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区位分析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某地的农业发展进行区位分析是高考的常设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与科技等)。现笔者就此作个小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茅秋敏 《中国科教博览》2004,(11):156-157,F003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人口的复合系统的一部分,就是要使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这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可持续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其系统评价要素和实施原则,并对如何发展可持续交通运输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考点解析】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产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布局与区域政策何传波工业布局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兴衰,影响到人口迁移和居民生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在旧的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地理学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是使产品的成本最低,从而认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5.
工业布局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兴衰。影响到人口旺移和居民生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在旧的体制下,我国经济地理学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是使产品的成本最低,从而认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劳动力与技术和社会作条件等等.这一理论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差较大.从而间接地移响到地理学的发展。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述因素在工业区位中的作用在减小.而区域政策等人文因素在工业区住的选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建设是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教材首先简单介绍5种最基本的运输线,并指出各种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都要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然后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了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为配合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理论,教材又安排了活动案例——进藏铁路线的区位选择,以及知识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生产要素研究与目标对策王作成农业经济的发展是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胶合作用的结果,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的影响制约。本文采用Cobb--M。uglas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投人要素及其组合对产出的影响,并通过...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识记 ]农业生产的概念 ;土壤、水源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及市场需求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理解 ]农业生产的特点 ,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及意义。[应用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判断某一农业区的主导影响因素。重点 :1 农业生产的特点2 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3 自然条件中的气候、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难点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等对经济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个别国家来看,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2)自然条件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过分强调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作用,而忽视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较大,随着科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由于类型不同 ,其区位因素也不尽相同。教材据此特点对港口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而对汽车站与航空港的介绍比较简略。教材联系实际 ,选择了个案教学的方法。在港口建设中选择的是上海港。教材对上海港的区位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 ,自然因素是上海港建设的条件。长江三角洲与黄浦江决定了上海港的地理位置 ,平坦而开阔的地形、丰富的两江淡水和大流量的河道都为港口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 ,广阔的经济腹地是上海港建设的重要基础 ,上海港得以不断发展 ,成为世界大港全靠其拥有发达的川、渝…  相似文献   

12.
【常考考点】●聚落的形成及分布规律●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聚落乡村聚落形成的条件和发展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聚落起源出现条件第农二业次生社产技会术大创分工新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3.
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非经济方面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自然条件、人口及劳动力、资金、科技进步、资源配置和区际贸易等因素上都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内三大成熟产业带的发展现状和经验,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产业条件对马芜铜产业带与苏锡常产业带进行相似性分析,对两大产业带的发展状态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影响产业带发展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九章第二节内容涉及工业布局的概念、影响工业布局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协作条件、劳力与技术、环境等因素内容。我在教学中,将工业布局的概念、影响工业布局的自然条件、社会协作条件等内容作为第一课时,把经济因素、劳力与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德国,铁路建设既是工业革命的先导,又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同时,铁路建设又是一次技术革命,它推动了蒸汽机车和铁轨两项技术的发展.铁路摆脱了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自然力的依赖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其空前未有的优越性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变革,促进了交通业的现代化,从此交通运输业进入“铁路时代”.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水陆结合的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陆路交通在罗马古干道的基础上修建了许多新道路,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城乡道路系统;水上运输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内河航运与沿海运输相结合,构成了相互交错、四面通达的水路交通网络。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分析了屯堡文化的主要特点和结构,并结合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环境因素对屯堡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屯堡文化是屯堡人将源地文化移植到安顺多元生境中,在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得以较完整的保存并传承至今.因此,它的传承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是屯堡人适应安顺自然环境并融入自然的典型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19.
一、重点内容和重要知识结构  本单元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 :( 1)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 )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 3 )世界粮食生产概况和世界粮食问题 ;( 4 )我国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 5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自然条件气候 :光照、热量、降水地形 :平原、丘陵、山地缓坡、山区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市场需要量劳动力条件各地的生产习惯对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正> 今年元月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目前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处于后列由于历史、自然、现实诸因素的影响,我省地形地貌复杂,地理位置特殊,立体气候独特,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排位靠后。 1.云南国土面积39.4万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