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晋时期诗人阮籍的《咏怀诗》因其意旨隐晦遥深而历来注解众多,但解读阮籍诗歌不能绕开他曲折抒发心志而大量使用的兴寄意象。飞鸟作为组诗中较为突出的意象类型引人注目,透过飞鸟意象可以深入管窥阮籍的复杂心态和精神活动,了解诗人身处魏晋易代之际的伤时忧世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阮籍《咏怀诗》中登览描写的分析认为,阮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集中运用登览模式和登望意象抒情咏怀的诗人,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他对登览诗的发展和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咏怀诗》应是阮籍晚年的作品,其直接动因应是曹芳被废事件。  相似文献   

3.
以阮籍和陶渊明为代表,魏晋诗人开始有意识地以酒入诗并在"酒"意象上寄寓独特内涵和诗人的主体态度。阮籍、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价值信仰、生命哲学共通,但是对酒的态度不同。从阮籍到陶渊明,诗与酒的融合经历了由形神分离到浑然一体的艺术自觉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阮籍的《咏怀》诗是魏晋时代诗人创作完全个性化、心灵化的代表。诗人特别善于运用各种精彩纷呈的意象曲折地表达其思想感情。而最能体现诗人在残酷的黑暗现实中徘徊、苦闷、孤独无望心境的则是其中一组“失路”意象。这组意象充分表达了诗人在“进退失据”、无路可走的现实中仍不懈地探索人生之路的曲折追求。  相似文献   

5.
《咏怀诗》艺术风格上的悲情美,既是魏晋时期“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影响的结果,也是阮籍悲剧人生的艺术化表现。悲剧性意象的选择、悲剧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以及特殊句式的使用是其悲情美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有两首写到了“佳人”,但历来论者对其意蕴众说纷纭,且少有人触及这两首诗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阮籍《咏怀诗》十九中的“佳人”和《咏怀诗》八十中的“佳人”,在内在意蕴上是一致的,是阮籍根据魏晋人特有的审美标准构建出来的理想人物。她融和了庄、屈精神,体现了个人仪态形貌之美与内在才能、气质、人格之美的统一,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体现。不同的是,《咏怀诗》十九写的是这种理想的构建,《咏怀诗》八十写的是这种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7.
阮籍《咏怀诗》中有一些独特的意象反复出现,如"白日西颓"、"秋"、"坟墓"以及神仙意象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凸现出对生死问题的强烈关注——由对万物的生命活动以及神仙世界中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最终悲剧性结局,进而怀疑一切生存行为的价值,绝望之后"虚妄"感油然而生。阮籍是在时间的维度上以死观生,承受着"虚空"的重压,可以说,阮籍的深刻、苦闷、焦虑都源于此。阮籍《咏怀诗》中对生死问题的体认超越了同时代的人,表现为一种悲天悯人的天地精神。这是一种关怀终极生命的人类精神,它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延展到当代,给予我们以对待生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时间意象、自然风景、飞鸟意象方面探讨陈子昂《感遇诗》对阮籍《咏怀诗》的继承和革新。一个是在为生命忧,一个是在替社会悲,这在他们的诗歌中表现得很明显。  相似文献   

9.
阮籍复杂的文化心态决定了《咏怀诗》意象的选取、建构,而这些诗歌意象作为诗人主观情意的倾注物,也必然反映出其心灵世界的方方面面。《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和自然意象印形象地反映出了阮籍进退失据、忧生惜时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阮籍崇儒、宗玄的人格岐隔,是魏晋易代之际的特殊政治和时代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思想矛盾和人生态度的选择,直接影响了阮氏的诗歌创作,成就了《咏怀诗》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阮籍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魏晋士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文和事迹历来为文人学者评论不已。本文从他的《咏怀诗》中所表现的悲情出发,揭示出阮籍对于世事无常、生命无常以及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并深入探究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以图展示出一个与历来文人学士眼中通脱潇洒所不同的愁情满怀的阮籍,并发掘其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阮籍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又是魏晋之际的玄学名家,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既充溢着激越的诗情与灵感,又渗透着深刻的哲思与理性,是作者主体人格、现实感受与浪漫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浓厚的玄学色彩。本文从《咏怀》诗以自然之道观照社会人生,批判否定现实和追求超现实理想几方面论析《咏怀》诗的玄学特征,强调指出了《咏怀》诗所展示的时代和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以及对魏晋思想文化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代表性文人。魏晋之后,文人对自我的关怀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冲突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致力入仕到佯狂避世,阮籍内心充满了人性的冲突,在阮籍所有作品中,咏怀诗是他的典型力作,也是后人借以研究他的重要作品。"湛湛长江水"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从中可以对阮籍的心理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14.
阮籍写于魏晋之交的八十二首咏怀诗是他当时心灵的真实写照。诗歌中体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矛盾。本文认为造成诗人痛苦矛盾的关键点在于他对时间的敏锐感悟,并且从阮籍对时光飞逝、今昔对比和渴望永恒三个方面感悟做出分析,探究其文化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八十二首五言《泳怀诗》是阮籍的诗歌代表作,被历代学者们公认为晦涩难懂。本文通过分析阮籍诗歌中所选择的抒情意象及其内涵,来发现阮籍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诛怀诗》的主题思想,以证明《诛怀诗》的可懂性,以和传统的观点商榷。  相似文献   

16.
高鲲 《现代语文》2006,(5):48-49
阮籍以《咏怀诗》名世,一般提到他的《咏怀诗》,都是指其五言《咏怀诗》。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阮籍”条说:“……(阮籍)长于五言诗,代表作《咏怀诗》82首多抒写忧生伤时的苦闷,为后世传诵。……”但阮籍是否还写有四言《咏怀诗》,有多少首,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因为建国后几部通行的文学史著作都不提这个问题,只有胡国瑞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提到阮籍还有四言《咏怀诗》三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阮籍”条说:“……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此外还有四言《咏怀诗》,今存13首。……”另外质量较高的《中国历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作家们,由于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政治生态中,以及自身的哲学追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魏晋之际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老庄哲学思想成就了阮籍这样的畸零人格和审美的人生。从阮籍的人生可以窥见一代士人长久历史苦难的内化沉积,他通过对自然本体境界的追求,与苦难现实相对抗,在审美领域中寻找心灵慰藉。但展现在阮籍眼前的是价值的毁灭而不是实现,他在矛盾冲突中感受到的只是虚无。这也是82首《咏怀诗》所诠释出的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而飞鸟则是《咏怀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意象,它们是阮籍主体人格的诗性外化,各种飞鸟意象体现着阮籍隐晦难测的内心世界。以飞鸟意象为切入点,揭示阮籍儒家济世理想的破灭与道家逍遥追求的虚幻,展示了其内心世界的孤独、失落与痛苦,从而真实地再现阮籍完整的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归类及溯源的方法,分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飞鸟"意象的含义,进一步探讨阮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运用归类及溯源的方法,分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飞鸟"意象的含义,进一步探讨阮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