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通主持人是电视与小朋友之间交流最直接的一个环节,卡通主持人的角色形象与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质量与形象,其本身就是节目的有机构成因素、但相对于一般电视节目而言,由于受众年龄、心理和认知能力等特殊原因,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形象更为复杂和严谨.本文从卡通主持人的卡通形象入手,探讨卡通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形象.  相似文献   

2.
梁志刚 《东南传播》2016,(4):142-144
随着电视的普及,观看各类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电视节目形象和风格的窗口——主持人的形象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从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主持人的形象打造等方面入手,结合当下知名主持人的造型风格,浅谈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造型的具体操作事宜。  相似文献   

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追求。从一定程度上说,主持人是美的使,创造美是节目主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美是衡量节目主持人语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节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浅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形象包装直接传达着一个栏目、一个频道、一个台的整体形象包装理念、审美感、美学意识,同时也直接影响观众的“视欲”心态,引起他们的视觉心理的审美共鸣。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视主持人的包装造型已不仅仅是美化人自身的艺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已经成为电视表达元素之一。电视服装化妆艺术是主持人性格最佳表现形式,是主持人内心的再度表现,是节目内容的重要提示。电视化妆造型作为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较强的事业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为塑造观众喜爱的荧屏形象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荧屏形象是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5.
赵丽 《新闻传播》2007,(3):49-49
电视的各种节目多半是通过主持人传递给广大观众的,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屏幕形象能否为观众所接受、认可和喜欢,往往决定了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生命力。所以电视形象造型师必须不断探寻电视艺术的特殊性,准确把握主持人造型的基本原则,力求塑造出和谐完美的电视屏幕形象。  相似文献   

6.
一、节目主持人形象的理论研究分析 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声音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陆锡初在其所著《节目主持人概论》中,按节目性质把主持人分为五类,即新闻性、专题性、文艺性、服务性、板块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视觉艺术,主持人的整体形象是观众视觉审美的主要部分。出于对美的追求,观众会对主持人的外化表现去一一地评价、判定,因此,主持人应对自己的电视形象加以格外重视,以增强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肖军 《视听界》2005,(5):61-62
播音、主持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特定时空的“假定”情境下实现与观众有效交流的传播方式。要做到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或者说要提高节目收视率,除了节目内容外,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懂得和讲究视频美。所谓视频美,简而言之,就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准确恰当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9.
孙爱群 《青年记者》2007,(18):90-91
电视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包装是"形象塑造的艺术",需要让主持人拥有一个吸引观众眼球的荧屏形象,这种形象具有区别于其他形象的特殊性,"它是由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全体人员共同创作,由电视节目主持人出面完成,受众对他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总体评价。"(孔德明《形象设计》)同时,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包装应做到主持人媒介角色、社会角色和个人角色的三位一体,追求其荧屏内外形象的一致性,使主持人具有独特的、与节目相得益彰的自身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电视台的不少栏目常常因为主持人的走红而家喻户晓。主持人是公众人物,主持人的形象也自然地受到关注。主持人的形象是与受众评价相联系的一种观念,是主持人的表现与风格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反映。主持人的形象不是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它是一种特殊的公众形象。节目主持人在关注自我形象时,既不要因为少数公众的主观评价而妄自菲薄,停步不前,也不要因为多数受众的客观评价而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相似文献   

11.
王珏 《声屏世界》2017,(3):29-31
主持人和话剧演员二者角色的形象塑造同中有异.主持人追求先美后真,以"本我"形象出现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愉悦的心情和美的享受,然后呈现出真情实感.话剧演员追求先真后美,以"角色"亮相于观众面前,在舞台上真实地表达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并引起共鸣.作者以亲身参演话剧《这个孩子》为例,对主持人和话剧演员二者在"真"与"美"方面的内在体验和外在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余珺 《声屏世界》2008,(9):30-30
随着我国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和发展,涌现了许多备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如赵忠祥、崔永元等。成就他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身上具备了“真实的自然美”和“鲜明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3.
朱玉华 《视听界》2001,(5):34-34
“格调”指风度、仪态。主持格调指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艺术风格。“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和“服务类”节目的主持应该不一样,前者沉着、老练,严谨而又轻松自如;后者亲切热情而又自然大方。“游戏节目”的主持人和“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风格当然也不同。那么,谈话类节目的主持格调应是怎么样的呢? 一、不“俗”不“雅”。包括形象和语言。节目主持人不能给观众以俗的形象,要以美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美的形象包括美的声音、美的外表。声音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起初感到新奇,而后开始挑剔,促使其完善。节目主持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在中华大地上历经十几载而不衰且日渐兴盛、逐渐成熟,也是按照这一规律发展的。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面对无数挑剔的眼睛,如何树立自己美好的形象,是当前节目主持人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什么是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如何正确理解主持人的形象?对此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人认为谁主持节目就是谁的形象,即主持人自身的形象。这种认识明显混淆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区别。作为大众传播中的主持人形象…  相似文献   

15.
马帅 《新闻传播》2010,(3):43-43
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指节目主持人的公共形象,它在广大听众和观众心目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主持人形象树立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成败。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喜欢有个性的主持人,反感千篇一律,要得到观众的认可,主持人的能力、形象和个人魅力缺一不可。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前提下,主持人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形象的主持人,他(她)的个性特质和魅力才能尽情释放。我们可以从以下二点来加深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卢彬 《声屏世界》2016,(1):29-31
电视节目主持人“转型”的现象较易吸引观众的关注,孟非、撒贝宁等知名主持人的成功转型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收视体验。其中,主持人由新闻类节目“转型”到娱乐类等节目的现象较为多见,也相对容易成功,但由娱乐节目主持转向新闻节目主持则相对困难。节目主持人转型并不是对原有主持风格和主持形象的颠覆,而是在其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即知名度是节目主持人“转型”吸引观众目光和获得成功的基础之一。节目主持人“转型”还需以自身的主持形象、主持潜能和综合素质为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电视观众也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电视新闻播音的基础是真实、客观、准确,与此同时,它也引领着舆论导向、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可以让受众在其声音、形象与表达中感受到愉悦与美好。虽然电视新闻播音的外在表现手段有限,但其美感却可以通过播音员主持人及他们的再创作得以实现,具体表现为声形美、韵律美、意蕴美、风格美。  相似文献   

18.
播音主持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播音主持的工作是形象和声音为一体的,所以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要塑造良好的形象,也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一个播音主持人要整体把握节目的风格,了解受众的需求以及受众的特点。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节目形象塑造对整个电视节目播出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播音员主持人节目形象塑造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播音员主持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的节目形象塑造方式,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锋 《声屏世界》2006,(7):46-46
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他们是自身所属的电视台形象的体现,他们的形象将影响到电视台的兴衰和荣辱。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指他的“公众形象”,也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是受众对他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总体评价。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的本质特征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这些特点也相应地规范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的设计。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相结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美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感受,它犹如无声的交际语言,向他人展示着一个完整的自我。因此,他的美只能是…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受众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的节目收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电视受众的心理分析,并对其审美心理进行探讨,得到其认可的新闻类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职业形象,再有针对性的去进行塑造,以期在节目一开始便留住受众,从而更进一步的展示节目的知性美和含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