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拜读了贵刊2002年第2期《排球传球的四步教学法》一文,很有同感。曾旭老师提到的几种排球传球的练习方法,也正是排球教学中常用的练习方法,也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对文中提到的对墙传球的动作方法,笔者则有不同的看法,今提出来,愿与曾旭老师商榷。对墙传球是排球传球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练习方法,主要目的是让练习者建立正确的传球手型和体会手指手腕对球的反弹力及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能力。在《排球传球的四步教学法》一文中,曾老师在对墙传球的教学方法的第(2)点中提到:倒肘自然抬起,两手成传球手型置于胸…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幸拜读了李国峰老师发表于2006年第3期《体育教学》上的一篇名为《三步上篮教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的文章,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所得,特提出自己的几点异议,现叙述如下,望与李老师共同探讨。1.解决一大二小三起跳的问题李老师在文中写到的几种方法都很具有实用性,但有一点必须要提醒学生,其实现实运用当中的三步上篮只有二步半,所以现在有很多称三步上篮为行间上篮。三步上篮的每一步都要求要跨起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的掌握上篮技术,我认为把一大二小三起跳称之为一大二小三高跳为好。毕竟第三步的动作是跟前…  相似文献   

3.
足球比赛是以球进门多少来决定胜负,因此有必要探索一下哪一种方法手段获得射门机会较有成效。本文通过一些统计材料,分析三人连续传球配合的特点及其在结束进攻中所起的作用。(注:本文三人连续传球配合的概念是:第一人传球给第二人,第二人不停球直接传给笫三人,第  相似文献   

4.
传统排球教学中,对双手上手传球(以下简称传球)的教学基本分为四部分:一、教师讲解、示范;二、学生传固定球或自抛球;三、两人配合,抛球传球;四、两人对传。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初学者的不同掌握情况,我有针对性地概括出三种改进动作的方法:第一种,对于手型不好的学生,采用对墙反复多次传球法。先是近距离,小力量传球,目的是掌握好手型、手法;逐渐拉大距离,让学生体会手型与击球点、发力时机三者的关系。第二种,对于手感不好,掌握不住出球方向的学生,采用向上反复传球法,由每次空中连续自传两、三次,直至达到五次、十次以上。第三…  相似文献   

5.
体院体育系排球教学大纲必修课传球教学的三个阶段任务是: 第一阶段,建立正确的传球技术概念;掌握原地传球技术;在解决正确的手型、击球点和手指弹力的基础上,同时注意全身的协调用力。第二阶段,在快速移动后掌握传球技术。第三阶段,通过以上的教学,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正面上手传球技术动作基础  相似文献   

6.
足球教室     
表示传球路线和射门路线表示跑动路线表示运球路线表示防守队员表示进攻队员表示自由人或者教练练习方法8:二打二直线插上配合射门练习。要求:第一传的队员要控制好球,吸引防守队员向自己靠拢,向接应同伴传球要准确,力量适中,传球后要快速插到防守队员身后空当,第二次得球后要快速起脚射门;接应队员要保持与一传队员正确的位置关系,第二传球要及时、准确、力量适中,传球后要继续跑位接应。第一防守队员要注意当控球队员将球传给其同伴后,要立即盯防插上队员,对其进行紧逼防守。第二防守队员要注意盯防第二传的进攻队员,防止其运球突破。练习一段时间后双方交换练习角色。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备宁波市优质课评比,笔者学校的赖老师选了《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磨课时,赖老师第一次课照搬了2013年第3期《体育教学》上李源老师写的《水平四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学设计》。目的有两个:一是验证该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二是借鉴该教学设计,期望借鉴优秀的教学设计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 “三步上篮”(亦称跑篮)是最基本的一种投篮方法,常在快攻中或突破切入篮下时运用。据笔者观察,在教学中,学生“三步上篮”的错误较为普遍.现以右手投篮为例,对“三步上篮”的常见错误、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简介如下: 1.原地接球后跑篮。这种错误主要是学生对跑篮的概念不清,跑动中接球不熟练.纠正方法: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三步上篮”概念,理解“三步上篮”的第一步动作,应是跨步中接球,而不是接球后再做跨步;多做徒手或慢跑动中的持球模仿练习. 2.一步跑投篮。主要是学生心理上害怕碰撞受伤,腰腹肌力量差,第一步跨步接球步子过大,造成身体后仰而轻率投篮。纠正方法:对这类学生要多鼓  相似文献   

9.
<正> 第二章第一进攻者:传球技巧一、教学训练要点传球是集体配合的基本手段。传球教学应让学生全面掌握各个技术;能适时恰当地运用技术;明确选择传球方式的顺序:第一是传防守身后,第二是前传同伴脚下,第三是两侧转移,最后是回传。  相似文献   

10.
一、单脚跳过高、过远 第一跳过高、过远,对起跳脚的落地支撑负担加重, 不能充分发挥助跑速度和在三级跳过程中较好地保持水平速度,跨跳步的后蹬用力受到影响,第二跳的距离较短。 二、膝关节缓冲不充分,影响第二跳的节奏 三级跳远的节奏用音节表示为×××,很多学生练习时却出现×××的节奏。主要原因是因为支撑腿在落地时膝关节没有缓冲造成重心前置,形成了第二跳短而快的节奏。 三、腿部力量小 单脚跳落地后,支撑腿受到来自地面和身体的双向挤压,腿部力量小的运动员往往出现腿打跪,根本不能形成第二跳。 四、柔韧性、协调性不…  相似文献   

11.
标枪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胡思诺孙桂芹一、在预跑阶段,拉大步或倒小步。产生原因:预跑步点不准。纠正方法:检查调整预跑阶段的步点,用白灰画好第一、第二标志线及每步的标志,按标志预跑。二、投掷步第三、四步减速。产生原因;预跑阶段速度过快,增加了投...  相似文献   

12.
许多教师在进行铅球的力量素质训练时,常注重学生手臂、下肢及腰腹力量的发展,对于在铅球技术中起一定作用的手指手腕力量却往往容易忽视。由于学生手指手腕力量太差,在推铅球时常出现握不住球,球脱手,甚至造成手指手腕受伤等严重的后果。针对此,笔者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手指手腕操每节操为(4×8)拍,一拍一动,身体成直立姿势,两手臂第一个八拍前平举;第二个八拍上举;第三个八拍侧平举;第四个八拍后举。第一节:手指抓握运动;第二节:手腕屈伸运动;第三节:十指挤压运动(两手指尖相连);第四节:指腕旋握拳运动(小…  相似文献   

13.
贵刊1999年第五期发表杨步凡老师《排球正面双手传球教学五步曲》一文,读后感受颇多。五步曲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曲曲相扣,理论上仿佛无懈可击,但其可操作性能否快速掌握,深感值得商榷。传球技术不易掌握是不争事实。正如此,杨老师利用学前5、6周时间安排专门性指腕练习,以求提高指弹力;教学五步曲亦选用多达16项练习方法,仅就数量上看就够庞大,与快速掌握该动作理论已成矛盾。普通中学体育课45 min,一堂课扣除必要准备活动、示范、讲解、纠正错误、放松整理、小结等,能练习传球时间还能有多少?完成每项练习对于整个班级而言需精心安排布置和学生积极配合。那么短期内如何去消化16项教学练习手段,速成指的又是几堂课呢!五步曲所述某些理论观点及练习手段,同样值得商榷。杨老师认为指腕力量左右学生练习积极性。事实上打过排球的人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0,(5):81-82
<正>一、案例背景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经过认真思考,设计了一堂课,基本操作流程如下:1.情景导入(提问,激发兴趣);2.学生(校篮球队队员)示范;3.教师示范;4.走三步练习,第三步双脚腾空后同时落地;5.在第一步落点旁边摆放一张小垫子,加大第一步的练习;6.拿固定球练习,小组长拿球站在一边,学生跨出第一步的同时拿球;7.助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有幸拜读了李国峰老师发表于2006年第3期《体育教学》上的一篇名为《三步上篮教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的文章,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所得,特提出自己的几点异议,现叙述如下,望与李老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游戏百花园     
《体育教学》2014,(8):79-79
目标:巩固和提高各种原地传球的动作质跫、速度以及准确性。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缚绀分成两路纵队迎面站立,间距5~8m,中间是两根篮架柱子,利用阿根枉:于的间隙(约54cm)进行原地迎面传接球练习,要求传球必须穿过柱了夹缝,传完球顺势跑到对面队伍队尾,以连续完成既定次数传球快的队伍为胜利。要求:按照规定的传球动作进行练习,如果中途出现失误,如球碰到柱子、未接住球等则重新计数。  相似文献   

17.
专家邮箱     
《网球》2006,(9)
上旋的感觉问:我擅长打平击,但我也清楚,一旦需要打过渡、相持球时,就应该多加一些上旋控制。别人告诉上旋的关键在于球拍要从下往上挥,可我也许是平击打惯了,怎么也找不到这种感觉。请您帮帮我教我如何找到上旋击球的感觉?答:第一步,先用球拍把网球压在网带上(图1),再让球拍贴着球的后部把球从下向上地挤压着刷过网(图2),这能帮你体会到打上旋时球拍的运动轨迹。第二步,离网几步远.自己给自己抛球,击球点在你手腕高度,提拉动作把球拉出旋转来过网。第三步,每次打球前,花十分钟用上旋球跟同伴打小场地,注意力集中在旋转上。这样三步练习下来,你将体会到上旋的动作要领,以及球拍接触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张盛 《体育教学》2006,(6):51-51
笔者有幸拜读了李国峰老师发表于2008年第5期《体育教学》上的一篇名为《三步上篮教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的文章,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所得,特提出自己的几点异议,现叙述如下,望与李老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应 《体育教学》2003,(5):49-49
拜读了本刊2003年第2期《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要素》一文,感到童健老师从正手攻球教学中的心理调节、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和教学比赛这三方面来谈正手攻球的教学训练,确实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动作的时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牢固性和实践运用能力。但笔者就文中童健老师提出用击打悬吊球来体会正手攻球时又打又摩的感觉却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童健老师探讨。我们知道,攻球技术是各种类型打法、各种层次选手所必备的得分手段,其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应用范围广。它是进攻型选手的主要技术,更是衡量打球者实力和风格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 外野手的条件 1.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力)通过训练是可以获得的。 2.击球:很强的攻击力。 3.速度:全队跑速最快的几个。 4.判断力;只要球被击出,便知球的落点在何处,以最短距离跑去接球。 5.传球能力:能知向何处传球,传的球要准、快、远,会大摆动传球也会小摆动传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