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几年,我曾在一篇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抄写5个生字,每字10遍。这样的作业显然并不算多,也并不难,但对不少学生无疑是负担——因为这样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使他们‘心累’!相反,如果我们让学生走向社会,让他们就大街上的错别字、生造词进行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这样的作业所花的时间远远比单纯的抄生难字词要多,但学生显然更愿意去做,因为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1.增加了小学生的心理负担。老师要求学生的作业让家长签字,这无形中给学生心理上增加了负担。不少学生从接到老师布置的作业起,乃至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心里时时惦记着这件事情,总是担忧作业忘了签字会被老师批评甚至被罚,有一种紧张、畏惧和压抑感。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做作业时,马马虎虎,草草了之,遇到难题也不去认真独立思考,做完作业后更不去检查验算,认为反正有家长帮助检查签字。这样会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褚远辉 《云南教育》2001,(19):10-11
“减负”主要是针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言的而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或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数量多、难度大并且在作业本身的质量和要求上存在着许多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因此科学地设计学生的作业是当前“减负”的一个关键。我们认为下面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减负”。一、分层作业分层作业是与统一要求的作业相对立的一种作业类型。过去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往往是“一刀切”即对全班学生提出统一的作业要求规定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样数量和同等难度的作…  相似文献   

4.
赵存铭 《成才之路》2020,(7):110-111
高中数学教学不能忽视作业的作用,要改变作业布置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优化作业设计。文章阐述高中数学作业的教学意义,分析作业的有效性体现,并重点论述作业布置的多样性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日益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以及作为其表现形式的考试成绩,而且还构成了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好成绩,就是好素质。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当中,仍然存在着一种误区,即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升学率,老师和家长经常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让他们反复做各种练习,以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而不是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从而大大加重了学习负担,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学生们学习需要灵活机动的学习方法,需要老师和家长…  相似文献   

6.
有人曾说过:有时学生的负担感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作业难而造成的身心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负担。学生不喜欢写唯一答案的作业,更不喜欢带有“罚”性质的作业。因而,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语文的开放性作业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一天,一位小学生对我说道:“我们老师好不公平哦!”我问道:“为什么呢?”孩子说:“我们老师罚这次成绩考得较差的同学去扫地,他们本来就没有学习好,扫了地就更没有时间去复习了啊,还怎么学习得好呢!”在我们老师看来,通过惩罚来教育学生是再正确而平常不过的了。但是幼小的学生心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师生心理的巨大反差怎能不使我们的教育结果低效,甚至是适得其反呢?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就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生怕做,不光因为大量的作业占去了他们有限的课余时间,更因为语文作业的索然无趣。不做就更怕,因为作业上交不了就难免招致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而“布置作业难,批改作业烦”也是语文老师们的一块心  相似文献   

9.
新书评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曾经指出;“今天的教育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在日益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以及作为其表现形式的考试成绩,而且还构成了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好成绩,就是好素质。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当中,仍然存在着一种误区,即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升学率,老师和家长经常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让他们反复做各种练习,以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而不是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从而大大加重了学习负担,以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学生们需要灵活机动的学习方法,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当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家长需要在  相似文献   

10.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常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我们许多老师的潜意识里仍残留着一个“固执”的观念:认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少犯错误或者是不犯错误,把“错误”当成学生学习的“可恶敌人”。甚至有些老师因学生数学作业做错了,还罚抄作业5遍、10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错了而遭斥责的现象不绝于耳。这种不允许学生犯错的观念与做法,会导致学生对错误极力回避的心态,会扼杀学生好奇、求知的天性,也会使他们形成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害怕困难的不良学习品质,甚至会影响他们健康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一、常规作业:换一张脸出现常规作业是指老师们一般都会布置的、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作业,如制定学习计划、课前演讲、每周练笔、每周摘记等。因为常规,所以往往以老面孔出现,缺乏新鲜感,学生没有积极性。其实,常规作业更要重视布置的艺术,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心理、生活特点,善于“变脸”,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个人档案”,新瓶装旧酒。新学年伊始,老师们都忙着让学生写“自我介绍”、“学习计划”、“新学期打算”之类的东西。这样的作业学生年年写,写腻了,于是空话连篇。学生只求完成任务,随便应付,实际的效果当然…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对学生和老师而言就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生怕做.不光因为大量的作业占去了他们有限的课余时间.更因为语文作业的索然无趣。不做就更怕.因为作业上交不了就难免招致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而“布置作业难.批改作业烦”也是语文老师们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3.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检验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更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则会流于形式,甚至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那么,教师到底应该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14.
渴求“理解”是所有人的心理特点之一,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理想的中学生来说,需要别人的理解则显得尤为突出。在正常的学生生活当中,中学生们需要理解的内容往往比较典型。1.渴求理解他们的学习负担。相当一部分学校或班级虽说在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在其行动上却仍然舍不得抛弃应试教育的一套,学生的学习负担似减未减,整天都在为作业、考试而忙碌。在极其厌倦的情况下,学生们便出现了一系列的应付现象,一但如此,则往往会招来更大的压力,加倍的作业、更高的分数要求使学生抬不起头、直不起腰,此时的学生需求老师、需求家长…  相似文献   

15.
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要放学了,办公室里同班的老师在商议:今天抄什么?放学路上,学生们在议论:怎么又是抄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英语课外作业用一刀切的形式把机械地抄单词、词组甚至是抄写课文放在首要位置。这样做,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成为一台“机器”而处于学习的被动地值。这样的作业缺乏个性,缺乏层次,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综合能力的提高,布置作业图“量”不求“质”,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日减退。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敏捷, 如果老师的作业布置得机械、老套,是很难激发学生完成的欲望的,甚至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作业的形式应是活泼 多元化的,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乐此不疲的实践、探究、创新。近两年来, 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学生设计了一种综合性作业,命名为“刊物式笔记”,体现了学生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团结合作原则、趣味性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每星期完成一期“刊物式笔记”,每期的大体内容由老师规定。…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为切实贯彻以学生减负为核心的“双减”要求,教师需要认识到现有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本着优化调整的实际要求创新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压力。一、融合减负要求,削减低效作业教师需要优化调整现有作业设计,削减课后作业的数量,减轻学生所承受的课后学业负担。通过研究发现,在原有的数学作业设计中,部分作业存在习题同质化问题,即一些题目的构成极为相似,其多次布置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相关内容,从有效性角度来分析,这些题目的价值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些孩子,平时读书很少,提到背诗诵典就头疼。尽管老师要求他们备有“读书笔记本”、“采蜜本”,布置诸如读书,做笔记等一类的作业,但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只是变“摘抄”为“直抄”,翻开一本《好词、好句、好段》,按作业要求直抄。这样的动笔墨摘抄式阅读,对他们来说只能是负担、是压力,只会扼杀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0.
落实“减负”的初衷,是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减轻作业或学习上带来的心理负担。“减负”既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要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或心理负担,老师就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