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瑛  陈力峰 《新闻前哨》2008,(11):26-27
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可以作为一个审视美国媒介与政治之间功能性依赖的窗口。本文考察了美国大选中对阵双方采取的各种政治传播策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阵营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阵营利用“软宣传”的方式,在媒体上使出了各种招数,以形成时自己有利的舆论环境和竞选氛围,这成为当下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个案。  相似文献   

2.
杨欣 《声屏世界》2009,(2):28-29
2008年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而落下帷幕。在此届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的个人魅力、执政理念在新媒体的传播下征服了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纽约时报》发表的分析文章称,网络等新媒体对2008年美国大选产生很大影响,在此影响下,选民获取政治新闻的途径发生巨大改变。在长达2年的竞选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选举,是以候选人个人为主进行的,整个选举的候选人提名、宣传、竞选基本上是候选人在搭台唱戏,选举的经费也基本上靠候选人自己四处找钱、化缘。联邦政府不管选举,州和地方政府只是在选民登记和投票中做些组织工作,政党在选举中也只是起辅助和次要作用。这样的选举,怎样防止黑金横流、乱象环生?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美国软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政治效应也日渐增强。美国软新闻节目已经成为美国中期和总统选举候选人竞选的重要宣传阵地。对美国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也随之成为美国传播学及政治学界一个刚刚兴起的热点课题。美国学者开始定量研究美国软新闻节目是如何影响观众对美国政治候选人的评价和选民投票行为的。本文在综述目前美国学术界对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来此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政治仪式中的媒介权力--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竞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琦 《现代传播》2001,(1):52-55
大众传媒与美国总统选举密不可分.美国的总统竞选运动成为一种媒体策划下的"仪式"和"表演".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表现为关于竞选过程的消息大部分来自媒体;在形成选民对候选人的印象上有着巨大影响力;媒体新闻报道的方式有助于确定公众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从而影响公众对候选人的选择;媒体在投票日开展的离场民意测验对选民行为有一定影响.由于媒体在总统竞选中扮演的角色超越了它本来的功能,给竞选带来种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次美国中期选举,是对布什的一个公决。美国有句老话:“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特别是议会选举,选民选的是具体的候选人,要看这个候选人是否能表达本地方的利益。但是,这次选举,大家根据全国政治站队,选民谈论的是选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而不在乎某个候选人。乃至几位在地方上很具人气的共和党议员,因为和布什在伊战上立场太近被选了下来。美国的选民终于明白,选布什当.总统是个错误。但总统任期四年,大家无能为力,只好选布什的对手占领国会,使之无法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3月5日我们来决定"让我们来决定",用这句话来作为全美各地西班牙裔选民的2012总统选举口号是再合适不过了。在2012年大选中,近10%的选民是西班牙裔,人数比上次总统大选增加了26%。对于共和、民主两党而言,想要赢得今年的总统选举,就必须在移民政策上给出新意,建立起和西班牙裔族群之间的良好互动联系。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展的议程 新闻媒介在集中公众注意力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这个作用超过了仅仅就公众议题设置议程。在1976年总统选举中,研究者将议程设置研究的领域扩展到其他主要政治因素——竞选者的形象和选民对竞选的兴趣(Weaver,Graber,McCombs,& Eyal,1981)。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媒介提高了参与者对政治的注意,特别是联系到扩展了的议程——如选民的兴趣——时,所得数据支持了议程设置理论。研究表明,在初选阶段经常使用电视追随政治情况的行为,对刺激选民在其后阶段提高对选举的兴趣,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议程包括确定政治候选人的议程。尽管大多数文献都是轶事性的,但其中相当多数都支持这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选中新媒介的初体验 美国总统大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秀。200多年前的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巡回演讲。进入新媒体时代,美国总统候选人纷纷跳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希拉里、麦凯恩等先后在网络上安营扎寨,总统候选人的角逐场从白宫新闻发布会、党代会、各州巡讲会、电视辩论现场延伸到了Web2.0、iPhone、SMS(手机短信)、电子游戏等新媒体上。  相似文献   

10.
冯艳 《网络传播》2010,(8):84-86
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博客的使用呈爆炸式增长,并在美国政治世界里生了根。从奥巴马的草根筹款到荣·保罗的“革命”,博主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公共派头鼓吹候选人。这种对社会媒体的参与让选民有机会影响和被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政治系统是建立在公众选择的基础上的,总统选举实行的是普选。那么一个候选人在竞选中的成功与否就依赖于他或她与大众联系交流的能力,政治家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把信息传播出去,以备选民选择,可以说选举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传播活动。虽然大众传播是选举中政治家们主要的传播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政治家们需要同选民接触,进行情感和智慧的交流,那么,此时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公众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选中新媒介的初体验美国总统大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秀。200多年前的美国大选,林肯只能坐着马车巡回演讲。进入新媒体时代,美国总统候选人纷纷跳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希拉里、麦  相似文献   

13.
钟新  汤璇 《国际新闻界》2016,(4):127-141
气候变化是近年来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议题之一,候选人对竞选议题的主张与应对是争取选民支持,实现竞选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以信源分析和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对《纽约时报》2008年、2012年及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涉及气候议题的共234篇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在大选期间,尽管共和党候选人在《纽约时报》的信源篇幅上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民主党候选人的"政策应对"中的宣传框架才是《纽约时报》的主流报道框架。在《纽约时报》大选报道的气候议题上,民主党实际上占据了较大的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1月18日,第58届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凭借304张选票击败了有着30年从政经验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入主白宫。但值得思考的是,在选举投票结果公布之前,无论是主流媒体报道还是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的获胜几率都远远高于特朗普。"美国日发行量100强的报纸当中,公开支持希拉里的报纸已达43家,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大报,支持特朗普的媒体几乎为零[1]。"然而,特朗普却出其不意地取得了大选最后的胜利,有人说没有新媒体就没有特朗普,可见,新媒体开始逐渐成为美国总统竞选取胜的助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探讨了电视问世以来,电视对美国现代政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本文作者认为,电视对美国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左右美国的选举;二是制约政府的政策。由于电视使候选人传播信息的舞台变了,电视成为公众第一位的政治信息来源;电视使选民选择的内容变了,候选人的“形象”成了竞选中的关键因素;电视使两党候选人提名的控制权变了,专业形象制造者逐渐代替了专业政客。因此,电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美国的选举。电视作为美国第二圈的政策制定者之一,通过两个方面对政府政策施力。影响:一是把政府尚处于制定过程中的政策提前公之于众,影响总统、国会议员、行政机构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决策;二是人为地把宣传重点集中在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上,以制造强大的公众舆论来迫使政府修改或重新制定政策。电视的兴起,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现代政治的形式、运转和稳定性。随着信息化趋势的加强,电视对现代政治的干预作用可能还会得到加强。但是,电视的介入不可能改变美国政治制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媒体从以报纸形式的单纯记事公告,经由二战时火热起来的电台时代,发展到如今的电视甚至网络,其宣传作用影响着每一个生存在世界中的个体,同时也越来越吸引着总统候选人的注意力。随着电视的普及,大众传媒日益成为候选人和选民之间的主要纽带,美国政治甚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11,(42):16-17
11月8日,北京市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在全市各个投票站进行,选举产生新一届的区县、乡镇人大代表。 本次换届选举,是北京市根据新修改的选举法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其政治意义非凡。(详情见本刊第38页报道《北京选举:让选民和候选人相互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8.
站在新千年的门槛,美国人似乎已经没有了意识形态上的深刻分野,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使选民们的政治热情下降,他们对政府的满意度非常高。下届总统的两位候选人都出身世家,政治倾向上是各自党内的中间派,让美国民众在两人中做出选择,确实有些难办。 与总统大选同期的国会改选同样难以估计,众议院共和党人努力维持他们自1954年以来最小的优势:仅仅比民主党多5席,在参议院,民主党只要净增4席就可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美国总统的大选年。对于美国人而言,这是他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而言,在相当程度上也会是他们关注的国际新闻的重头戏。同以往历届美国总统大选不同,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各区县选举委员会都出台了具体规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改变了以往“见榜不见人”的现象,使选民对代表候选人有更多、更直观的了解。以便在投票时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