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缩略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英汉体育词汇中也存在大量缩略语。本文对英汉体育词汇的缩略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的一些主要构成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汉语缩略语的构成及其英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省时省力的原则,人们在交际中总倾向于使用简洁的语言来传递丰富的信息。英汉缩略语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在跨化翻译中,各种失误时有发生。探讨了汉语缩略语的构成方式即混合法、裁减法、替代法和数字归纳法。并归纳了其英译方法,如译为英语相对应的缩略语形式,译为英语中的全称,用英语释义。先译缩略语、后加注释等。  相似文献   

3.
李荣梅 《文教资料》2010,(19):51-52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交际要求快捷,说话写作都要求保持高速。人们都希望用尽量简短的语言形式表达尽量丰富的意思。缩略语成为最好的选择。缩略语顺应了人们生活、工作、交往中的"经济原则"体现出人们使用语言时力求经济、简便的自然心理趋势。英汉缩略语各自反映了使用该种语言的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4.
缩略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缩略语在世界各国的语言中屡见不鲜,得到广泛使用。这既有外在的社会原因,也有内在的语言动因。目前学术界对英汉缩略语的研究尚不够全面、细致,虽然多数学者对英汉缩略语的语言学价值具有共识,但总体上研究深度不够。而在认知视角下探讨英汉缩略语的规范,一般需要关注三个层面上的问题:认知视角与英汉缩略语、辩证的缩略语规范观和缩略语的具体规范方法。尤其最后一个问题,它更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因此,从传统性规范、翻译性规范、相对性规范、创新性规范、语境性规范、系统性规范等六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英汉缩略语对比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略语以简洁著称,符合语言的省力经济原则。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缩略语,且使用范围日趋广泛。隶属不同语系,英汉缩略语在各自构成方式和缩略结果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英汉缩略语构成能力以及现实中发展、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探讨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文章认为,无论是从构词能力还是绝对数量的增长,以及抽样文本中缩略语相对数量的对比,都显示英语缩略语的拓展性要比汉语强,饱和度要比汉语高.文章还从不同层面分析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的内在原因,对正确使用汉语缩略语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
英汉缩略词的基本构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并归纳了缩略词作为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在时代的变迁过程中,所逐渐表现出的不同形态.通过对缩略语的概述和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的构词方法,提出人们应科学地使用缩略语,达到顺畅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英汉财经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英汉财经报道中有7大类16种相同的概念隐喻,但在语言实例、语言百分比、语言实体和语言实体频率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英汉财经报道者对经济活动的相同和不同认知,以加深对英汉语财经报道的理解和英汉互译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汉缩略语对比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汉两种语言在缩略语的构成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们各自的语意功能,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英汉缩略语的构成方式、文化内涵、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语言的经济原则为指导,以英汉报纸中使用了经济手段的新闻标题的为语料,依据不同的语言经济方式所表现出的特点,运用统计、分析、归纳、对比等方法,对英汉各类经济手段的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比分析中英文报纸新闻标题中经济手段使用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
省略和替代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法关系在语言形式中的体现,而且与以语境为特点的信息结构紧密相关。文章从省略和替代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名词性省略和替代进行英汉语信息结构的比较研究。以揭示它们与英汉语信息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句子实例对比分析以及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探索,论述汉英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反映在句法上主要有两点差异:汉文化人具有整体性思维,而英文化人具备的是分析性思维;汉文化人注重直觉性思维,而英文化人注重逻辑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中、英思维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不同的思维模式对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有着极大的影响.该影响导致了句子结构、语篇结构及话语模式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受其哲学思想、生产方式和历史的影响,汉语呈现出一种重意义的意合法,而英语呈现出一种重形式的形合法.本文以几个实例证明此理论,并分析汉、英之不同思维模式对这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英汉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而语言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因此,观察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两种语言的表达特点,从而达到掌握翻译技能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英语中新词语的出现与政治,经济、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内的一桩桩大事有关,汉语新词其主要来源一是本族语本身,包括旧词新义、流行语等;二是外来新词语,而外来词大多自英语,在英汉新词对译时,要注意不能望生义,既要保持原“民族特色”,又要有效传递化信息。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essay,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research,the author illustrates a number of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Through the cross 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we can learn about lots of both similarities and peculiarities of the two languages,which is of considerable value and guidance to ou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7.
意合形合现象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现代汉英语言形式的对比分析上,必须进一步拓宽。研究表明,古汉语的注疏、句读和语法研究就是对汉语意合现象的探讨;古英语在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影响下形成,形合现象自然成为古英语研究的重心,因而古英语的词语、句法以及语言研究都是围绕形合特征展开。意合和形合在汉英语言中有着渊源历史,其突出地位不可替代。古代汉英语言中的意合形合探讨有助于这一课题的深入,对汉英语言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汉、英语言中共有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心理基础和共同的适用范围;同时也透射出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传统等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李喜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174-175,188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差异。从英汉动物比喻联想中有无对应翻译着手,表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语言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20.
英语缩略词在汉语中的过度使用对汉语纯洁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的观点是:英语缩略词应汉化,使之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和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