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线段的长为定值 例1 如图1,AB为⊙O1、⊙O2的公共弦,由⊙O2上任一点P引PA、PB交⊙O1于Q、R,求证:QR的长为定值.  相似文献   

2.
赛题研究     
题目如图1,⊙O1、⊙O2在⊙O内滚动且始终保持与⊙O内切,切点分别为P、Q,MN是⊙O1和⊙O2的外公切线.已知⊙O1、⊙O2、⊙O的半径分别为r1、r2、R.求证:MN2/PQ2为定值.  相似文献   

3.
61.如图,O是△ABC内任一点,直线AO、BO、CO分别交BC、CA、AB于D、E、F,AO、BO、CO分别交EF、FD、DE于G、H、I.问OGAG OBHH OCII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为定值,说明理由.(湖南省长沙市十五中410007厉倩提供)62.如图,⊙O1与⊙O外切于P,⊙O2与⊙O内切于Q,MN是⊙O1与⊙O2的内公切线.若⊙O1、⊙O2、⊙O的半径分别为r1、r2、R,求证:MPQN22=(R r1)R(2R-r2).(江苏如皋市教师进修学校226500徐道提供)63.已知a>0,b>0,2≥λ>0,求证:#a aλb$ #b bλa$≤AB CEDF GHOIOQO1PO2NM两相交构成△C1C2C3,使△…  相似文献   

4.
一、几何定值的意义什么叫做几何定值呢?先从一个具体例子谈起。例已知定⊙O(R)及一定点A,过A点任作直线交⊙O于B、C两点,试证:AB·AC为定值。在这里,因⊙O(r)及A点均一定,所以r和  相似文献   

5.
初中《几何》第三册第144页例4:已知⊙O1与⊙O2相切于点A,CB是⊙O1与⊙O2的公切线,切点是C、B.求证:AB⊥AC。  相似文献   

6.
初三《几何》第三册课本中有个题:MN是⊙O的切线,CD是⊙O的直径,求证:点C、D与MN的距离和等于⊙O的直径.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图1,已知⊙O1和⊙O2外切于点P,AB是⊙O1和⊙O2公切线,A、B是切点,求证:PA上PB(人教版<几何>第三册p.129例4).  相似文献   

8.
刘才华 《数学教学》2010,(12):46-48,3
806.如图1,已知PA切⊙O于A,AH⊥PO于H,任作割线PBC交⊙O于点B、C,求证:HC-HB/BC为定值。  相似文献   

9.
<正> 对以圆为载体的几何问题,常用以下方法作辅助线: 一、过某些特殊点作园的直径、半径、弦例1 如图1,⊙O的半径为R,以⊙O上的点A为圆心,r(r相似文献   

10.
题目: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人教版《几何》第三册P109)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几何》第三册P144-145介绍的例4是:如图1,⊙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AC.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几何第三册p.144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已知:如图1,⊙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 求证:AB⊥AC.  相似文献   

13.
原题 如图1,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DE垂直AC,垂足为E.求证:DE是⊙O的切线.(初中几何第三册P115第4题)  相似文献   

14.
问题1.过⊙O直径AB的两端点作⊙O的切线AD,BC.在⊙O上任取一点E,过E作⊙O的另一条切线交AD于D,交BC于C. 求证:(1)以CD为直径的圆与AB相切; (2)AD·BC为定值. 这是一道常见题. 在问题1中,让A,B两点发生变化,可得: 问题2.A,B为⊙O的一条直径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且AO=OB.过A,B两点  相似文献   

15.
学习平面几何,如果能积累一些重要的、常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们的有关性质,对开拓解题思路,提高证题技巧是大有益处的.初中几何(人教版)第三册有这样一道题:题目如图1,⊙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AC.证明过点A作⊙O1和⊙O2的内公切线交BC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切点三角形呢,我们来看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129页例4:如图1,⊙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AC. 这里的△ABC习惯上称为切点三角形.切点三  相似文献   

17.
罗建宇 《湖南教育》2006,(12):17-17
问题:⊙O1、⊙O2内切于P,⊙O1的弦AB切⊙O2于C,设⊙O1、⊙O2的半径分别为R、r,求证:AC^2/AP^2=R-r/R。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1题是一道非常灵活的几何证明题,题目是: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BC切⊙O于B点,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该题求证直线与圆相切,在初三教材中,证明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定理只有一个,即“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所以;连结辅助线OD是判定切线的必要题设条件。  相似文献   

19.
习题(仅就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第117页B组第2题) 已知如图1,OA和OB是⊙O的半径,并且OA⊥OB,P是OA上任一点,BP的延长线交⊙O于Q,过Q点作⊙O的切线交OA的延长线于R.求证:RP=RQ.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探求一题多解,就会使他们对各部分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开阔思路,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熟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下面以初中几何第二册复习题五第23题为例,探求它的多种解法。该题是:两圆相交于A和B,经过交点B的任一直线和两圆分别相交于点C和D,求证AC:AD为定值。设两圆的圆心分别为O,O′,直径分别为d,d′。连结AB,AO,AO′。证一延长AO、AO′分别交⊙O、⊙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