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方方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大都以女性悲剧为主,本文以她的小说《水随天去》中三个主要人物天美、水下、三霸各自的悲剧命运为主线,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争议,女性在性爱与世俗伦理道德之间的抉择,方方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情感困惑的思考,揭露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方方小说里的主人公多为女性,男性在作品中只是构成女性命运的因素之一。他们或自私冷漠,或隐身缺席,或退居幕后,虽然方方对男性着墨远少于女性,但男性无形中却充当着男权文化的帮凶,对女性命运进行操纵。文章通过分析方方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揭示女性遭受生存与精神压迫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3.
严格意义上说,方方并不是一位代表性的乡土作家。但是,新世纪以来,方方集中笔力,重点关注乡村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以冷静的笔调、理性的语言,在一个个现代弑夫故事中剖析当下乡村女性的悲剧命运。《水随天去》是这样,《奔跑的火光》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20世纪女性文学的误区入手,通过与男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作比较,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王安忆、方方、迟子建三位女作家描写乡村女性的作品。她们同时对当代底层妇女“苦难”命运进行书写,表现了乡村女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格、心灵及命运的嬗变。王安忆从存在主义的哲学层次,表现乡村女性对自我命运选择的自觉;方方从身体伦理学的角度,反映出乡村女性反抗的自觉;而迟子建则从审美伦理学的角度,提升底层人民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底层妇女审美的自觉。由此论述这些作品对女性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方方早期的小说格调明快,展现了青年人伴随着时代车轮运行的心路历程.自<风景>始,方方就将目光转向了城市平民,描写了世俗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同时将笔触伸入到知识分子阶层,集中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人格,剖析了商品经济大潮下知识分子的尴尬心态和边缘位置.进入21世纪,方方又将艺术的视角转向了社会弱势群体--农村女性,对她们的生存状态及命运进行了书写.  相似文献   

6.
《万箭穿心》以武汉市井为生活背景,讲述了一个底层人物李宝莉跌宕起伏的一生,笼罩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本文通过对她悲剧命运外在因素与个人局限的探源,分析方方探求女性命运由寻求外围突破到实现自身突围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方方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女作家,她继承了“五四”女作家的传统,对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有着格外的关注,执著地为女性解放探寻新路。在《暗示》、《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奔跑的火光》等一系列作品中,她以不同于男性的女性视角,倾情于当代社会转型时期“那些在芸芸众生中默默地生死的女性的状态”,展现了她们的困惑与挣扎,写出了生活的艰难与悲剧宿命,以殷殷的女性情怀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8.
方方近期的作品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生活中女性严酷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存于其间的女性心灵深处的困惑、痛苦与挣扎,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从侧面反映了男权社会重压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9.
方方近期的作品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生活中女性严酷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存于其间的女性心灵深处的困惑、痛苦与挣扎,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从侧面反映了男权社会重压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方方小说的创作题材广泛多样,但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平民生活、爱情生活、城市怪相、警察故事、知识分子家族命运等几个方面。近年来,方方女性题材的创作倾向愈发明朗,逐渐成为作家一种自觉的创作追求。在这类作品中,作家深刻地表现了当下女性艰难的生存处境以及女性内心深处的迷惘、困惑与挣扎。作家向我们展示了自在与自为两种女性的生命形式,并表现出女性对于心灵的精神家园的渴望与追寻。  相似文献   

11.
人物的生存状态是方方小说创作的一大题材内容。方方笔下人物出现了两种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的论述揭示了方方小说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命运,由命运的解读笼罩了小说人物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暗示》是方方第一部以女性作家“天生敏感细腻的情怀”关怀和烛照女性“精神黑洞”的女性主义小说。小说通过讲述女性难以走出历史宿命的故事,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批评文本。方方以其作品寻找女性精神生存的自由天空,也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天空。《暗示》使方方向女性主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方方的创作有明显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34-137
《风筝误》是清代剧作家李渔的代表作,其风趣幽默的剧情使得它问世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剧情又贴近现实生活,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而且它的结构也很严谨,脉络非常清晰。《风筝误》不仅通过完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与命运,而且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与世态的炎凉。文章从利益纠缠的婚姻,女性的命运,仕宦的险恶以及人物命运的对比几方面来体现当时的炎凉世情以及人生百态。  相似文献   

14.
方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许多作品,性别意识越来越强,她开始关注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并表现了深刻独到的见解与领悟。作品中描写了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虽然这些女性没有选择逆来顺受,没有选择隐忍承受,而是奋力反抗、自救,可结果却无一例外地以失败而告终,甚至使自己陷入了更加不幸的深渊而无法自拔,从而使悲剧更加地成为悲剧。  相似文献   

15.
齐慧爽 《文教资料》2009,(17):19-20
方方在小说《出门寻死》中,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都市中下层的中年女性何汉晴由于生活压抑出门寻死,却因为对亲人的牵挂和羁绊,又回到了“一地鸡毛”的生活现场。本文从人生的视角来思索像何汉晴这样的普通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经刊出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题材本身的现实性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作者以冷静凝练的笔触讲述了不断与命运抗争,最终却归于失败的山里娃涂自强的故事,是继《风景》之后,作家方方所呈现的另一道关于命运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赵玲  李鸽 《现代语文》2007,(1):70-71
中国当代作家方方的《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站在生存哲学的高度,演绎了一位当代知识女性的悲剧,显现出作家对现代人的命运与前途的严肃思考,传达出对人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以男权文化为主导的中国社会中,女性一贯是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这种文化浸润入女性骨髓的结果之一,就是女性从内心自觉地对自身在精神上的压抑与苛刻.方方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知识女性正是以"隐忍"和"坚忍"(儒家传统文化中公认的女性美德)的精神意志造成了自身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9.
方方小说《万箭穿心》书写了女主人公李宝莉心酸、坎坷、历尽磨难的一生,她的悲剧命运令我们同情,但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思索与启示。文章通过对《万箭穿心》的解读,从女性关于婚姻的选择、态度、家庭关系的经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作品带给女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方方作为"汉味"小说的杰出代表,在展示汉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表达了自己深重的悲剧意识。作品中人物生存处境的艰难以及最终"被遗忘"的结局奠定了强有力的悲剧基调,人物悲剧的命运也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另外,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方方在作品中展现了对荒诞世界和人世的思考,表现出人在"地狱"中存活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