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祁林 《新闻知识》2003,(11):49-51
一般认为,网络的应用能使得讯息生产不再处于少数人、垄断式的状态;因为在媒介中人们拥有充分的媒介接近权,他们可以自由地成为各式各样的“传播者”。尤其是网络中的BBS更是多元意见争鸣的“公共平台”。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网络中普通人没有不仅没有享有理想意义上的话语权,更有甚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变成了BBS上的沉默者,即主动放弃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本文由此认为,网络中仍存在着激烈的话语权争夺以及话语霸权。而在这场争夺中只有少数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媒介消费已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产品消费”,还包含了“形象消费”的内涵。而技术表征是影响媒介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网络媒介形象与传统媒介形象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价值和影响也不一样,针对网络媒介进行媒介形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两年的网络事件,对网络媒介形象的价值、网络媒介形象的指标评价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网络媒介形象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介是现代新闻传播学的最新形式,网络的技术特点使得传统的媒介形象产生了深层次的转变。本文以网络媒介的基本概念介绍作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介对媒介形象的影响。网络媒介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全新媒介形式,在即时性和不可控性特点的充分发挥中,对传统的媒介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分析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的媒介形象,对新闻传播的媒介形象时代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可以将社会中层出不穷的网络媒介行动看作是透视公共治理和社会秩序的一面镜子。本文将网络媒介行动中的话语权博弈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把各利益群体对话语权的争夺看作是网络媒介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政府与网民大众之间以及网民大众内部的话语权博弈过程进行分析,试图弄清潜藏在其中的"权力关系逻辑"和"组织动员逻辑"。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出现给媒介批评研究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路径,也给网络媒介批评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使媒介批评逐渐呈现一种让公众完全参与、媒介批评完全公开的局面,尤其是以微博为主的媒介新形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的生态。那究竟什么是网络媒介批评?简而言之,网络媒介批评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媒介批评,是网络诞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话语权释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话语权既包括话语权利也包括话语权力的内涵出发,分析网络话语权释放存在的公众不珍惜话语权、恶意利用话语权和公权力限制与干扰等问题,并提出了在网络规制、媒介素养和网络技术三方面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介话语权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赛男 《东南传播》2010,(10):45-47
媒介话语权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因而,在传播实践中,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组织、利益集团都在积极争夺对媒介话语权的控制,从而导致话语均衡的理想状态很难形成。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来自公权力与私权利的控制成为制约话语均衡的主导力量,媒介话语权也因此一度沦为"政府代言人"或"经济创收者"。为此,本文提出的重构媒介话语权仍以寻求话语均衡为目标,认为媒介话语权应该回归公共权利的本质,自觉地代表公众利益,为公众服务。也就是说,媒介话语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媒体、公众的公共意识的树立。事实上,媒介话语权均衡状态的建构不仅是大众传媒的进步,也是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网络阅读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的阅读行为依赖于阅读媒介的发展形态,阅读媒介是阅读行为存在的基础。网络媒介的发展促进了网络阅读的发展,网络阅读的现状与网络媒介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网络媒介的优势与劣势也决定了网络阅读的特点。网络阅读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曲线的发展模式,并最终形成与传统阅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峥 《今传媒》2010,18(10):144-145
网络时代让大学生享受着媒介技术变革带来的舒适,也给了他们更大的参与传播的权利,而这也意味着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责任。文章结合大学生在网络媒介"使用与满足"中特有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从参与者和生产者的角度加以扩展,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卢迪 《新闻爱好者》2012,(11):34-35
网络进入我国内地以来,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但是发展过快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信息真实性缺失、网络文本规范性差等。而网络媒介批评作为一种分析判断是非与得失的重要手段也快速成长起来。本文主要研究网络媒介批评的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希望对媒介批评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能够更系统以及规范地发展,也使网络媒介批评这种新闻活动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话语权在实时互动的新媒体环境中跨越式发展.新闻媒体的权利也进一步增强,它们不仅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公共领域大众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也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私人空间.当“媒介权利”正向“媒介权力”演变着的时候,新闻媒体对话语权究竟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以郭德纲事件为例,试从传播技术、媒介权利、媒介伦理和传播特点等方面,分析和说明新闻媒体对话语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进 《东南传播》2012,(12):5-7
网络媒介为政治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彰显了民主的潜能。但是,在看到网络媒介这种民主潜能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不仅存在着权力与商业的侵蚀、数字与技术的鸿沟,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主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潇  屈小顺 《新闻世界》2010,(7):208-209
在当今信息时代,接触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最频繁的媒介行为之一。但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令人堪忧,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大学生应具有的网络媒介素养以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彭华新 《现代传播》2015,37(2):73-77
伴随着中国政治文明进步和媒介环境发展,"网络反腐"成为一道媒介景观,同时也进入了不少研究者视野。但是,在媒介语境中,建设性的"反腐"理应涵括"网络反腐"与"新闻反腐"两种模式,形成平行的"媒介反腐"双轨结构,催化传统新闻与网络媒体的各自优势。在实践中,当今的"网络反腐"与"新闻反腐"生存空间各异,各自的技术劣根和媒介陋习等"原罪"制造了话语权争夺,降低"媒介反腐"效能,破坏政治文明进程。基于此,有必要祛除"媒介反腐"任何一端的话语霸权,加强法治规范,并使其反腐效能长效化和深远化,从而充分发挥"媒介反腐"的积极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一、网络舆论的定义及其形成 伴随着“第四媒介”网络的蓬勃兴起,网络舆论也渐成气候。在三大媒介充分发展之后,并没有单独的报纸舆论、广播舆论或者电视舆论的提法,而是将传统媒介的舆论通称为大众舆论、新闻舆论或者直接称为舆论。新闻界也被称为舆论界。直到网络兴起之后,网络舆论却作为独立的研究客体被提出来,原因在于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最大的不同,也是网络媒介最大的优势之一:交互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依照媒介生态学家波兹曼的观点,“媒介即认识论”、“媒介即隐喻”,网络媒介以其海量、互动、超时空性,构建起了新的传播秩序,将话语权交还到每一个普通民众手中。议程设置理论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介的发展重构了社会传播生态。在泛众传播语境下,作为共识性仪式的传统媒介事件让位于作为冲突性实践的网络公共事件,探索新的共识凝聚方式被提上议程。本文认为,网络公共事件的常态化并不代表共识基础的完全丧失,原本由传统媒介事件提供的仪式整合功能可以在公众一致性的话语实践中重新实现。为了实现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社会认同重构,应当从话语争夺、多方协作、培育"公共理性"等思路出发对公众展开话语引导。  相似文献   

18.
刘薇 《新闻爱好者》2011,(12):46-47
网络流行体主要由网络媒介、传统媒介和社会新闻事件触发,其发展与流变一般会经历“触发与显现——网络蹿红——传统媒介关注——磨蚀与淡出”等过程。网络流行体的传播具有时效性、高频性、动态性、交叉传播性和传播周期短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作为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允许个体进行自由的意见表达,如果说过去的网络社会是一个集体发声的时代,那么今天的网络媒介更突出表现为个体发声的表达平台。在这样一个自由话语权的时代,网络受众拥有积极而个性化的话语消费权,而自由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隐患。今天,我们在网络社会上该如何正确表达意见,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流行体主要由网络媒介、传统媒介和社会新闻事件触发,其发展与流变一般会经历"触发与显现——网络蹿红——传统媒介关注——磨蚀与淡出"等过程。网络流行体的传播具有时效性、高频性、动态性、交叉传播性和传播周期短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