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田克家 《学语文》2012,(6):26-26
引导学生善思,指的是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发现并思考文本中的主要问题,使质疑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思维锻炼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问题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个体在发现问题过程中所站角度的不同和层次的高低,体现了思维水平的差异,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角度出发,除了对学生的勇于质疑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其内部动因之外,对问题内容本身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问题为引导,猜想和联想,让学生尝试自己探索出知识体系和结构,设计探索性思维情景,在学生自主探索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经历再创造,鼓励质疑求异,以探索尝试为基本方法,创设问题载体,揭示数学应用背景,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顾山 《考试周刊》2008,(52):223-223
本文从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尝试、有所创新;大胆编题、有所发明;质疑品质、有效思维等四个方面,如何倡导标新立异和培养创新思维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江云 《亚太教育》2019,(11):169-169
问题是思维的基础,思考是智慧的源泉。教师在教学时应突出问题导向,抓住核心问题,以问题为载体,用“问题串”进行有效追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索、主动探究,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质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现实中课堂的质疑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是质疑的主导者,质疑的含金量不高,唯从标准答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主要可以从概括思维、因果思维、比较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质疑是大脑紧张思维的结果。质疑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而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例阐述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质疑、证据、逻辑等意识为抓手,使学生能正确、理性地认识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审视与质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予以完善、修正,进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思维心态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同时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要实施有效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有疑问,因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原动力。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进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其探究意识呢?  相似文献   

9.
李越 《生物学教学》2001,26(9):23-23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首要构件 ,是获得创见的第一步。有疑方能创新 ,创新必先有疑。有小疑则有小进 ,有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 ,就是学习者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 ,敢于独立思考 ,设疑问难 ,敢于大胆发言 ,热烈讨论 ,敢于追根究底 ,探索未知。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于提问质疑是创新意识的标志 ,是创新思维的起点 ,是创新过程的萌芽。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 ,是人类智能的最集中表现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下面 ,笔者就生物学教学中进行质疑训练的方法探索如下。①假…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研究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兴趣;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鼓励质疑问难,疑中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11.
肖丽 《考试周刊》2013,(65):21-22
如何改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是很多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有价值地质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成为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不断地探索实践、研究和总结,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质疑,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3.
余秀琴 《考试周刊》2010,(32):184-185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才能引发解决难题的愿望,才能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创新思维。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质疑”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当学生思维遇到拐点时,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空间和时间,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自主探索,帮助学生形成反思、质疑等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重视向学生提问,满足于“师问生答”的传统范式,忽视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普遍较弱,出现路不拾“疑”的尴尬状况.有疑问,才会有思考与探索;有思考与探索,才会有创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开始.  相似文献   

16.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就是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从儿童的好奇、好问和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对于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其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试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作一些初步探讨。一、鼓励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古…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演示实验 ,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笔者作了一些探索。1 质疑诱思演示实验之后 ,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 ,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 1)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新发现。 ( 2 )对实验中的异常情况提出质疑。 ( 3)在教师的诱导下所提出的问题。质疑诱思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学程序。学生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发现新的问题 ,这是思维的升华 ,是创造性思维形式的表现。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 ,使学生的认…  相似文献   

18.
赵杰 《教师》2020,(6):88-89
物理学习需要学生思维的参与,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大气压强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相关实验打开学生的质疑、思维空间,让学生高效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出"点燃"学生思维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思考和分析,获得知识,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情境诱导法激活学生主动质疑的思维,这是比较有价值的教学发动。学生对媒体情境、悬疑情境、对话情境、生活情境有特殊情结,教师切准学生的思维脉络展开相关调度,自然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质疑思维,形成崭新的教学成长动力,进而获得丰富的教学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