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及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必须处理好的一些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处理好“媒体报道与政府组织突发事件处置”、“媒体社会责任与自身影响力”、“记者热情投入与理胜思考”、“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等关系,才能使突发事件报道产生稳定社会、化解危机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突发事件的最大特点是其“突发性”,因而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迅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如何报道这些突发事件是媒体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因其不可预知的突然性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因此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近年来,风凰卫视通过美闰“9·11”事件报道在华语媒体中迅速崛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通过伊拉克战争报道得到普遍认可,中央电台中闰之声通过汶川特大地震报道获得广泛赞誉等等,都成为“突发事件报道成就媒体”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5.
俱孟军在《中国记者》第6期上撰文指出,“天有不测风云”。古往今来,人们不曾预料的事件从未停止过。人类社会发展越快,突发事件越加频繁。及时、准确、全面报道突发事件,不仅是媒体传播新闻之责,也是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媒体,对广受关注的突发事件迟缓报道,甚至默不作声,是对历史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重大突发事件,既是媒体的报道重点,也是报道的难点。突发事件报道,大都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来不得轻松潇洒,更不能随心所欲。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应当始终贯穿于报道之中。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  相似文献   

6.
王朋进 《视听界》2008,(4):40-42
当突发事件报道成为媒体经常性的任务时,怎样才能保证高效.有力、负责任地完成任务,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本文在对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媒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策略作分析之后,提出了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删除了原媒体不得擅发信息的规定,这看似是给媒体“放权”,实际上,这给媒体怎样搞好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关键是要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既要快又要权威。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6月12日举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 研讨会”。全市主要媒体负责人和记者代表总结、交流了上海媒体在“抗击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等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得失,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上海市各新闻单位代表近百人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交流了贯彻实施《关于做好本市突发事件报道的若干意见》的思路和方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我们党对新闻规律进一步认识的体现.也是我们党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作用进一步认识的体现。应该看到.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电视媒体作出的及时、准确、翔实、持续性报道,已经成为国家应急救灾体系的一部分。它既是全国人民获取信息、了解灾情的主要渠道,也为中央领导科学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还及时制止了各种谣言,稳定了群众情绪,并凝聚了人心,引导了舆论.动员了整个国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应急报道机制建设,对今后搞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凯俊 《新闻世界》2011,(11):205-206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权中“失语”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尤其是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中,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国家话语权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层面,对我国媒体近十年来对突发事件对外报道中所积累的经验,略做回顾、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报道中不同媒体的优势和特点
  突发事件以其时新性、重要性和接近性显示出巨大的新闻价值。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大众媒体都把突发事件报道看作是展示自身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电视媒体要增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竞争力,就要了解不同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热衷的报道内容,也最考验媒体智慧与记者能力.自媒体的兴起,使传统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时效性、权威度乃至运作模式都受到了新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自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明确媒体定位、果断取舍信息和充分利用自媒体,广播可以放大自身的这种优势,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从来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正因其报道政策性强、影响力大,所以突发事件历来是媒体追逐、炒作的热点。在传媒行业,一起突发事件,成就了一个新闻媒体,乃至造就了一个媒体名牌的例子屡见不鲜。像半岛电视台在“9·11”后崛起,河南的都市报《大河报》因为在国内第一家报道了“张金柱事件”,让自己名声大振。而有些媒体虽然在突发事件中抢到了暂时的风头,战绩平平的却也很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能否发挥优势,正确报道,进而转化为品牌效应,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近年来为我们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媒体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影响。议题属性设置理论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一个视角。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通过对于事件属性的选择,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湖 《传媒观察》2006,(9):51-52
6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第57条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时下有人担心在少数地方政府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记卖地采访有时不很畅通的情况下,作出这样规定,是否影响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正常报道?应对法草案这一款规定是否公允,本不作评论,但笔认为,应对法是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控制部门和新闻媒体同时作出法定性规定的,这不但不会影响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正常报道,反而能更加促进和规范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核心阅读:近年来,“大数据”一词备受世界各行各业关注,媒体行业甚至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与此同时,从新闻传播角度来看,频发的突发事件又让网络和现实社会陷入一片“混沌”之中,大数据时代俨然又成为“多事之秋”.研究运用大数据优势弥补突发事件报道劣势的相关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观念、程序、实务三重维度出发,认为大数据时代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当从报道理念、运作方式和文本呈现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电视在突发事件报道方式上发生了巨大改变,对有关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报道越来越透明。笔者对电视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电视媒体应如何发挥优势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界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搞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摄影报道.既是媒体的责任。也是读者的需求。同时还是实现新闻摄影者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而对于一个军事新闻摄影人来说.要拍摄出优秀的突发事件摄影作品.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社会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会给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电视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和沟通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现代化的各种新媒体而言,在信息传播公信力以及信息获取资源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出电视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和价值,需要电视媒体方面,对相关的内容报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保障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质量。本文对电视媒体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顾萱  林牧 《新闻世界》2012,(3):118-119
本文选取2011年国内有关突发事件报道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突发事件媒体的应急机制以及如何发生作用,新老媒体各自的优缺点以及融合趋势,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媒体的社会责任。经分析,发现研究者对于突发事件报道内容上侧重于个案分析基础上的定义界定、原则和建议归纳,较少有自身的特点的深层挖掘、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分析,前景展望以及与国外同类研究的对比等。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发事件报道研究的趋势以及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