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观察和认识物、人、事、理——包括博物馆的物及相关业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按照媒介的定义和特点,博物馆里的藏品和展品、博物馆展览及博物馆自身都完全符合信息存贮、加工、传播、交流等媒介特点。因此,媒介视角下的博物馆学将会为重新认识博物馆之物及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使命以及各项业务活动提供新的参照与启示。本文就此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傅斌 《中国博物馆》2011,(1):116-117
手捧此书,我曾经纳闷作者何以要用这样大一个题目我们知道,宋向光先生是研究博物馆的大家,现在博物馆学研究人才稀少,好的参考书奇缺,如此一本凝聚先生心血的皇皇巨著何不直来直去,就叫博物馆学文集之类的,一目了然,或许在无边书海中更能吸引读者——至少是业内读者的注意。待慢慢展读,始渐渐明白,宋先生其实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是想更深一层地揭示博物馆这种机构、博物馆工作、博物馆里收藏展示的物证与人的知识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在联系,以"物与识"这样一个题目来建立起一种关于博物馆的学术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正物、物品与博物馆(包括艺术馆、美术馆等),艺术、艺术品与博物馆,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显性关系,而使得它们之间关联起来的其实是收藏、收藏家、收藏观念以及展示观念,等等。在将博物馆定位为文化公共服务机构的今天,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观者、观者的体验,被无形地嵌入到物品(艺术品)与博物馆的关系中,也就是说,博物馆对物品(艺术品)收藏展现的内容和形式,对观者观看空间、方式的界定,对信息传达、互动的效果等方面,都是博物馆学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学的藏品研究是博物馆学的重要话题,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苏珊·皮尔斯(Susan M.Pearce)对博物馆收藏实践和藏品符号学分析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刻的研究,认为在物质文化视野下,收藏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并和物的收藏史存在对应关系;还可通过符号学的方法对博物馆藏品进行阐释。虽然在新博物馆学影响下,博物馆开始注重对人的研究,但以物为对象的研究在博物馆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苏珊·皮尔斯的研究可以为国内博物馆藏品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起源于收藏,然而从个人的私密橱柜到公共性文化空间,博物馆为人类观察、认识、处理物品和遗产提供了自己特有的视角和理论、方法,大大拓展了物人关系的维度和深度。随着遗产观念的不断扩展和深化,以及文化在人的适应和进化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博物馆必将在物人关系以及人的世界观建构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普遍遗产化和博物馆化生存将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重要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6.
生态博物馆是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遗产经过规划和博物馆化处理,综合进行保护、展示、利用,重建地方人地关系并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特定机构,也是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黄土地带不仅拥有独特的地理与环境景观,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保存丰富的历史遗存、民俗文化和农耕文明要素。本文提出以三门峡火烧阳沟一带为枢纽,探索建立囊括诸黄土地带历史与现在的自然与人文遗产,集保护与展示、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农业产业及文化社会建设于一体的黄土生态文化博物馆(园区),探索经济社会转型中黄土地带的城乡可持续发展之路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博物馆因为"博物"两个字,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它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行业。博物馆实际上更像一个桥梁,也像一个媒介,博物馆的藏品、展示需要与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公共视野进行对接,对接以后会影响人的知识,信息、价值观等等。实际上博物馆是一个记录文化、记载文明的机构。正因为有了文明,也有了我们的信息,这些信息使得物和人发生了  相似文献   

8.
林子平《〈关于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提问》(1993年第1期),对《基础》一书前两章部分内容提出了商榷。作者认为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博物馆,博物馆是收藏、陈列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的公共机构,特别强调把“研究”一项从博物馆定义中清除,博物馆的基本任务是搜集、保藏、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或称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通过举办陈列等多种途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博物馆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公共博物馆在中国成长已逾百年。这期间,学界一直都在探索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也几经修改,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辨明博物馆(museum)、博物馆学(museology)、博物馆技术(Museography)三词的关系,对于理解博物馆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博物馆是个教育机构。博物馆学即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博物馆历史、目的、宗旨、管理运营、业务工作等的一门科  相似文献   

10.
一结构成份的个别和一般博物馆学是现代科学中一支年轻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博物馆结构是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的一个方面。科学发展到今天,分支越来越细,独立性越来越强,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博物馆发展到今天,纵观,当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窗口;横览,应是社会和自然纷繁万千的屏幕。很显然,综合性是博物馆学的特征。构成各类博物馆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物与人。而物与人之质和量的不同,决定博物馆结构成份的不同。比如自然博物馆,它拥有动植物和矿物等藏品,就必须有标本制作人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专业培训的需要始于博物馆脱离个人收藏而转交为社会公众教育机构之后;职业道德应列入博物馆专业培训的课程;博物馆的专业培训在内容和方法上要处理好相关学科同博物馆学理论和实践、博物馆各类业务知识问题的关系;博物馆的知识技能同相应的资格待遇在博物馆专业人员身上应该统一,以利于稳定博物馆队伍。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学(museology)是关于博物馆的科学许多迹象表明这是一门以博物馆的实际工作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新兴分支。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一直有着较大争议的问题。国际博协(ICOM)1972年在给博物馆学下定义时,将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规定为“研究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情况,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从事研究、保存、教育工作和组织机构的特殊系统,与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展览作为文献收藏机构信息利用和创新服务的一大亮点,以视觉化、生动性和体验感等特点吸引了广大受众,逐步成为其核心业务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少展览仅是将文献直接作为展示对象或嵌套至通史展中,文献最具价值的内蕴信息并未获得解读、转化和呈现,导致展览在信息利用和创新服务上,收效实际并不显著。鉴此,本文将突破博物馆的研究边界,将不同收藏机构的文献展览作为研究对象,对散落至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文献展览研究进行学术史爬梳,并于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动态的分析和研究空间的寻绎,以期发现研究空间中可能的关键问题,主张引入博物馆展览领域的关联性研究,从博物馆学既有成果中获得有益启发,为聚焦与探讨文献展览共性问题奠定较为客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ICOFOM专委会(博物馆学专委会)致力于对博物馆历史、收藏、教育、伦理、展览、管理和社会角色多样性等多方面展开讨论。京都新定义的搁浅似乎让我们重新反思博物馆学的传统与发展,当今时代下的博物馆定义如何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相契合,抑或是相决裂?  相似文献   

15.
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社区进行了研究。1999年1月,在毕德卡(Bedekar)教授的领导下,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成了考莱社区博物馆(Korlai Community Museum)。此生态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公认,也是至今印度仅有的一个生态博物馆。今天,有一些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策划和创建之中,特别是在印度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博物馆史和博物馆实践及博物馆学的关系出发,提出博物馆史就是博物馆学的表达方式的观点,因此,以多元、反思和阐释为标志的新博物馆学相应地催生了多元化、重表达的博物馆史。作为新博物馆学的新博物馆史对表达和阐释的重视导致博物馆史从片面关注孤立的物质性的收藏史,上升到以物质为介质,关注观念和思想的思想史。在如何实现作为思想史的博物馆史的操作性层面上,具有情境主义倾向的物质文化研究方法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在本文中,作者对与博物馆学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了新的探讨。作者认为,作为学科概念,博物馆与博物馆学应视作被赋予一定内涵的名词,而目前对博物馆的阐述和解释并非博物馆学意义上的博物馆。作者还分析了“博物馆现象”问题,指出“博物馆现象”属于博物馆学研究范畴,但并非博物馆,不能把这种现象与博物馆相等同。此外,本文还对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与博物馆学意义上的博物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甄朔南 《中国博物馆》2001,(1):25-28,32
当前随着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政治多极化与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 ,博物馆正面临经济与社会的挑战 ,博物馆学也在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增加新的内涵。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附属机构中就有一个名为“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 (Internationalmovementofnewmuseology)的组织。为了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 ,有必要对国际上博物馆学研究中的新观念、新进展有所了解 ,下面就是对新博物馆学的简要论述。   (一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一般地说 ,新博物馆学是指具有一整套关于博物馆的目的和功能的侧重理论的探讨 ,并且在运作中…  相似文献   

19.
从历年(尤其是近些年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来看,“建构关系”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议题。这种关系的建构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作为关系一端的博物馆,以此来建构博物馆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括环境、社区、无形遗产、记忆、旅游、文化景观等。二是作为关系介质的博物馆,通过桥梁、中枢和媒介的功能建构藏品与公众、文化与社会、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关系等。如果可以的话,笔者倾向于用“关系主义博物馆学”来指称这样一种国际博物馆的发展态势。“关系主义博物馆学”的基本假设是博物馆不能再自免于社会的影响,亦无法摆脱社会赋予的责任,其基本主张是博物馆应该从机构和学科预设的边界内走向更广阔的跨界合作,并通过论述“关系主义博物馆学”的缘起、立场与困境,以此来勾勒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20.
法国的生态博物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博物馆一词诞生于法国,由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HenriRivière)和雨果·戴瓦兰(HuguesdeVarine)1971年创造了人处于环境中的生态博物馆学的概念,其实早在1968年,他们已经在法国的乌尚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地已经开始试验这一观念。人们高兴地看到,经过了30多年,生态博物馆理论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无论在法国,还是世界上。1、基本观点:人处于他的环境中生态博物馆产生于跨区域社区中(例如地区自然公园和城市社区),甚至可以说是1963年法国非集权政策的产物。按照里维埃先生和法国自然公园的博物馆学家的思想,这一新型博物馆具有三个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