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和词蠡论     
汉字所以成为汉人的第二种语言,主要在于汉字具有一些区别于其它文字的独特属性。汉字一字一词组成单音词和一字一词素组成复音词,反映了汉语字与词相适应的内部规律;意合的特点贯穿着汉语字与词的系统;以组合造字及组合语素的方式繁衍新词;形声组字成词和单音字组合成词是汉字适应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的两大转折点,也是汉字在与其他一些古老文字体系走完一段相似的历程之后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两大重要源泉。汉语中无论是单音词还是语素,大多是一个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汉字作为记载其意义的符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表达其意义的语言单位,因此,汉语中的“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而且作为中国人观念中的一个“中心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第二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一、音节在汉语中的重要性音节的概念在汉语里非常重要。因为每一个音节都是用汉字写出来的,音节实质上表现了汉字的读音;分析汉语的音节等于分析汉字的读音。正因为如此,汉语里的“音节”常常称为“字音”,有时简称为“字”。  相似文献   

3.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先祖通过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四法造字,给予了汉字以丰富的联想意义。据了解,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正因为汉字能表意,所以汉语有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其他语言所没有的“意会”。象形字,我们能据其形明其意;指示字,我们能根据其指辨其意;会意字,我们能从其构成会其意;形声字,我们能从其形旁猜其意。更有贤者,从汉字析出人生哲理。如一“人”字,简单的一撇一捺,揭示出人生互相支撑的哲理。  相似文献   

4.
汉字与汉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汉字汉语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目前学界对此看法分歧,存在种种错误或模糊的认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只谈其中的两个问题:(1)汉字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汉字跟拼音文字一样,只有通过语音才能表意;(2)汉字对汉语有哪些影响?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一是汉字对汉语有补充作用,二是汉字改变口语读音,三是汉字对日源词的借入具有助推作用。除了这三点,汉字对汉语的影响应该还有其他方面,值得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17世纪——或者从13、14世纪芭蕾的故乡意大利到法国、德国、美国、俄国、丹麦的21世纪的世界,芭蕾带着人们在升举或飞翔中寻觅幻想中的另一个世界:对自由的追求、新生的渴望、对理想升华的向往……芭蕾,芭蕾,法语ballet的音译,源于古拉丁语,只是意为跳跃,后来成为连带哑剧的一系列独舞和群舞,附加音乐布景,用来表现一种诗情画意或一连串的概念或一个故事化的情节。芭蕾——“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谁第一个用脚尖旋转:“脚不沾地芭蕾仙子”塔莉奥妮,抑是在法国歌剧院演出时被誉为“俄国塔莉奥妮”的伊斯托米娜——在惊羡于《仙女》《吉赛尔)《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经典之中的经典时,历史会永远铭记19世纪初的“一只不朽的天鹅”——最杰出的舞蹈家巴甫洛娃,20世纪“最伟大的一双脚”——这个与俄罗斯一样在世界上似乎成为芭蕾的同义词的芭蕾的缪斯神:乌兰诺娃……  相似文献   

6.
汉字书写四十二“不”吉林前郭二中张国学,李秀莲汉字不同于任何其他文字。它形音义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独成体系。一旦字形书写错了,也就失去了“读音”表意的作用。因而,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运用汉语进行书面交际,就必须具备正确书写几千个常用汉字的能力。这正如...  相似文献   

7.
牛博士教大家认汉字,写汉字,说汉语,还教大家用汉字造句、写作文。经过半个月努力,学生们很快认识了不少汉字,连笨狼也认识了“人”、“大”、“太”这三个字,还知道了它们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尊重汉语的民族传统,坚持汉语词汇形、音、义的综合研究,这是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说明汉语词义的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 汉语词汇是以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的。而在象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字,具有明显的表意特征,一般所谓“象形”、“指事”、“会意”不用说了,就是“形声字”也往往用字形标明义类;而与此同时,汉字的表音  相似文献   

9.
有趣的汉字     
鱼汉字中的“鱼”字,活脱脱就是对鱼的形象描绘。就连鱼的眼睛和鱼鳍都画得清清楚楚。它充分表现了汉字象形的特点。月在古汉字中,“月”字也是一个典型的象形汉字。它为我们描绘的是月儿弯弯的景象,这样可以和古“日”字区分开来。羊古人在创造“羊”字的时候,没有生硬地描绘羊儿的整个身体,而是紧紧抓住羊头,尤其是最有特点的羊角进行重点刻画。家古汉字的“家”字,是典型的“指事字”。一个带尖顶的框架像房子。房子里有个人。人住在房子里——这就是“家”。水在古汉字中,“水”字也是一个典型的象形汉字。聪明的古人,抓住了水流动的特…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体系,一个汉字可以记录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语素,也可以记录汉语里的两个词或语素。现代汉语的词双音节的占优势,大多数词用两个汉字来记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凡是用两个汉字记录的词都是双音节词,也不意味着两个汉字记录的词都是一个双音节词。汉字同词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研究领域,“同源字”与“同源词”两个概念确切的内含和外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人们为同源词或同源字所下的定义,往往字、词不分,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本文认为,讨论同源词。应该从词的音与义出发,而讨论同源字,则必须从汉字的本体——字形出发;同源字与同源词尽管有时候在字形上具有重合关系,但是,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而不别。本文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从汉字的构意性质、汉字的孳乳过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同源字与同源词之问的本质上的区别,从而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分析了同源字与同源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突发奇想,感《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某些汉字的解释,未必全对,故有必要加以补充。“吃”一个“口”字,加个乞丐的“乞”。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用公款大吃大喝,将来一旦被查处、被法办,也就与乞丐差不多了。报载:只有600人的山西省互感器厂原厂长相浩卿,三年“吃”掉公款200多万元,于1998年9月被依法逮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后传入日本。这就决定了两国文字之间根深蒂固的必然联系,进而也为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初学日语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望文生义,根据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解读日语中的汉字。因此,在日语学习中走了不少弯路。笔者在这里不准备过多地强调中国人学习日语的优势,而在这里要费些笔墨谈一谈的是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为了加以区分,现对两国的汉字做一下命名,即将汉语汉字仍称为“汉字”,将日语汉字称为“漢字”。  相似文献   

14.
比况结构中的"样"字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5个比况助词中,“样”是使用率最低的一个。“样”字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比喻,在单句中充当定语和状语,作定语时必须带结构助词“的”,作状语时可带可不带,作谓语或分句时则一律不带;“样”一般与喻词“象”构成“象X样”结构,其“X”通常是体词性词语。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劬劳”“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07,(8):86-86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全国高中开设汉语和韩语课的学校在迅速增多。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目前开设汉语和韩语课程的学校已超过800所,学生数达3万人。自明治时期以来,日本人学习英语以外的外国语主要是要求学习德语和法语。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学习汉语和韩语,认为“学习汉语和韩语也关系到加深与中国和韩国的友好关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并流行一种“汉语人研究派”。这种新的语言学流派深受西方人语言理论的影响,力求探索汉语的化特征,他们提出了建立中国化语言学的学术主张。随后,出现了较多探讨化与汉语相互关系的学术专与论,如《方言与中国化》、《中国化语言学》、《化语言学》、《语言化研究的四个层面》、《汉语与中国传统化》、《有关汉字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等,“女”族字、词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汉语的人要把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必然要使用汉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简化汉字,国家关于汉民族的语文政策中就有“学说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的要求,这“规范汉字”就是《简化字总表》中公布的简化汉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今天就不用学习繁体字了。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汉语语法学的最小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先从两个方面论证汉字是汉语语法的最小单位:一、汉字(基本上)等同于汉语语素;二、研究清楚了汉语词组里汉字与汉字的结构关系,也就基本上搞清了汉语的所有语法关系。并且通过汉语中对外教学的实例,进一步论证了汉字在汉语语法学里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前两天写了一篇博文,尝试回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我从七个方面来思考这一问题,其中第七条为“汉字制约了中国人的科学抽象能力,致使中国人几次与科学大发现擦肩而过”. 汉语采用的是汉字这种书写符号系统,它制约着汉民族的科学抽象,致使思维一直停留在直观的层次上,难以把发现上升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