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客 《青年记者》2005,(10):62-62
近来,为避免报业恶性竞争,共同搞好明年的报纸发行工作,在中宣部等部门发出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后,一些地方的报纸纷纷签订了行业自律协议,如吉林省《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城市晚报》、《新化报》、《东亚经贸新闻》、《长春晚报》等报社签署了行业自律公约,要求在报纸发行过程中不得附带赠品及订报赠报;报价整订为140元~150元/年,零售价0.5元/份,零售批发价0.3元/份;对开报纸日出版量最多不超过24版,4开报纸日出版量最多不超过48版;不得进行如“全省发行量第一”、“发行量居全省之最”等夸大宣传。云南省《春城晚报》、  相似文献   

2.
我们武昌报认真抓了报纸发行工作,现在每期共发行6,700多份,其中零售的报纸约有3,000份。农村开展零售报纸,是一项比较繁重的任务。由于农村读者是个人订户,常常是订了报看不到,因此许多订户不订了,但他们又很想看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开始走过一段弯路。在总结经验教训之后,便主动与邮电部门密切联系,并把搞好扩大发行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全县65名乡邮员身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开展小报的零售业务。武昌报做好乡邮员工作,主要通过县邮局每次开会的时机,派人到会讲办报的意义,向他们宣传做好发行工作的重要性,并关心他们的工作和学习。乡邮员成年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乡,十分辛苦。我们每次给报社同志和通讯员发有关学习材料和通讯员手册时,都照发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15日,是美国唯一的一家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报,创刊5周年纪念日。在这份报纸问世以前,许多报界行家都认为,在美国是绝不可能办起一份全国性的报纸的。然而,与当初的预测恰恰相反,《今日美国》报不仅站住了脚跟,而且迅速得到发展。这份报纸目前的发行量已达160万份,仅从这个数字看,似乎还不及发行200万份左右的《华尔街日报》。然而从另一个数字看却是《今日美国》报领先。它的全部读者共达554万,而《华尔街日报》只有447万(因为一份报纸不止一个读者)。从这个意  相似文献   

4.
1995年,世界第一份地铁报瑞典《地铁报》创刊。15年后的今天,瑞典地铁报集团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与地区以14种语言出版了27个版本的免费日报,日均发行量逾400万份,日均读者人数超过1200万,乃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化报纸。其香港版《都市日报》2002年4月15日创刊,目前每日发行已超过30万份,是香港发行量第三大的日报;其在韩国也创办了首尔《都市日报》。  相似文献   

5.
郑波  吴秋华 《今传媒》2007,(8):28-29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拥有6报7刊2网站,就集团《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两张市场类日报而言,报纸上摊零售时间每延迟10分钟,大约要减少3万份的零售量;报纸投递每晚点30分钟,读者来电投诉量也约增加30%以上.这是我们通过多次调查分析摸出的一个市场规律.由此可见,报刊发行时效管理在发行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报创办于1985年1月。创刊初期,发行量只有4万份。主要在江西省及南昌地区。1987年发行量达24万份,发行面遍布全国2000多个县市。目前又增长到45万多份,已居全国同类报纸发行量的第二位。居江西省报纸发行量的第一位。而且读者中95%以上是自费订阅。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家庭医生》报能以每年10至20万份的速度增长?主要原因在在于千方百计为读者着想,传播实用知识,当好“家庭医生”。  相似文献   

7.
《今日美国》(USA TODAY)是美国第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日报,创刊于1982年9月。在其问世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发行量即跃至全美第三位,五年内更攀升至第一,如今报纸的发行量已超过230万份,成为继《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之后美国读者的新宠。笔者以为,这份“报林新锐”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美国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全国各种日报每天发行7000多万份,平均每户1.76份,每千人拥有584份。全国性5大报(读卖、朝日、每日、日经、产经)光是早报发行量都在200—900万份,并且报纸版面很多。发行975万份的《读卖新闻》,早报一般32个版,晚报也在16—24个版之间。在日本,订报极其方便。想订哪种报纸,就往住处附近那家报的报站打个电话,报社就会按照  相似文献   

9.
简讯     
黑龙江双鸭山日报社机关党委认真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问题,去年先后有十八名中青年知识分子加入了党组织。(吴岳福)承德群众报主办的《经济消息》,打开了原则上不发行地市级报纸的外地邮局的大门,今年2月发行量(不包括各地邮亭和报贩零售数)四万三千多份,比去  相似文献   

10.
新闻文摘     
报纸与书刊的界限被打破媒介产业,眼下已经成为国内市场最诱人的高回报行业之一。书、报、刊三者在商品层面与市场层面本是相近相通的,可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使得书、报、刊壁垒森严,井水不犯河水,有不少清规戒律,报馆不得印书刊、书刊社不得出报纸等等。但是在市场的潮流推动下,书报刊的从业者日益发现,过去那些限制是极不合理的。于是就有了创造发明,出现了以书代刊、报纸编书、报型杂志、杂志化报纸。在北京的书店与报刊摊上.仅以书代刊就有《旅伴》、《金天平》、《生活广场》、《今日生活》等十几种.而报纸把刊发过的内容集…  相似文献   

11.
下面是关于抚顺《故事报》的两条消息: 10月26日,一家报纸载文说道:“当前,许多报刊发行量下降,而专以刊载古今中外故事为主的故事报刊的发行量却频频上升。如……辽宁(抚顺)的《故事报》虽然完全依靠零售,创刊一半多来,也已发行260万份。”时隔4天,10月30日有报纸报道:“抚顺《故事报》传播低级庸俗故事,造成严重精神污染……、对比强烈,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刘玉兰 《新闻记者》2000,(10):61-62
最近,《新闻晨报》在上海报业 市场放了一颗“卫星”:自6月1日改版以来,在100天的时间内,新闻晨报的发行量从原先不足7万份,连续冲“关”,至9月上旬已达到25.5万份;其中的零售发行更是节节攀升,由原先的9000多份,一举突破了17万份,改写了日报发行订阅唱“主角”的历史。 《新闻晨报》的发行何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多级跳”?又是什么原因使它的零售发行超过征订数的一倍以上,从而打开了上海报业的早报市场?一句话,市场经济催生了早报的读者市场;读者的需求又为报纸挖掘早报市场的潜力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从1986年下半年《农家信使》报公开发行起,就开展了读者评报,迄今两年半,坚持不断。读者评报,评出了我们办报的方向,评出了编辑、记者的责任制,密切了我们和读者的关系,加深了感情,扩大了我报的发行量。所以,读者夸我们这是办好报的一个“高招”。读者评报是怎么搞起来的? 1986年7月,刚把报纸交到邮局发行时,订户只有六千,虽说这在新办的报纸中,发行数量不算少,  相似文献   

14.
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上海市民每百人拥有报刊数达55.1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百人40.7份的水平,位居全国榜首。上海人享受着方便、周到的订报服务。电话订报、邮递员上门为市民办理订报手续,遍布主要商业街和居民小区的报刊零售网点,大大方便了市民订报、买报、读报。去年,上海又设立了1000余家“东方书报亭”,为上海人读报当参谋,做服务工作。5年前,上海邮政部门对《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试行集订分送专用单,方便了单位为职工订阅这3种报纸。如今,集订分送专用单品种已达79种,并制作了热…  相似文献   

15.
根据行业报委员会对74家全国性行业报的统计,2001年行业报发行量为200万份,广告经营额10亿元,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广告经营,仅相当《广州日报》或《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发行量163万份,经营额为13亿元,南方日报经营额16亿元,发行量80万份)。如何才能摆脱行业报目前这种困境,发展自己,只有改革才能完成这一目标。调整报纸定位,突出行业特色一张报纸参与市场竞争,关键是要把它办成一张受读者欢迎的报纸,使自己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读者群,这就要求办报人要为自己所办的报纸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都市类报纸在经历了蓬勃发展、硝烟弥漫的报业竞争并渐渐归于平静后,随着新媒体异军突起和飞速普及,发展逐渐放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发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零售逐年下降,报纸征订比例明显增大。报纸零售现状放眼国内外,都市类报纸的零售皆呈现萎缩态势,如美国《纽约时报》零售占总发行量的40%,家庭投递占60%。而在20年前,其零售占90%,家庭投递仅占10%。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本《读卖新闻》,发行量的99%由投递员投送到订户,零售所占甚微。山东省都市类报纸零售近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济南地区《齐鲁晚报》发行为例,零售状况如下。(一)报纸零售结构  相似文献   

17.
八、台湾的报纸出版业(中)二、60——80年代末1.60年代概述进入6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报业也有了较快的成长。发行量的迅速增长与广告收入的大幅增加是最明显的特征。1959年,台湾报纸的发行量在60万份左右,到60年代末,已达到120万份左右。多数报纸都设立了人数众多的发行部门,发行手段更是不断强化。具规模的报纸发行量多超过了3万份,两份英文报纸的发行量也均超过了1万份,而《联合报》、《中国时报》与《中央日报》的发行量则分别达到26万、24万与14万份。1960年,报纸的广告收入为1亿多元,到1970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首先是在发行上,接下来是日趋白炽化的广告竞争上,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专业报再也无法安于一隅与世无争了,只有直面竞争,在报林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争得理想的份额,赢得更多的读者和市场,才能得到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中国抗癌报》作为一份科普专业报,又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受众的需要呢? 一、质量──报纸的生命之本 一种报纸办得如何,是否为读者喜闻乐见是报纸的生命和根本。作为编辑首先要在浩如烟海的报林中找准《中国抗癌报》的位置,明确为哪一方面、哪一层次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平度日报》创刊于1980年6月1日,1993年前一直是周二报,过的是计划经济下靠财政维持生计的日子。自1993年,经过5年多的改革,当年的周二报已经发展成日报,发行量一直在3万份以上,在全省县市报中名列前茅,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报纸为龙头,以广告、印刷、印刷物资经营、电脑经营和信息经营为支柱的报纸产业化之路。1998年,报纸荣获全省“十佳报纸”称号。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抓住机遇报纸要走向市场,特别是县市级党报要走向市场,比大报、城市报有更多的困难。我们认为这困难那困难,主要是思想障碍所造成的困难。发行靠党政,花钱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日报京郎版》是以京郊农民为主要对象的四开四版小报。1980年出刊时,发行1万1千份,到今年1月,增至23万份,在各省农民报发行量中占第三位;平均郊区四户农民一份,其中80%是农民个人订的。这份报纸的发行量为什么增加得这样快?可读性何在?请看看京郊版编辑部主任满运来的这篇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