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AGD试验区循环预热管柱二次换热严重、注汽效率低,为提高薄层SAGD油藏注汽效率,通过井筒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注汽井长管开孔、短管管鞋位置对注汽效率的影响,并得出了超稠油油藏隔热油管应用的临界井深。研究表明:长管不开孔,水平段干度损失小于5%、温度损失小于5℃;注汽井短管管鞋位于水平段1/3处,汽窜风险低;斜直井段超过350 m的水平井采用光油管跟端干度低于70%。研究成果为薄层SAGD循环预热管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肖时鑫 《内江科技》2012,(12):156-157
南三块热采自2008年6月份大规模投产以来,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区块边水推进速度加快,汽窜程度加剧,吞吐效果变差,自然递减居高不下。2011年,通过对区块诸多不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泡沫调剖、氮气辅助热处理、合理优化注汽组合、合理调整水平井注汽口位置等综合治理对策,从而抑制边水推进,减缓了汽窜对油井产量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区块采收率,并针对目前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认识。  相似文献   

3.
针对陈庄薄层稠油油藏层薄、油稠、出砂严重、天然能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油藏注汽压力高、热损失大,产能低、递减快的状况,通过开展热采防砂技术的改进、注汽工艺的优化,CO辅助热采、水平井双管注汽试验,形成了适合陈庄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的开发配套技术应用模式,为稠油规模继续扩大作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对今后同类型油藏开发2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军 《今日科苑》2009,(20):71-71
本文针对注汽井井下蒸汽参数的常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倒推法评价隔热管隔热性能的方法,通过一段可知实际热损失情况的井筒,推算隔热管的平均隔热参数,并将该系数引申到全井或同一组管柱的其它井进行井下蒸汽参数计算,使计算过程摒弃了多种隔热因素的影响,解释结果更贴近实际,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5.
垦东32断块热采井产量占到该块总产量的70%,随着08年区块加密调整,12口水平井注汽投产,热采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从区块油藏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吞吐井开发效果与室内研究,对注汽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注汽参数与区块储层特征相配套,最大限度提高吞吐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6.
唐武  陈勇  王大林 《内江科技》2010,31(2):101-101,162
陈家庄油田南区由于储层薄,热损失大,产量递减较快。通过开展薄层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应用教值模拟、防砂工艺、注汽工艺、水平井配套工艺技术等研究,结合生产动态优化,确定合理的注汽强度、制定合理转用时机图板。进行热采周期内差异化管理,实现陈南薄层特稠油整体动用,采收率达到17%,储量动用程度达90%。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W块为深层薄层状特超稠油油藏,2005年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整体开发。在水平井蒸汽吞吐周期生产规律研究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影响水平井蒸汽吞吐的主要地质参数及动态操作参数进行了研究,认为油层厚度、流动系数、注汽速度及蒸汽干度是水平井蒸汽吞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营13断块自1999年投入开发以来存在采出程度低,单井含水上升快,产能低,热采井生产效果差等问题。2009年~2010年,胜利油田在营13断块东一段布4口热采水平井,为提高这些水平井的热采效果,确定采用氮气泡沫调剖先期预防边底水锥进,同时采用水平井均匀注汽工艺,提高水平段的动用程度。通过实施,新投的4口水平井均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室内物模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论证了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的可行性,对油层组合和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注汽过程中的隔热和防止粘土膨胀配套技术。在此基础上,首次在低渗透油田二类区块2口井进行了两个周期的蒸汽吞吐采油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增油效果,单井产液量和产油量增加,改善了油层动用状况,降低了原油粘度,提高了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技术在埕东西区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胜  严丽晓  李灵 《内江科技》2009,30(7):84-84,190
埕东油田西区Ng44为一个典型的底水稠油油藏,是2008年采油厂的新建产能区块。试油试采表明该块常规生产油井初期产能较低,直井生产含水上升较快,水平井热采开发效果较好,因此产能方案设计采用水平井整体动用。本文介绍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油藏产能建设中水平井的应用情况,通过水平井防砂筛管完井技术、酸洗技术、注汽热采技术和井筒举升技术等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储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
注汽开发中,注汽设备运行时率高低直接关系到注汽开发效果。注汽设备运行时率高,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合格的蒸汽注入量大,蒸汽吞吐效果越好。反之,在注汽过程中,断续注汽就无法保证注入蒸汽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注汽过程的注汽效果。因此,我确立了《提高设备运行时率》的课题,力争提高注汽设备运行时率,进而改善注汽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河南油田稠油老区特超稠油热采井口蒸汽干度平均为76.8%,地面输气管线热损失为6.26%,注汽过程中井筒热损失为9%~16%,井底蒸汽干度为40%~50%,热能利用率偏低,严重影响了热采开发效果。通过对整个注采系统热能损失点研究分析认为,要保证井底蒸汽干度,需提高注汽锅炉蒸汽干度,改善蒸汽集输过程保温措施,优化配套井筒隔热工艺,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改善热采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海港 《内江科技》2012,(3):116+92
乐安油田草20馆陶组砂砾岩油藏作为国内外少见的构造岩性稠油油藏,受原油粘度高、层薄等的影响,各项指标均处于热采筛选标准下限,开发难度较大。本文在草20馆陶组开展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技术的研究应用,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及油层保护、酸洗、注汽。举升等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取得了突出效果,实现了稠油区块的高效开发,成为稠油上产的主导手段,这对水平井在低品位油藏热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德亚  唐武  陈勇 《内江科技》2010,30(1):79-79
稠油蒸汽吞吐热采是一种压降开采方式,随着蒸汽吞吐周期的增加,地层压力大幅下降,因而造成油井产量下降,油气比降低,油藏开采效果变差。2009年6月份,氮气隔热助排作为双管注汽工艺的配套技术在陈家庄稠油油田进行现场应用,此项技术通过注汽过程同时注入氮气,在向地层注入热量的同时向地层补充压力,从而提高吞吐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5.
稠油热采工艺中,配套使用金属扩张式封隔器和井下温度补偿器,可以减少井筒热散失,提高井底注汽干度,防止蒸汽窜入油套环形空间,保护套管。但在注汽过程中,粘附在套管和隔热油管壁上的各种固体物质脱落堆积到封隔器处,水分蒸发后变硬,造成转抽作业时管柱卡,井口无法打开,处理不当会给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损失。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有效的解卡方法,设计加工出了专用工具,攻破了困扰稠油作业的一项难题。  相似文献   

16.
湿蒸汽发生器在稠油开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适合的注汽量不仅能够提升石油开采的数量,还有利于机械的长久使用,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大部分的抽油厚度分布中,23t/h是适宜的排放量,在石油开采中蒸汽吞吐效果上具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湿蒸汽发生器运行中也要对注汽速度和压力等参数进行分析,从综合角度计量和提高注汽效果,减少石油开采中的能耗。文章对影响注汽效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合参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孟庆丽 《内江科技》2011,32(11):111-112
陈家庄油田南区为薄层特稠油油藏,具有“储层薄、油稠、出砂严重、舍油饱和度低”的特点,针对以上问题开展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一是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进行精细地层对比与划分,强化砂体平面油水关系分布描述:二是开展薄层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并优化设计了热采水平井的井网井距、水平段长度、经济极限厚度等参数;三是完善热采工艺配套技术,进行肪砂工艺、注汽工艺、水平井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应用;四是配套完善热采管理,结合生产动态优化热采选井.确定合理的注汽强度、制定合理转周时机图板,进行热采周期内差异化管理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实现陈南薄层特稠油咎体动用.目前已.挚体动用储量2529×10^4t,建成33.8万吨产能的规模,采收率达到17%,储量动用程度达90%  相似文献   

18.
油田注汽锅炉是重油开采工作中的必要设备之一,由于注汽锅炉通常以天然气或渣油为燃料,因此提高注汽锅炉的热效率就成为重油开采成本控制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对影响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王风岩 《今日科苑》2009,(20):76-77
针对三塘湖油田西峡沟区块中浅层低渗稠油油藏特点,确定蒸汽吞吐开采方式。通过优化注汽参数优选注汽和采油工艺,形成配套开采技术,并在2口井进行矿场试验,A21井油汽比0.48,A4井注汽1500m^3,产液1565.2m^3。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风岩 《金秋科苑》2009,(20):76-77
针对三塘湖油田西峡沟区块中浅层低渗稠油油藏特点,确定蒸汽吞吐开采方式。通过优化注汽参数优选注汽和采油工艺,形成配套开采技术,并在2口井进行矿场试验,A21井油汽比0.48,A4井注汽1500m^3,产液1565.2m^3。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