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广播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夹缝中生存本已够难,而省级广播各专业频率对地方广播市场又进行争夺,这让地方广播生存发展形势更加严峻。以驻马店为例,在原有中央台、省台实现地方覆盖的基础上,近几年,省台三套专业广播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央电视台与省台关系微妙。新闻采编上,二者唇齿相依:央视需要省台提供当地新闻,而省台必须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宣传任务,往央视上传电视片,向全国展示当地形象。因此,央视在地方没有设记者站的必要,省台替代了记者站的功能,而像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的新闻机构鲜有不设记者站的,由此可见央视和省台关  相似文献   

3.
李岚 《新闻实践》2012,(7):66-67
近几年.地方电视台的法制节目崭露头角.风光无限。如杭州台《金剑说法》、南京台《法制现场》、太原台《百姓说法》等在当地都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然而,法制节目中暴露出来的资源匮乏、主持随意、情节渲染、人文价值缺失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节目的可持续发展。这使人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地方法制节目的支撑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讨论的地方电视,主要是指城市台、地市台,还包括省级非卫星频道特别是省台城市频道。本文分别从新闻文化定位、“新闻立台”的实践理念、“新闻立台”的功能认识与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对地方电视“新闻立台”予以概念审理,并引申出相应的方略理据。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时代,新闻立台依然是地方广播媒体的不变选择,而新闻的传播效果决定了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小,作为承担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地方政府政令畅通创造舆论环境,宣传报道地方经济建设,反映社情民意、实施舆论监督和宣传新文化、新知识,推广新科技等多种职能的地方电台,如何在时段有限、采访活动受到一定局限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呢?  相似文献   

6.
朱春 《记者摇篮》2007,(8):67-67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同中央台、省台和直辖市大台往往不同。一个明显特点是地方台办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小评论栏目,很有地方味儿。抚顺电视台先后开办过10分钟一档和5分钟一档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7.
县级广播电视台(县级台)可以说是我国地方媒体连接基层的桥梁,是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传播的纽带。近几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县级台造成强大的冲击,县级台已经失去了曾经的活力,传统地方广电传媒龚断地位不再。当下县级台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市级广播电台面临的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面临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强势媒体的挤压;另一方面,市级台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设施以及办台经验等方面都无法与中央台、省台相提并论,在争夺受众、争夺广告市场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然而,勿庸置疑,市级台也有自身的优势——接近本地受众,熟悉本乡本土。市级台如果充分发挥这种地域优势,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争取本地受众,市级台就能够在中央台、省台以及其他强势媒体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在,地方有线和无线两台基本上合并了,有的地方还实行了“局台合一”和“多台合一”,播出机构的职能转换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面对新形势、新机制、新情况,如何贯彻创新精神,切实加强有效的管理,显得愈来愈重要。笔者近期调查一些先行整合并尝试以科学的方法实施管理的地方电视台,他们所获得的社会效益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令人惊羡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台仍然处于原有两台、三台干部难安排,人员难分流,贷款难偿还,闲置房产设备难处置,发展资金难筹措等困惑之中,管理工作一时还未能跟上。为此,【问题探讨】声屏世界?结合本…  相似文献   

10.
对于地方广电媒体而言,地方发生的新闻,具有资源上的独家优势。因此,新闻立台不仅是受众所需、竞争所迫、变化所驱,也是地方媒体的优势所在,是地方媒体必须坚持的根本。两年来,嘉兴新闻频率坚持做强新闻,做精节目,做好活动。强化新闻立台,打造频率品牌。一、构筑平台,夯实新闻立台基础广播的城市化、社区化是现代广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之一。2010年下半年开始,嘉兴新闻频率提出在内容生产上以新  相似文献   

11.
地方广电局、台合并后,作为宣传管理职能部门的总编室如何更好地发挥宣传管理作用,履行好宣传管理职能,这是地方广电局、台合并后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这里结合宜昌市局、台合并后的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据了解,全国各地现在已有100多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省级台、城市台、县级台乃至同台不同频道之间围绕民生新闻展开了激烈的大战,共同抢夺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于是,电视民生新闻除存在同质化外,在节目质量、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也产生了疲态.有的还出现了庸俗化、媚俗化、娱乐化倾向。笔者认为,作为县级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从“对时政新闻实行民生解读、把涉农题材纳入报道范围、对节目品质进行专业提升”三个方面人手,联系本台实际加快转型步伐,以继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节目立台,是就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而言,具体包括自办节目、节目编排与经营等内容。要真正做到节目立台,就必须做好做强自办节目,全面优化节目编排,让观众想看、爱看,在电视频道的“丛林”中真正树立起鲜明形象。一、做好做强自办节目,打造地方强势媒体节目立台关键在于自办节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广电的自我发展逻辑正在成型与强化。“四级办台”政策之后,地方广电开始在“行业”与“地方”双重力量下发展;此后,“行业”线索开始复杂,利益博弈日渐浮出水面,并困扰地方广电发展。取消“四级办台”与“广电集团化”成为行业高层大举调配行业利益的集中表现,压力之下,地方广电诉诸地方政治和地方经济来缓解竞争与发展的压力。而随着地方政治经济的日渐成熟,地方广电开始作为地方发展与建设的力量,促成了一种地方政治、经济与媒体的力量合流。就此,地方广电的平台与触角开始延伸,一种“区域化”的发展倾向也就酝酿其中。  相似文献   

15.
李文艺 《兰台世界》2016,(19):124-127
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后,总结教训、图存自保,在蒋介石授意下,由陈诚主持,开展了较大规模、较深度的土改和地方自治,对于稳定当时台湾局势、苟延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改革还奠定了台湾政治变迁的社会基础。运用国民党赴台初期省议会的档案文书等资料,对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开启地方治理模式的源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国民党迁台初期地方自治政策的动因、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级广电媒体经济类节目应运而生,纷纷开设经济类栏目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县级台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限制,开设栏目往往以地方党政新闻节目为主,经济类节目开设较少甚至没有。然而枞阳县广播电视台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中,根据自身的生存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办台理念和经营策略,打造品牌经济节目,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媒体格局下脱颖而出,为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枞阳台开办的经济类节目《消费新看点》为调研样本,剖析其经验做法,为其他县级媒体办好经济节目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方电视新闻的三个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当今社会省级上星台、各类报纸、不同网络等多类信息渠道和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今天,地方电视台如何生存,要依靠新闻立台,所以地方新闻需要创新,地方电视新闻类节目是否受欢迎创新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从整体上来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台都在对广播新闻改革积极进行探索。1994年10月,中央电台对其三套节目进行全面改革,推出整点新闻、半点信息,以及《新闻纵横》、《九州巡礼》等新闻性新栏目。1996年9月,中央电台对其名牌栏目《新闻报摘》的内容和编排形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地方台中如上海台、北京台、南京台、辽宁经济台等的改革都在一定范围内取得成功。本文试图结合这些电台的改革实践,谈谈自己对于广播新闻改革走向的一些粗浅认识。一、更新新闻观念,确立大新闻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从“地方特色”到“纵横拓展”地县级城市电视台属地方台。因此,从办台的第一天起,许多城市台是把“地方台办地方性节目”作为办节目宗旨的,即新闻节目报本市新闻,专题节目讲本地事情,强调“地方特色”。这种做法在当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然而,新奇感过去以后,人们对城市台的节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看到更多、更鲜活的新闻和其他电视节目。如何拓宽报道面。拓展本市以外的报道资源也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地方特色”不再是“报本地事、用本地片”的狭隘理解。城市电视台与中央、省级大台相比,受到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20.
新闻战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中央电视台高度重视,十四位台领导多次深入地方带头走基层,李瑞英、康辉、郎永淳等知名主持人多次深入基层一线投入报道,台总部、各地记者站近200多路、600多人次的精干力量深入全国各地调研采访、开展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