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韬奋的文化观沈谦芳邹韬奋(1895—1944年)是位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知名人士。他自称“不想做什么大人物,不想做什么名人,但望竭其毕生的精力,奋勉淬砺”,在文化事业上对社会有所贡献o。邹韬奋的匡时济世主张、抗敌救国说论均植根于他所从事的文化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革命史上,进步知识分子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巨轮滚滚向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就是其杰出的代表。他所经历的道路正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而他为民主政治和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一直影响、激励着后人。50年代后期,穆欣的《邹韬奋》出版,标志着系统研究邹韬奋的开始。80年代初,复旦大学新闻系又编出《邹韬奋年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邹韬奋诞辰110周年。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出版家、政论家,杰出的新闻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思想和职业作风。即使在今天,他身体力行的“三贴近”作风对于当代传媒人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邹韬奋诞辰110周年。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出版家政论家,杰出的新闻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思想和良好的职业作风。即使在今天,他身体力行的“三贴近”作风对于当代传媒人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1995年11月5日,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出版家、政论家,著名的新闻记者邹韬奋诞辰100周年。邹韬奋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他在上海接受新式教育,完成了学业;他在上海开始了编辑、记者的生涯;他在上海建立了和谐、  相似文献   

6.
面孔     
邹韬奋:诞辰113周年 邹韬奋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初创时期的重要成员,是我国早期职业指导的重要提倡者、理论家和实践家。他1922年经由黄炎培介绍进中华职教社工作,担任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从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始,邹韬奋便对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倾注了大量心血与精力。他编译、撰写了大量关于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的著作,  相似文献   

7.
爱国志士、民主先锋——邹韬奋“爱国志土,民主先锋”。这是朱德同志为著名的政治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邹韬奋的题词。邹韬奋原名邹恩润,余江县沙塘村人,一八九五年出生于福州,一九二一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九二六年,接编《生活周刊》,以刊物作为阵地,同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他积极参加人民的抗日救国运动,坚决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热烈主张抗敌御侮;他积极募捐,并在沪西创设“生活伤兵  相似文献   

8.
邹韬奋论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李益生本栏编辑李益生邹韬奋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他的一生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典范。他早期曾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和宣传活动多年,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论...  相似文献   

9.
邹韬奋(原名恩润)1895年11月5日出生于福州市,祖籍江西余江县。其父邹国珍,虽然是福建省盐务局的一名官员,但一生清贫。其母是个“大家闺秀”,但在韬奋12岁时,却失去了母爱。幼年发奋读书邹韬奋5岁开始读书,先是在家塾,后人福州工业学校。他的父亲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实业救国的工程师,把他送到上海南洋公学,韬  相似文献   

10.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优秀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他的优秀编辑思想中的服务理念影响和激励着现在的编辑工作者。服务理念是邹韬奋报刊编辑思想的精华,阐述了邹韬奋服务民众、服务大目标的先进思想和具体表现形式,对现今的编辑出版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邹韬奋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杰出的新闻工作。他一生对新闻事业情有独钟,创办了6刊1报,在没有言论自由的黑暗年代他立足于大众立场,从实际出发,以推动化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作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他只有事业的热情,绝无个人的野心。新的社会制度赋予了邹韬奋先生为大众办报的思想以全新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贴近”报道原则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报刊编辑、出版家及新闻记者,同时也是杰出的评论家。他为《生活》周刊撰写了大量的"小言论",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邹韬奋的"小言论"富有思想性,反映了其启蒙主义思想和爱国热忱,折射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识见,语言生动形象,充满幽默感。邹韬奋的"小言论"对当今报刊编辑出版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邹韬奋的“读者中心观”是指导他个人进行编辑实践的原则。“大公无私”的高尚职业道德是其“读者中心观”的思想基石。他主张:要为读者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把读者利益放在首位;认真做好读者工作,热心为读者服务;善于倾听吸收读者意见。“读者中心观”是邹韬奋编辑出版思想的特色与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出版家,邹韬奋的新闻出版生涯究竟何时开始,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一来因为邹韬奋的活动时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二来又有大量的文字及实物资料留下。但是,有关论著对此仍有模糊认识,如《韬奋文集》之前所附《韬奋年谱》称: 1926年“十月间,韬奋接编‘生活’周刊,这是他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开始”。 [1]因为《韬奋文集》是国内第一部邹韬奋的文选,所以这一观点的影响颇大且深,许多相关论著都采用了此说。 [2]我们认为,这一说法与事实不符,大有澄清的必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邹韬奋新闻出版活动与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邹韬奋在新闻实践中的"三贴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重读有关邹韬奋先生的集,感触很多。笔认为,现在中央大力提倡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韬奋先生就在新闻实践中非常注意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韬奋先生是我国最早全方位地进行“三贴近”的楷模,他身体力行的“三贴近”作风,对于当代传媒人来说仍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在新闻编辑方面的成功经验历来为大家所重视,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许多大家都就此发表了许多论著,提出了不少高见。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此给予了分析,说明了邹韬奋为什么能创造出这么多有益的经验,为什么他的事业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邹韬奋18编辑生涯中,主编过7种报刊。严谨求精的编辑作风贯穿在他工作的全过程,为我国新闻编辑事业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邹韬奋  相似文献   

19.
名人趣名     
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按他自己的解释,“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以此自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邹韬奋对陈布雷和胡适的评价由肯定而否定的转变及其原因,揭示出邹韬奋的现代性独立人格和始终以民族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爱国主义信念,并在此基础提炼出邹韬奋的知识分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