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中国编辑》2007,(3):65-67
为响应新闻出版总署将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的号召,2007年4月13日,中国编辑学会编辑规范专业委员会(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了编辑规范学术讨论会。会议由筹委会主任熊国祯主持,筹委会成员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中华医学会期刊社、编辑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到会。  相似文献   

2.
作为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4月27日下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聚焦“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主题,倡导“深入文化层面,把握历史高度,开拓宽广视野,服务广大人民”的编辑精神。论坛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3.
黎炜 《中国编辑》2006,(6):92-92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于10月12—13日在湖北武昌召开。会议由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委员会(筹)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承办。来自全国科技出版社约60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实习记者杨嘉)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于11月16日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主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作了题为“更加自觉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出版支持”的主题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总编辑朱象清、总编辑沈元勤,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邹学英,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鹏,金盾出版社总编辑郭德征分别结合本社工作特点与创新体会作了题目为“策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职责”、“科…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召开《中国编辑》工作研讨会表示赞赏。说到高教社与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编辑》的关系,我的印象是“三个非常”,即:对编辑理论建设非常重视,对编辑学会的工作非常支持,对办好《中国编辑》杂志非常尽心。高教社把办好《中国编辑》看成不仅是对全国编辑学科建设的贡献,而且是实现本社“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这就把认识提到了战略高度。接受《中国编辑》出版任务以后,社领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配备了精干的编辑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今天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共同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兆头,  相似文献   

6.
《中国编辑》2007,(1):92-95
200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编辑》杂志编委会2006年度工作会议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会议由《中国编辑》杂志主编张增顺主持。来自京、津、汉等地的二十几位顾问、编委出席了会议。桂晓风同志代表中国编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宣布了杂志顾问和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介绍了高教社接办《中国编辑》杂志一年来的做法和对进一步办好刊物的要求。《中国编辑》杂志副主编郑惠坚、编辑部副主任陈虹汇报了一年来的办刊工作情况及今后的打算。与会顾问、编委就办好《中国编辑》杂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下面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7.
2007年初,中国编辑学会组织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语文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和新浪网站等36家单位联合发出《致全国编辑工作者的倡议书》,提出“我们要从编辑工作入手,全面、严格执行编辑工作的法律规范、语言规范、逻辑规范、知识规范和专业规范,确保出版物质量的提高”,“其中,党和国家文献、中小学教材、辞书、工具书等重点出版物要力争零差错”。  相似文献   

8.
竹影 《中国编辑》2008,(3):16-18
2008年4月2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承办的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是首次在中国编辑学会领导下由国内知名出版传媒集团和本刊联合创办的大型理论研讨会。论坛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暨编辑实践、编辑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0.
“编辑”一词古已有之。由最初“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发展到今天,涵括了选题、组稿、编选、发行全过程,编辑的工作范围由单一的文案工作,前后延伸,覆盖了图书出版全部流程。编辑职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笔者认为,编辑职能的丰富与延伸,同时带来了编辑力量的多点分散,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编辑效果。只有打破分散,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整合,才能求得编辑工作最优化。而这需要在体制上完成从编辑到策划到出版人的转变。一、“编辑”的起源与流变“编辑”一词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已经有“编”字,指串联龟册或简册的绳子;“辑”字本义为和协…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中国,报纸编辑理念经历了由“综合编辑”到“精益编辑”,再到“大众化编辑”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2.
新年寄语     
《中国编辑》2006,(1):10-15
2005年1 2月23日,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了《中国编辑》2006年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果,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桂晓风,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中国编辑学会秘书长程绍沛,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于国华,中国青年出版社原副总编阙道隆,清华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蔡鸿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副总编王德有,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李新社,人民出版社总编室主任陈鹏鸣,  相似文献   

13.
编辑改稿即编辑工作者对其操作客体——待传播“稿件”的编辑加工。它是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曾被称为编辑“六艺”之一,然而自编辑学科在我国创立以来,林林总总的相关论著几乎无一不涉及“改稿”却无一论及其规律。凌虚、松秀两位先生在《中国编辑》2003年第3期撰  相似文献   

14.
青年编辑与跨世纪出版战略──访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孙琇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新世纪的大门已经遥遥在望,在全国出版界实现“阶段性转移”和制订“九五出版规划”之际,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研究委员会于1995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2月23日,中国编辑学会电子网络专业委员会(筹)部分在京常务委员单位和数字出版先行单位工作交流会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会上讨论了数字出版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标准规范问题。与会者普遍认为,发展数字出版,标准规范要先行。数字内容的编辑工作是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最前端工作,更要及早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过去有人告诉我,编辑就那么回事。“一把剪刀一杆尺,一瓶浆糊一只笔”,圈圈画画,修修改改,抄抄誊誊,粘粘贴贴,为人作嫁的“无名英雄”,好为人师的区区角色。可现在,当我自己在“编辑”这个位置上呆了300多个日子后,我才强烈感受到:编辑并不就是那么回事。他是一个“活导体”,凭借着一种立体意识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联接着群众和传播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编辑的这种立体意识是由编辑的特殊位  相似文献   

17.
一、报名培训班定于2015年6月8—16日在北京举办,地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培训对象为参加编辑工作1年以上并参加过岗前系统培训的编辑人员或从事编辑工作两年以上并具有一定选题工作经历的人员。请各出版社于5月30日前将参加培训班学习的学员名单回  相似文献   

18.
日本出版人提出“编辑力”的概念,认为成熟的编辑应该是具有“完整人格”和非凡能力的人;不具备“编辑力”很难做好编辑工作.从中国近现代出版人的出版理念和实践中,可以提炼出有意义的、体现“编辑力”的精神.这种出版精神,对于编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现正在被细化为两部分:策划编辑和文案编辑,甚至还“异化”出一个“营销发行编辑”.本文只谈策划编辑和文案编辑两部分,而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是“双肩挑”.本文不涉及文案编辑与策划编辑如何界定工作内涵、如何做到无缝对接. 将编辑工作细化为策划、文案两部分,是基于以下两点认识:一是作者交来的稿子是“齐、清、定[J]”.二是每个人的兴趣、特长、能力、工作阅历、人脉等不同,为了充分调动编辑的工作热情及潜能,根据人尽其才的想法,让沟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市场意识强的编辑到策划编辑(以下简称“策划”)的岗位上;让坐得住、质量意识强、文字功底好的编辑到文案编辑(以下简称“文案”)的岗位上,并建立一定的转岗机制、鼓励相互流转.  相似文献   

20.
感悟与体会     
本人从事编辑工作十几年 ,出书百余种 ,于“摸、爬、滚、打”中对编辑工作由轻视到重视 ,由自负到如履薄冰 ,可谓成功与失败共存 ,欣喜与苦辣同在。如今反思走过的编辑道路 ,感悟颇多。一、找准自己的出书方向作为一个理工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 ,组什么稿、出什么书 ,似乎是既简单又明确的问题 ,事实却非如此。在前十几年的社会与经济的改革大潮中 ,出版业也是潮起潮落 ,气象万千。编辑作为大潮中的一分子 ,为了求生存、创效益 ,很容易产生浮躁心理 ,于是追热点、赶时尚、打“擦边球” ,忙得不亦乐乎。结果是多数人两手空空 ,即使得到一些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