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本不是个爱猫的人.总认为猫这种动物过于狡诈阴险。素有九命猫妖的说法,也便觉惊怕,于是觉得此动物有些邪野。但是,读了莱辛的《特别的猫》以后,我的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原来猫也是万分受宠之物。不知道是我的看法真的变了,还是被莱辛的文字魅力深深感染了。不过。透过莱辛的笔端,我看到了菜辛的内心世界,明白她远非就写猫而著此文,  相似文献   

2.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并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特别的猫》英文版出版于2002年,它由"特别的猫","幸存者鲁夫斯"和"大帅猫的晚年"三部非虚幻小故事构成,作者通过对猫的栩栩如生的描写,揭示了猫与人,人与人的相互依靠的关系。本文试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挖掘小说的写作技巧,探索小说成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在我钟爱的读者中,有一群人是最后一次和我们一起分享阅读和学习的快乐,他们即将和我们作别,和高中生活作别.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无声”的世界,手势是他们表达内心最好的方式,12双明亮的眼睛正专心致志注视着老师。在兴国县东方红军子弟小学一个静谧的院子里,一群特别的学生正接受与正常儿童一样的教育。日前,笔者走近了这个兴国县唯一招收聋哑儿童的特教班,走近了这些一样天真活泼的孩子,走近了这个有着浓浓真爱的世界。在特教班班主任钟庆华的办公桌上,笔者翻开了学生们的作业本,一个个端正的字、一幅幅美丽的画,让人惊讶这些学生们比常人多了一份努力,这或许是对钟庆华、姜芸两位老师最好的回报。谈及一年多的相处,钟庆华笑着说:“只要有爱心,我们之间就…  相似文献   

5.
记得有人说过: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就更不会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遇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千差万别,独具个性.如果我们只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或处理孩子的问题,那就难免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6.
猫狗情谊     
我同事说,动物是有灵性的。她家有一对猫。在她把小猫送人后,大猫一个星期都没有理睬她。其实谁说猫和狗就一定是冤家呢,文中所描述的“闪电”与山姆之间的感情足以令我们人类动容。动物况且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7.
<正>对猫有成见的人,比对狗有成见的人多得多。对猫有成见的人,多半会下这样的断语:"猫很阴险,狗比较忠实。"虽然说人人有表达看法的权利,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总会提醒他:"那是从人的角度来看猫,如果从猫的角度来看世界,也许我们才是最阴险的。"会这么说的人,很可能是还没有机会了解猫,也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认定:"我们是高高在上的人类,世上万物能够服从我的,才是对的。"我们总是用人类的标准来要求它们,对它们并不公平。  相似文献   

8.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魅力与威信不是靠地位和距离获得的,而是依赖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沟通,特别是班主任,应该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已的学生。人,是个有感情的动物,心灵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期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相比于狗,猫似乎对人比较冷漠,这不禁让人怀疑,猫是不是读不懂人类的情绪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一项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些答案。研究人员找来10只猫,这些猫至少有3年与人类共同生活的经历。为了保证实验猫的情绪稳定,实验在它们的家中进行。实验中,研究人员向猫展示几组照片,每组有两张照片:一张是人或猫表情开心的照片,另一张则是愤怒的照片。展示照片的同时,研究人员会播放人或猫开心或者生气时的声音。猫在听到、看到这些信息时的反应都被摄像机一一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0.
<正>对猫有成见的人,比对狗有成见的人多得多。对猫有成见的人,多半会下这样的断语:"猫很阴险。狗比较忠实。"虽然说人人有表达看法的权利,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总会提醒他:"那是从人的角度来看猫,如果从猫的角度来看世界,也许我们才是最阴险的。"说猫阴险的人,很可能是还没有机会了解猫,也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认定:"我们是高高在上的人类,世上万物能够服从我们的,才是对的。"  相似文献   

11.
~~猫的胡须有什么特别的功用吗  相似文献   

12.
这并不是说杜威是个特别会讨好人的动物。它并不是一见有人进来就颠颠儿地冲过去。如果人们需要它,它在门口随时恭候;不然的话,他们只管绕过去忙他们自己的。这就是狗和猫之间的微妙区别,特别是像杜威这样的猫:猫或许会需要你,但它们不会摇尾乞怜。  相似文献   

13.
在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中,读者可以看到:自然、人、人与自然,在令人震惊的“树上世界”上演了一幕幕神奇的活剧。作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人类的关怀之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之情巧妙而和谐地糅舍在一起,由此启迪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弄清“我们将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爱宠物是出了名的,有人戏称他们为“狗的走狗”,很形象吧?西方人甚至称猫为she,称狗为he。然而在西方,并不是所有的猫都会受到人类的宠爱,有一种猫是谁也不敢养的——那就是黑猫,因为人们认为它不吉利。尽管如此,猫在西方人的眼里仍然是吉多凶少,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语言中体会。  相似文献   

15.
人作为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生命存在,二者的失衡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生命困境和道德困境。对于当今时代而言,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绝对主导地位已经导致人类处于“神圣遭劫”、物欲横飞的道德哲学困境中。从人的本性来看,儒家以情为主、情理统一的情理精神为我们超越现代道德哲学困境能够提供有益的价值启示:通过以“情”论“性”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系统,以道德之“情”构筑意义世界,以伦理之“隋”重塑人的“伦理整体性”。  相似文献   

16.
猫的小史     
正猫和人亲密的历史过去一直被认为从古埃及开始。的确,古埃及的文物中各类猫像神灵无处不在。那些猫身体修长,神情自若,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以至很久以来人类一直固执地认为,尼罗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创造了农业文明,粮食的囤积导致鼠害发生,古埃及人驯化了猫作为帮手,这就是今天风靡世界的宠物猫的前世。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世界中,面孔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识别的标志,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面孔因其生理学特征而构成了共性和个性,又因其内涵决定了物质和精神。人与其他自然造物的本质区别也就在于,只有人类仅以面孔就足以达至感官世界的巅峰。印存于头脑中的一张张面孔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私人记忆最重要的部分,而人类所共同记忆的每一张面孔,都承载着一份推动文明的特殊情感,它们一起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与价值……天才的当代摄影家们所记录的一些特别的面孔,它们来自我们这个动荡的世界中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最重要的是,照片中这些面孔大多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的舆论震撼,成为了当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田雪静 《文教资料》2010,(30):17-18
《特别的猫》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年近90余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一部非虚构性小说。本文旨在通过生态主义这一理论来分析这本书,进而去探求自然与人类更深层次的关系.以唤醒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的关怀和尊重,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的空间,适合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会涉及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莲光小学,生活着一群可爱又特别的"猫"和"老鼠"。在这里,老鼠不怕猫,猫儿把老鼠当朋友,他们在一起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嬉戏,快乐地表演。别以为乐乐姐姐在给你讲童话故事。其实,这群特别的"猫"和"老鼠",就是莲光小学校童话剧组的小演员们。他们表演的英语童话剧——《猫和老鼠》,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大赛中,以其新颖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