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盐酸瑞芬太尼复合罗库溴铵或阿曲库铵及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喉显微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盐酸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组(A组)、芬太尼阿曲库铵组(B组)、盐酸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用异丙酚2mg/kg和盐酸瑞芬太尼1.5ug/kg或芬太尼4ug/kg及罗库溴铵0.5mg/kg或阿曲库铵0.5mg/kg,麻醉维持用异丙酚5mg/kg/h和盐酸瑞芬太尼0.25ug/kg/min。观察血流动力学、肌松完全起效时间、术毕肌松恢复、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返回病房时间等情况。结果三组麻醉效果均满意,肌松完全起效时间,术毕肌松恢复,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返回病房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C组明显较A组B组起效快,术毕苏醒迅速。结论盐酸瑞芬太尼复合罗库溴铵比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更优越、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Proseal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女性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62岁,择期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腹腔镜下行腹腔镜检查、卵巢囊肿剔除术和盆腔粘连松解术,随机分为两组,LMA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20人,两组患者均于T12-L1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给于局麻药镇痛,A组予以丙泊酚、芬太尼诱导,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B组予以丙泊酚、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胺诱导,术中以丙泊酚、阿曲库胺并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监测并记录两组喉罩或插管前1分钟、LMA置入或拔管后即刻、取出后1分钟的HR、SBP、DBP及两组气腹前、气腹后5min的Paw和PETCO2的变化。结果:A组三个时间段HR、DBP、SBP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后两个时间段HR、DBP、SBP波动明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气腹后的Paw和PETCO2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具有操作简便,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对患者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F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R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HR)、无创血压(SBP、DBP和M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记录入室后(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min(T2)和5min(T3)时患者的HR、SBP、MBP、DBP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诱导前后自身比较,在插管后1min时,F组患者的HR、SBP、MBP、DBP各数值均显著上升,同时R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R组患者T1、T2、L时的HR、SBP、MBP、DBP均显著低于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芬太尼,瑞芬太尼可显著抑制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37例ASAⅠ~Ⅱ级、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芬太尼组)68例和Ⅱ组(舒芬太尼组)69例。Ⅰ组芬太尼0.5μg/kg 丙泊酚1mg/kg iv;Ⅱ组舒芬太尼0.1μg/kg 丙泊酚1mg/kg iv。观察指标:BP、HR、SPO2、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以及心动过缓等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Ⅱ组的丙泊酚用量较I组显著减少(P<0.05),Ⅱ组的苏醒时间较Ⅰ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μg/kg舒芬太尼复合1mg/kg丙泊酚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患者中的麻醉优势比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12月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实验组(R组),两组均给予瑞芬太尼0.5ug/kg静脉注射后以0.05ug/kg/min持续静脉泵注,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每5min追加0.3mg/kg,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mg/kg,每5min追加0.05mg/kg。Ramsay镇静评分6分时开始进镜检查,若评分不足6分,间隔1min追加1次,直至评分达6分后开始内镜检查。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min、2min、3min、5min及离室时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诱导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记录追加给药次数、补救给药次数、体动次数;记录注射痛、低氧血症、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眩晕发生情况。结果 R组诱导时间低于P组,离室时间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率减慢发生率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T3、T5收缩压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方法:选择门诊ASAI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组(B组﹚,每组30例.A组:瑞芬太尼1.0ug/kg持续静注60s后,静注丙泊酚1.0mg/kg;B组:静注丙泊酚2.0mg/kg持续静注60s,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1.0mg/kg..结果:术后二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表示高度满意,A、B组VAS分别为(99.1±5.5)mm、(98.2±12.7)mm,其中B组12例术中出现肢体扭动等体动反应.A组患者术中、术后血压和心率与给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B组术中血压心率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5),但术后恢复至给药前水平(P>0.05).术中二组患者在供氧状态下SPO2均为100%.但二组患者呼吸均明显抑制,其中A组所有患者给丙泊酚后均出现呼吸暂停,B组12例患者出现呼吸暂停.手术结束时A组呼吸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B组呼吸恢复不到术前水平(P<0.01).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用药效果更佳,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2岁,64kg,ASAⅡ级.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于2004年3月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既往"糖尿病"史7年,15年前行右肺炎性假瘤切除术.术前检查血糖4.89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06次/min.余均正常.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5mg、安定10mg肌肉注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0.15mg、2.5%硫喷妥钠18ml、司考林100mg,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8.
不同静脉麻醉药对罗库溴胺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贲妥钠、依托咪酯以及异丙酚麻醉诱导对罗库溴铵的插管条件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全麻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硫贲妥钠5.0mg.kg-1、依托咪酯0.3mg.kg-1及异丙酚1.5~2.0mg.kg-1静脉诱导,静注罗库溴铵60s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即刻的T1和T4/T1值、插管时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根据气管插管评分标准进行插管评分。结果:各组病人气管插管即刻的T1和T4/T1及插管时间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病人在静注罗库溴铵后60s气管插管条件综合评分均为优良(P>0.05),但是依托咪酯比硫贲妥钠和异丙酚气管插管反应略少。结论:依托咪酯伍用罗库溴铵在静注后60s行快速诱导插管略优于硫贲妥钠和异丙酚。如果患者禁忌使用琥珀胆碱可以改用依托咪酯与罗库溴铵来完成快速诱导和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8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用量20μg/kg),舒芬太尼1组(S1组舒芬太尼用量为0.5μg/kg),舒芬太尼2组(S2组舒芬太尼用量为1μg/kg)。比较3组患者镇静后10 min时、麻醉诱导即时、气管插管后3 min、二氧化碳气腹、二氧化碳气腹15 min、手术结束时的SBP、DBP。推算MBP、HR、ECG、SpO2。观察患者手术结束时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初醒时间,气导管拔出的时间及拔管时患者SBP、DBP。推算MBP、HR、ECG、SpO2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1组和S2组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二氧化碳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而F组患者的波动相对较大。S1,S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1组与F组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导管拔出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患者SBP、DBP、MBP、HR,S1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且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延长,部分患者需要加用阿片类药物拮抗药,使用拮抗药后部分患者有烦躁、不自主体动等并发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舒芬太尼0.5μg/kg,能良好的控制因气管插管,二氧化碳气腹导致的应急反应,维护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同时不影响患者术后的苏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佐辛预防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200例需行气管插管或喉罩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年龄2065岁,ASAⅠ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100例常规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无创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A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时最先缓慢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B组静推生理盐水2 ml。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诱导期间发生呛咳反应的例数及严重程度以及给药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2 min(T4)各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两组患者MAP、HR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期间5例出现呛咳发生率5%;B组诱导期间发生呛咳45例,发生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呛咳前后患者部分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出现显著改变(P<0.05)。两组T1、T2、T3、T4各点的心率及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在麻醉进行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预防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所引起的呛咳现象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分别复合氟比洛芬酯、格拉斯琼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开胸手术成年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S组)术毕前15min静注舒芬太尼10g+氟比洛芬酯50mg+格拉斯琼3mg,后接PCIA泵,泵内药物为舒芬太尼2.5g/kg+氟比洛芬酯200mg+格拉斯琼6mg;对照组(F组)术毕前15min静注芬太尼0.1mg+氟比洛芬酯50mg+格拉斯琼3mg,后接PCIA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25g/kg+氟比洛芬酯200mg+格拉斯琼6mg.记录各组术后第4、12、24、36、48h各时间点生命体征、镇痛、镇静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4、12、24h时间点心律(HP)、平均动脉压(MPA)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镇痛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S组各时间点镇痛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第4、12h时间点镇静评分S组明显高于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格拉斯琼均可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静脉镇痛,但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格拉斯琼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更确切、安全、不良反应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给予气管切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湿化效果、气管切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20例、多重耐药菌5例,感染率及耐药菌检出率为19.6%、4.9%,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45例、多重耐药菌20例,45.9%、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RP、PCT为20.29±8.33mg/L、0.55±0.18ng/L,低于对照组31.91±7.96mg/L、1.39±0.57ng/L。观察组局部感染、误吸、出血、痰痂发生均少于对照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将6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11组:正常组、模型组及鬼针草全草、叶和枝总黄酮治疗组,每治疗组分为低、中和高剂量(40、80、160 mg/kg)亚组,鬼针草总黄酮(TFB)采用正交试验法提取.治疗组连续灌胃14 d后以四氯化碳(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IFCC速率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观察不同生理部位TFB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时肝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肝损伤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叶和全草TFB(40 mg/kg)和枝TFB(80 mg/kg)能极显著降低ALT含量(P<0.01);仅有叶TFB(40 mg/kg)能极显著降低AST含量(P<0.01),而枝TFB(160 mg/kg)能极显著升高AST(P<0.01)含量;叶和全草TFB在40 mg/kg时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提示鬼针草不同生理部位TFB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不同,仅有叶TFB在低剂量(40 mg/kg)时表现出较好的肝保护作用,其余鬼针草各组提示可能肝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11 mg/kg)和高铜日粮(Cu 100mg/kg,高铜Ⅰ组;Cu 200 mg/kg,高铜Ⅱ组;Cu 300 mg/kg,高铜Ⅲ组;Cu 400 mg/kg,高铜Ⅳ组;Cu 500 mg/kg,高铜Ⅴ组;Cu 600 mg/kg,高铜Ⅵ组)6周,观察日粮铜添加水平对雏鸡胸腺、法氏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高铜Ⅰ、Ⅱ组雏鸡胸腺、法氏囊的组织学变化不明显,且体积增大,重量增加;高铜Ⅲ、Ⅳ、Ⅴ、Ⅵ组雏鸡胸腺、法氏囊结构中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明显,且体积减小,重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日粮铜含量100~200 mg/kg对雏鸡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有促进作用,日粮铜含量300~600 mg/kg不同程度地损伤了雏鸡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使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各种剂量右关托咪定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选取女性),年龄20—59岁,ASAI一Ⅱ,随机均分成四组:C组,D1组,D2组,D3组。c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安慰剂。D1组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D1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D1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5μg/kg(四组注射时间均为切皮前10min)。记录术毕拔管时间、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D2组、D3组拔管时间均长于c组,D3组的拔管时间长于D1组、D2组(P〈0.05);D2组、D3组在术毕各个时点的VAS均低于c组,D3组在术毕各个时点、D2组在术毕4h、8h的VAS均低于D1组(P〈0.05);D3组在术毕1、2、4h的Ramsay评分高于其余三组,D2组在术毕1h的Ramsay高于c组、D1组(P〈0.05);D3组术毕口干的发生率高于c组,c组术毕使用镇痛药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术前静注右关托咪定1.0μg/kg,术毕镇痛可靠,不增加不良反应,不导致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和食醋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含量的方法。紫外检测器254nm处测定。结果表明,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在0.0~50.0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各组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1mg/kg、0.2mg/kg、0.25mg/kg、0.2mg/kg(S/N=3),不同剂量的加标回收率为86.3%~101.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7%~3.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和重现性较好,可作为酱油和食醋中测定多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添加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肿瘤疾病血清唾液酸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S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7例肿瘤患者(全部经医院CT室及病理室确诊的肿瘤病例)进行血清(SA)含量检测.并与40例健康者(中心体检站提供血样)的血清(SA)检测结果比较.结果:三种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SA)测定值均升高(812±43mg/L)——(91±21m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32±35mg/L)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三种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A)(569±34mg/L)——(597±31mg/L),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A)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说明血清唾液酸的变化可作为恶性肿瘤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65岁以下,ASAⅠ~Ⅱ级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静脉全麻组(IA)和局麻组(LA)。局麻组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100mg+阿托品0.5mg,检查前经环甲膜穿刺注射2%利多卡因3mL做表麻。静脉全麻组静脉快速诱导后插入TLMA,插入成功后,TLMA标准端口连接麻醉机,纤支镜从直管带密封口置入进行检查、活检。记录麻醉前(T0)、纤支镜过声门即刻(T1)、纤支镜探查/活检时(T2)、术毕5min(T3)各时间点的SBP、DBP、HR和SPO2;记录检查中发生低氧事件的情况、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结果:19例无痛纤支镜顺利完成,患者术中循环平稳,SPO:变化于正常范围内,无呛咳、体动、低氧等不良事件,与局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全麻组患者和内镜医师满意度高。结论:TLMA应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安全可靠、效果满意,能同时满足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对气道的管理需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