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言两语     
《神州学人》2003,(5):28-28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三言两语     
《神州学人》2003,(7):28-28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三言两语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三言两语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三言两语     
《神州学人》2003,(8):17-17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三言两语     
《神州学人》2003,(2):35-35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三言两语     
关于“留学”,关于“留学生”,关于“中国留学”,关于“中国留学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人们热衷的话题。我们的“三言两语”栏目就这样应意而生……  相似文献   

8.
郑汉根 《海外求学》2004,(20):60-61
持续了几年的盲目留学德国热潮之后,如今到德国来留学的“小留学生”少多了。首先,原来比较混乱的留学中介机构得到整顿;其次,学生和家长对到德国留学的态度更加理性;最主要的是德国于2001年特别对中国留学生设立的“留德审核部”,对规范中国学生赴德留学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一词归根溯源还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汉唐灿烂繁盛的中华文化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而且还有许多“留学生”、“还学生”到中国留居学习,但中国自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自觉的留学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了。令人感叹的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开端,竟是得益于当时马礼逊学堂的美国老师赛缪尔’勃朗先生的因病归国。  相似文献   

11.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两人经常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一天,两人又在校园的大道上边走边谈,中国学生又问了许多关于出国留学的事,外国留学生也仍旧细心地回答,最后,外国留学生问道:“你出国之后还想回来吗?”“你觉得呢?”中国学生反问道。“多数留学生出去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们都是不愿意回来的。除非他们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外国…  相似文献   

12.
陈小牧 《海外求学》2004,(23):40-42
1872年曾国藩提出“留学西洋”开辟了中国近代留学之先河。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向国外大量派留学生”的思想,拉开了中国当代留学波澜壮阔的序幕。经历了百余年沧桑,留学对于普通百姓,从当初的盲目崇洋到现在的理性选择。“留学”一词时下早成为一个极其普通的词。对留学的评判亦可谓褒贬不一,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3.
回首已经过去的2003年我们会发现,许多留学国家都修改了部分留学政策,政策的变化,给留学申请人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比如在2003年一年之中,不时传来一些消息,例如某国“收紧”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某国“将限制”中国留学生人数,某国要求留学生的外语分数必须达到几分了,某国上涨了留学生的学费,这  相似文献   

14.
应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邀请,本校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周棉教授于10月中旬参加了该校举办的“中国学术周”活动,作了题为《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留学运动及其影响》的学术报告,并配以大量的图片展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活动和业绩,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朱虹 《江苏高教》2020,(1):64-7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追求留学生数量增长成为许多高校的重要目标。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响应,中国留学生来源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很多高校的留学生教育质量也有所提升,留学生教育成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状态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同传统留学目的地强国相比,还处于规模扩张和质量不高的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留学生教育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需要客观分析传统留学目的地强国的成功做法,探讨留学招生方法、筛选机制、教育资源、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明晰中国留学生教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师道》2007,(11):53
世界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全球化的进程中。留学从过去少数人的特权,开始变得El益大众化。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美国是最大的留学生接纳国。所谓留学,主要就是留美。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美高等教育将变得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03,(5)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提醒学生:留学澳洲不要缺课近年来,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小留学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澳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近4万人。积极吸引海外学生到澳大利亚留学,是澳大利亚政府的现行政策。与此同时,为保证来澳留学的外国学生能够  相似文献   

18.
《南昌教育》2004,(11):32-32
“中国学生怕父母,脸皮薄,不善沟通;家长太过溺爱孩子,有时反而害了小孩。”这段尖锐的评价,出自一位有12年留学服务经验、中文讲得十分流利的英国中学留学顾问弗朗西斯之口。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一个留学教育展上,来自英国中学的资深留学顾问,一一点出中国小留学生及其家长迫切需要改变的“软肋”。  相似文献   

19.
书摘     
“中国留学生之父” “留学生”一词归根溯源还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汉唐灿烂繁盛的中华文化不但吸引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而且还有许多“留学生”、“还学生”到中国留后学习,但中国自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自觉的留学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了。令人感叹的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开端,竟是得益于当时马礼逊学堂的美国老师赛缪尔·勃朗先生的因病归国。 “1846年冬,勃朗先生回国。去之前四月,先生……谓对于本校,感情甚深。此次归国,极愿携三五旧徒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诸先中如有愿意同行者,可即起立……予首先起…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2009,(11):12-15
随着新一轮留学热潮的到来,大量中国学生涌向海外。身处异国他乡,很多留学生选择扎堆在中国学生的小群体中。扎堆在留学初期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不少留学生却始终没有走出“中国人”圈子,影响其进一步发展。那么,“扎堆”现象缘何而起?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留学生该何去何从?本文将一一揭晓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