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家庭教育》2005,(7B):7-7
孩子对玩具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喜新厌旧”,这是因为孩子有天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已有的东西不爱惜,不感到新鲜,而对没玩过、没见过的东西则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怎样让宝宝既喜新又不厌旧呢?  相似文献   

2.
我的孩子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不爱惜东西,比如总丢文具。有一次开家长会时,老师说:“有些同学不爱惜学习用具,掉在地上都不捡。到放学整理卫生时,能扫出不少。这种行为不好,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我教育过孩子,但效果不大。近来,他上学连书和本也丢了。过了几天,他告诉我,本子又找到了,问他放到哪里了,怎么又找到了?他说  相似文献   

3.
佚名 《科技文萃》2005,(12):169
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这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相似文献   

4.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从小培养幼儿养成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好习惯——吃"光"自己"盘"里的东西,向浪费说不,以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尊重劳动。学龄前幼儿家庭都希望孩子营养好、身体棒,在吃得好的同时,也要从小养成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好习惯——吃"光"自己"盘"里的东西,向浪费说不,以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本文从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意识和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幼儿节约粮食的习惯和践行爱国节粮的课程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05,(10):7-7
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这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相似文献   

6.
《学习之友》2009,(1):62-62
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这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一个孩子很任性,动不动就以摔东西来表示自己的“抗议”。一天因为妈妈没给他买他想要吃的,就把一件新玩具摔坏了,把一本书撕烂了。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小孩大都粗枝大叶,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文具,丢了东西也不知道去找。这样一个星期下来,讲桌上就有了一大把的铅笔,十几块橡皮,我多次举着这些东西问是谁的,孩子们都没有反应。针对这种现象,根据学前班孩子的特点,我精心制作了一个漂亮的小纸盒,并且将周围用孩子们喜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小孩大都粗枝大叶,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文具,丢了东西也不知道去找。这样一个星期下来,讲桌上就有了一大把的铅笔,十几块橡皮,我多次举着这些东西问是谁的,孩子们都没有反应。针对这种现象,根据学前班孩子的特点,我精心制作了一个漂亮的小纸盒,并且将周围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片加以装饰。  相似文献   

9.
双双的脚步     
小孩子看见玩的东西总是要;他不懂得成人的“欲不可纵”那些条例,“见可欲”就老实不客气要拿到手,否则就得哭,就得闹。父母们为爱惜几个铜子几毛钱起见,常常有一手牵着孩子,只作没看见地走过玩具铺子的事情;在意思里还盼望有一位魔法师暗地里张起一把无形的伞,把孩子的眼光挡住了。魔法师既没有,无形的伞尤其渺茫,于是泥马纸虎以及小喇叭小桌椅等等终于到了孩子的手里了。  相似文献   

10.
余姚读者彭莉来电问:“我的孩子不知爱惜粮食,肉包子刚咬一口,就丢下又去抓炸鸡翅;家里崭新的书桌,上面被他用钢笔和铅笔刀划出了一道道的痕迹。在家里这样,在学校也是这样,课桌被他用铅笔刀挖出了一个个小坑,老师批评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他是模拟月球表面。请问,我该怎样让孩子增强爱惜物品及节俭的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买电子表     
怎样纠正孩子不爱惜东西的坏习惯?东方明家长的做法是“不让孩子轻易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怎样让孩子改正坏习性?牛玉兰家长的做法是利用孩子特别相信科学的心理,因势利导。家教的大道理,也许每个家长都懂,但家教也是一门艺术,在具体问题上,要讲究一些技巧方法。“教子有方”栏目将与广大家长一起讨论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广大家长来信来稿,谈谈自己的教子一得。  相似文献   

12.
1.吃东西时的好习惯()吃东西之前洗手,不挑食;嘴里有食物,不说话;爱惜粮食,不浪费食物。2.刷牙要讲方法()选择软毛牙刷,牙刷柄保持平衡;左右来回慢慢刷,由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的小朋友不懂礼貌,不会用“请”“谢谢”等礼貌语言:有的不知道爱惜粮食,吃东西挑三拣四;有的娇横过分,张口就骂,动手就打。即使这些孩子智商超人,可长大以后,对他人、对社会又有多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一、懒惰的表现状态1.行为上的懒惰:懒惰的孩子非常好辨认,因为懒惰的行为很典型,我们经常会听到"你怎么又没有完成作业?""你的作业怎么写的,乱七八糟的。""这个孩子太懒了,连自己的书包都不会收拾"等等,懒惰让孩子们产生了依赖和拖拉的现象,做事情磨磨蹭蹭,经常不写作业,或者记不清楚作业留的是什么,对于自己的穿着和自己的东西也经常是一塌糊涂,自己的东西从不爱惜,经常丢三落四的,并且也不以为然。懒惰的孩  相似文献   

15.
首先是家庭因素。独生子女在家里无法建立伙伴关系,容易产生自私、不爱惜东西、不关心他人等不良习惯,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而养成孤僻、胆怯、内向的性格。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切实际地给孩子加压,在教育上有意无意地向智力方面倾斜,忽视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生活上包办代替,过分照顾,过分保护,剥夺孩子经风雨、见世面、锻炼意志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发展。其次是幼儿园因素。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  相似文献   

16.
正芬兰人做事的原则是不侵犯别人的利益,这种意识是从上学开始就培养的。比如在家里,大人要进孩子的房间,要得到孩子的同意;要翻孩子房间里的东西,也要得到孩子的同意。反过来,孩子也被要求,不随意翻家长的东西,跟家长要东西也总是要先问可不可以拿,得到同意后  相似文献   

17.
贪玩是优点,把孩子放出笼子我在常州市安厦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任工程师,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商务秘书。婚后第二年,我们的儿子徐奥出生了。孩子3岁的一天,我给他买了几件智力玩具。一转眼的工夫,他把所有的玩具全拆得七零八乱。还在一边“咯咯”直笑。我板着脸严厉训斥他:“你怎么不爱惜东西!”  相似文献   

18.
人这样成长     
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争论反抗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忧虑害怕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怜悯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哀自怨一个孩子在充满嫉妒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贪得无厌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觉有罪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接受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这个世界一个孩子在充满分享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慷慨一个孩子在充满公正诚实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破碎的花瓶     
一个小男孩在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花瓶,母亲慈祥又不失威严地说:“以后一定要注意爱惜东西。这一回,你该仔细看看这个碎了的花瓶,试试从中弄懂点什么东西吧。”于是,孩子将花瓶的碎片收集起来。虽然这次他并没能从中弄明白任何东西,但他记住了母亲的嘱咐。若干年后,他在做实验的时候又打碎了一个花瓶,他没有忘记将花瓶的碎片收集起来,并且饶有兴趣地把碎瓷片按大小排列并——称出它们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今年的“六一”很不寻常,除了上午安排的“六一”庆祝活动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