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的斋醮焚香是道教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叩首焚香、拈香礼神等仪礼行为,赋予香以道德、无为、自然等灵性,作为奉道心志虔诚的象征,向上天神灵送去奉道信仰的信息,以求通真达灵,迎请天界仙真下降,以求祈福攘灾,保祜信众平安,具有极大的宗教意蕴,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道教以天书神授,创教立说,为维护其神仙信仰,使用符策云篆等神秘的符号来表达其宗教思想。今在成都出土的北宋刘六一娘墓中一组镇墓碑,向大家展示了道教神秘的文字与咒语。本文通过其与道经内容的对照比较,确定刘六一娘镇墓碑的出处与内容,进一步阐释镇墓碑中天书云篆的汉字译文,揭示道教为维护信仰而创造的神秘面纱,分析道教斋醮仪式与当时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直观展示道教文化与民众生活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近读张泽洪君《道教斋醮符咒仪式》,掩卷之余,感慨良多,故挥毫提笔,一抒胸襟为快。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百废俱兴,国运昌盛,文化繁荣,中华传统之道教研究,已由禁区转为热门。道教创生于华夏文化的土壤,此已属人所共知的常识。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此说亦发深思。自昆仑西王貘部族以九星订四季,开创原始农业生产,华夏先民已萌生宗教观念。五千年前早有五斗米巫,传说之西王母凤族,高居于龙(姬)虎(姜)部落之上。巫道仪轨亦显现于秦汉,周穆王、汉武帝崇尚仙道,与西山神女频繁往来,此为月母执天道之母系部族。昆仑独柱之…  相似文献   

6.
《法言会纂》是清代中叶四川地区的一部简明斋醮科仪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对斋醮仪式和文本的重订和规范。本文试图理清此书现存的版本、结构和作者,并且阐述了《法言会纂》此书与四川"刘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道教音乐研究是宗教音乐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是道教研究和音乐研究的交叉学科。它以道教音乐为研究对象,运用道教理论研究和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与道教活动和道教内容相关的仪式音乐和非仪式音乐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发生与发展规律,音乐类别与形态特征,传承与传播方式及其与道教仪式关系的边缘学科。 作为科学的道教音乐研究,至今仅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然而,此项研究在较长一段时间却是以调查、搜集、整理我国各地区传承的道教音乐为起点而逐渐发展成熟的。据现有文献资料考证,早在本世纪20年代时,我国民族音乐学家郑觐文…  相似文献   

8.
全真教是在宋江金元之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道教新派别,也是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长期融合的产物。入元后,因缘际会,全真教得到广泛传播,盛极一时,与正一教平分秋色,成为道教的两大派别。时至今日,道教依然是正一、全真两派组成。全真教的兴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王开创之功自不待言,丘处机发扬光大乃师全真思想之功,尤不可灭。王、丘师徒二人作为宗教领袖、道教思想家,无疑应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探讨王、丘二人的生平和思想,理应成为中国道教史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  相似文献   

9.
巴蜀道教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巴蜀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天师道由此地而传播全国,传承近两千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而巨大。然而长期以来因基础研究薄弱,尚无一部系统全面的四川道教史著问世。有鉴于此,四川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龙显昭、黄海德、蔡东洲、杨超、查中林诸先生于1994年起致力于巴蜀道教碑文研究,并获准为四川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经过几年的辛苦耕耘,汇聚而成的《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新近问世了。笔者因某种关系,得以先睹,故不揣浅陋,简为评介。《巴蜀道教碑文集成》由四川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全真教是在宋辽金元之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道教新派别,也是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长期融合的产物。入元后,因缘际会,全真教得到广泛传播,盛极一时,与正一教平分秋色,成为道教的两大派别。时至今日,道教依然是正一、全真两派组成。全真教的兴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王矗开创之功自不待言,丘处机发扬光大乃师全真思想之功,尤不可灭。王、丘师徒二人作为宗教领袖、道教思想家,无疑应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探讨王、丘二人的生平和思想,理应成为中国道教史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亦仙亦凡:唐传奇小说女性形象审美特征的道教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传奇小说中亦仙亦凡的女性形象的底蕴是道教,超凡脱俗、精妙绝伦的美貌与道教的尊崇女性、神仙观念相联系,识见卓越的女性反映出道教对女性才华与作用的重视,道教诡谲的奇行异术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唐传奇小说中女性形象与正统的道德伦理相符合的色彩,则显示出道教的立足现实、重视感性生活的宗教特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养生学有五大流派,即儒家养生学、道家养生学、医家养生学、道教养生学和佛教养生学。其中道家养生学和道教养生学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众多专家学者已就道家和道教在哲学上作出明确区分,但对道家养生学和道教养生学的承继和区别,认识仍比较模糊,本文试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3.
唐代道教规模辨析张泽洪唐代是道教的兴盛发展时期,李唐王朝的尊崇,奠立了道教相当于国教的地位,这是道教学界所普遍认同的历史事实。但《新唐书·百官志》"崇玄署"条记载唐代道观、道士数说:"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当代一些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探讨了近现代道教宫观的毁坏与变迁、保护与维修的历史过程之后o,着重讨论当代道教宫观的发展走向,它也是当代中国道教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经受了灾难深重的艰苦岁月,又是大觉醒、加大步伐赶上世界潮流的伟大时代,远离经济基础和政治搏斗的道教及其它宫观,也不可能脱离这个历史的大环境,宫观的沉浮正是这一历史的客观反映。今天道教宫观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祖国的神州大地,迎接着新世纪的到来,它正在为当今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尽它的一份力量。宫观今后的发展走向,不仅是宫观本身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谈谈中国道教牟钟鉴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立教团组织的大型宗教有五个: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公教)、基督教(新教),其中四个是从国外传进来而后具有了中国特色,只有道教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的土生上长的宗教,它也吸收佛教的营养,但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中华...  相似文献   

16.
道教“仙葫”与彝族“葫芦”崇拜李世康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崇拜的神灵对象很多,例如,道教中就有对"仙葫"的崇拜。在道教徒看来,"仙葫"是道教的标志之一。四川青城山道教宫观刻印《太上老子道德经》附有"老氏圣纪图",上画老君骑牛,牛前一道童肩扛老子...  相似文献   

17.
道教哲学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李刚关于道教哲学,我在《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道教哲学刍议》一文中作了简略介绍,由于篇幅有限,那篇文章对于道教哲学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未作阐述,木文可说是对那篇文章的一个补充。一、道教哲学的历史价值在《道教哲学刍议...  相似文献   

18.
道教名山的文化鉴赏郑国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道教的洞天福地,都在风光雄奇秀丽的名山之中。著名的道教官观以坐落名山者居多,大多耸立在高山危岩之上,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在中国的许许多多名山中,都留下了道教文化的沉积。一、道教的崇向山林道教这一土生土长...  相似文献   

19.
道教与古代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与古代科技华文在儒、释、道三者中,与中国古代科技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恐怕莫过于道教了。关于道教与科学的关系,著名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卷2第10章"道家与道教"中说了这样一句话:"道教能将理论付诸实践,所以东亚的化学...  相似文献   

20.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茶有性俭、自然、中正、平和等特质,茶艺中表现出的超然空灵,默会于心,“静待”品赏过程,这些都与崇尚虚静自然的道教有着内在的沟通和契合。茶道自然地成为这种学说的理想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