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巢湖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巢湖面临水体富营养化和泥沙淤积两大难题。本着重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阐述了近年来采取的对策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三点认识:一是在水利建设的同时,要重视保护湖滨生态带;二是在向湖泊索取的同时,要注意湖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三是既要控制外源污染,又要增强湖泊生态系统自身的“免疫功能”,提高湖泊抗污染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2.
富营养化是当前许多城市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富营养化导致的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湖泊的景观娱乐等功能的发挥。对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治理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指出只有在采取工程建设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理化技术与生态工程相结合的原则,使用多种成熟技术与措施并举的方案,湖泊内外环境同时整治和治理,树立科学治湖的理念,才能扼制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趋势,逐步恢复城市湖泊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污染治理技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营养化是水体严重污染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比例超过80%。而一般认为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污染源可以分为外源(点源和非点源)及内源两种。所谓内源,就是指沉积在底泥中的营养盐在适当的条件下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当湖泊的外源得到控制后,内源即成为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并且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态。因此,如何处理富营养化湖泊中污染的底泥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污染治理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底泥治理技术可以分为原位处理技术和异位处理技术两种;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研究和比较,认为原位处理技术是异位处理技术的重要补充,可以兼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并对目前研究的热点———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强调了底泥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生态修复技术是解决湖泊底泥污染问题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子衡 《考试周刊》2008,(13):235-236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及排放各类污水,已造成许多湖泊、河流水体氮磷严重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本文简述了富营养化的概况和形成,对现有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做了概括.  相似文献   

5.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泊中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分析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并对其预防治理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短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含三层网络结构的BP神经网络来模拟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通过软件MATLAB编写了BP神经网络训练和测试程序,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成功预测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的短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采煤塌陷湖泊体富营养化评价中,叶绿素a(Chlorophyll-a,简称"Chla")通常作为其富营养化程度的指示剂.通过对淮南地区新集一矿典型采煤塌陷湖泊体水样品的区域化采集,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测定26个水样品中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SD)、总氮(TN)和总磷(TP)指标的含量值.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水体中Chla含量与相关环境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即Chla与高锰酸盐指数、TP/TN呈正相关性,而与SD呈负相关性;基于湖泊营养状态Chla评价标准,表明不同区域水体隶属于富营养化状态,这为今后开展采煤沉陷湖泊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实验目的】目前,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一些主要淡水湖和海湾局部地区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其突出。太湖、巢湖和滇池现为我国富营养化最严重的湖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已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过程,并由此了解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实验原理】氮、磷、各类维生素等是水生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水体所含氮、磷等过多,停留时间过长,将会  相似文献   

9.
金华江的水质状况及水生植物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华江水体的水质现状,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营养物质的来源以及金华江富营养化的特征,从水生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同时提出了以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水体治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体富营养化多发生于湖泊水库等缓流水域,其中部分河流具有较长的回水区,由于其流,速较缓,常年处于水库状态,对污染物质的扩散和自净能力低。在营养盐富集的情况下,其不利的水文条件增大了水华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自三峡水库建成蓄水以来,干流流速明显减缓,水体自净能力大幅下降,库区多条次级河流的回水区都已经出现了藻类异常繁殖的现象,因此河流回水区水质值得我们关注。通过综述不同环境因子,包括营养盐、水温、光照强度、pH值、水动力条件对河流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继而提出防诒河流回水区富营养化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