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能否构建和谐新农村,乡风文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必须正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农民增收压力大、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困难,必须充分利用中央的惠农政策、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十五”期间的发展成果等有利条件,通农村经济工业化、农村建设城镇化、农业生产产业化、农村事务管理的民主化等措施建设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实现"乡风文明"关键。  相似文献   

3.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其中,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实现"乡风文明"关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新型农民刻不容缓。为此,必须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从业)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农村职业教育的意义入手,探讨农村职教面临的困境及困境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路线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体现.本文作者完全理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重要意义,完全赞成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完全赞成建设新农村规划的技术路线:即保证场地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的充满活力的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李建芳 《今日科苑》2007,(20):23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图伟业中,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文化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而广播电视是当前对农村最现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新农村建设需要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突破口,作为一项基础建设来抓。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工作新思路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工农差距,改变农村面貌,建设和谐新村的新举措、新展望、新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村科技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需求。农村科技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村科技人员要更新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农村科技工作要引领和支撑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对新农村的形象描述,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求。对应着这样的目标,在农业科技、农村发展、农民素质培养等方面挖掘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策略的提出,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指出,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另一方面,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倾斜,坚定了农村地方组织和广大干部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行动纲领。近几年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所以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2006年迈出有力一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道路上,9亿农民07年有哪些政策可期待呢?  相似文献   

14.
邓平胜 《科教文汇》2008,(32):213-214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要使乡风文明行之有效,应充分认识农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经济、文化建设,并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符合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张黎 《科教文汇》2007,(3S):68-6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实现,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支撑。农村学校应与当地村社互动合作,突出农村教育的综合功能,通过七个方面的举措带动农村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画的美好图景。与此同时,中央明确强调,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显而易见,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前不久,记者走村串户,在田埂地头,在宅前炕边,聆听到——8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6大热盼。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把我国的农村建设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需要财政的支持。乡镇财政体系的改革,是对乡镇财政进行改革,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村和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论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具有自然的情态和笃定的特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在促进乡风形成、增强农民素质、改变农村面貌、丰富农民生活、凝聚农村人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