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晓贤 《知识窗》2013,(12):51-51
一、唐宋词人怀有孤独心态的原因李白在《将进酒》中曾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虽然唐宋词人不能都称为圣贤,但他们普遍怀有孤独心态,致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思妇、游子、失意志士以及隐士等。为什么唐宋词人喜欢描写孤独形象,抒发孤独之感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在恋情题材的词中,孤独心态明显来源于失恋或离别等外部原因。如温庭筠在《梦江南·梳妆罢》中描述了离别相思所致的孤独。此外,词人离开故土或亲朋好友而独处异乡客地,也容易引发孤独心态。  相似文献   

2.
唐宋词教学的主体在选修课程序列,它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必须要遵循选修课程的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当科技感满满的"数据可视化"邂逅唐诗宋词,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一组可视化数据作品《宋词缱绻,何处画人间》(下称《宋词》)和《我有柔情似水,亦有豪情万丈——唐女诗人群像》(下称《唐诗》)在朋友圈刷屏。该作品由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华网数据新闻部合作,用大数据技术解读唐诗宋词。  相似文献   

4.
纵观长长译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笔绰耕耘数十年,不仅硕果累累,而且提出了有独创性的文学翻译新论,使之成为翻译领域一大系统.其中包括被称之为"美化之艺术"的本体论(三美论)、方法论(三化论)和目的论(三之论)以及优势论,再创论等.本文拟从诗词赏析的角度,去体会许先生《唐宋词一百首》中所体现的其文学翻译理论中"三美论"和"三化论"的要旨,去领略诗译中许先生独创的艺术之美及盎然诗情.  相似文献   

5.
刘红云 《科教文汇》2007,(11X):193-193
纵观长长译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笔绰耕耘数十年,不仅硕果累累,而且提出了有独创性的文学翻译新论,使之成为翻译领域一大系统。其中包括被称之为“美化之艺术”的本体论(三美论)、方法论(三化论)和目的论(三之论)以及优势论,再创论等。本文拟从诗词赏析的角度,去体会许先生《唐宋词一百首》中所体现的其文学翻译理论中“三美论”和“三化论”的要旨,去领略诗译中许先生独创的艺术之美及盎然诗情。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表现艺术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均闪烁着表现主义的光辉。中国的表现艺术门类之广泛,成就之突出,是其他民族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史记》塑造了一系列悲剧英雄人物,让世人扼腕叹息,让人铭刻于心的则是项羽。项羽的悲剧不仅在于他功业未成、自刎乌江的英雄豪情之悲,还在于他挥泪别姬、泣别乌骓的柔情之悲。自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以少许笔墨写霸王别姬,后世对这一故事不断演绎,在不同时代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了不同的时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黄泽芳 《科教文汇》2010,(26):61-62
宋词,是我国古代诗苑中一丛奇丽的花。它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宋词的整体而言,感伤是宋词的基调。整个宋词主要是叙写这些"伤心人"(抒情主人公)的种种"伤心事":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的感伤;相思离别、思乡怀人的感伤;怀才不遇、漂泊贬徙的感伤;异族侵凌、国亡家破的感伤;遭受压抑、报国无门的感伤。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8,(4):F0003
赏画如读诗文,必须有其意思,没有意思的画,绝对不是好画。 多年以来,虽然没有什么交往,但对孙峰的国画我的确读过不少,总觉得内中意绪繁谐。情绪绵渺,拥有天然的出尘之美。  相似文献   

10.
宋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在这个积贫积弱的时代,虽没有唐代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却有着与唐诗、元曲鼎足而立的宋词。一些作家致力于宋词的专研,他们为之呕心沥血,有着空前绝后的开创性与令人生叹的独创性,题材和风格上都有所创新,婉约派与豪放派并存。艺术成就不断成熟。由此可见宋词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辛弃疾,饱含着浓烈的爱国热情,具有不辞辛劳的探索精神,为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辛弃疾的影响下,产生了辛派词人,词坛上出现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词风豪放,慷慨激昂,独创“稼轩体”,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奉献。  相似文献   

11.
说说宋词     
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彩耀眼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与唐诗并称文学双绝,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宋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相对于之前的古体诗,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其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同时它也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宋词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文学以及文化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通过运用比较法,从意境美,风格美,语言美和局部美等四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宋词艺术之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赏画如读诗文,必须有其意思,没有意思的画,绝对不是好画。多年以来,虽然没有什么交往,但对孙峰的国画我的确读过不少,总觉得内中意绪繁谐,情绪绵渺,拥有天然的出尘之美。  相似文献   

14.
陆春艳 《科教文汇》2008,(13):168-168
从音节、语素、语源等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宋词词牌名.从而揭示出宋词词牌名所蕴含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社会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尽了,所以宋人雀词这种文学样式上,使之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我们诗歌吏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6.
从音节、语素、语源等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宋词词牌名,从而揭示出宋词词牌名所蕴含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社会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雨属于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和特征,但在宋词中这一意象却反复地被运用,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它把这种丰富的情感糅合在了整个词句的情感之中,使诗句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这其中悲情意识是雨这一意象在宋词当中传递的较多的情感因素,它把这一复杂的主观情感和意志与词作者的生活经验与精神世界相结合,使词句的字里行间传递出更深厚的精神、情感因素。本文就是对雨———这一宋词中常用意象的分析,首先列举了宋词中雨经常表达的情感倾向,再次具体地分析了这其中表达和传递出来的文化悲情意识。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唐诗里的爱情有雍容华贵的姿态.宋词里的爱情有婉约柔美的风采,那么元曲里的爱情,则显得缱绻缠绵.大胆之至,率真之极,颇有烟火气、人情味,别具一番亲切俚俗的情调。  相似文献   

19.
财富,谁也离不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财富越多,生活越好,一般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大多数人都在为积累财富而忙碌,都在为守护财富而耗神,得之而喜,失之而悲。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作为宋词大家,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她的许多作品都抒发了一种忧愁之情。纵观一生,她的忧愁之情可以分为三种:少女时的多愁善感;少妇思念丈夫的哀愁;国破家亡之后的丧国之痛、思亲之哀。李清照对愁思的表达,主要通过某些意象,将无形的愁具体化,取得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