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礼贤 《视听》2016,(7):8-9
民生新闻纪录化,指在民生新闻中运用纪录片手法进行创作。当前,纪录化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手法被越来越多运用到民生新闻中,成为民生新闻创作的一个新趋势。本文阐述在民生新闻中如何进行纪录化创作,从而有效提升民生新闻的真实性、社会性和艺术性,为民生新闻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尧弘 《今传媒》2013,(6):118-119
本文旨在探讨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与提升。近年来,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媒体提升新闻节目影响力和收视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论文以北京电视台的知名民生新闻栏目《特别关注》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民生新闻拓展空间、以及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同时,强调民生新闻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目特色,增加评论、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整合传播,多种形式寻求寻找民生新闻另类和谐的表达方式,来提升民生新闻的节目品质。  相似文献   

3.
趣味性作为新闻一个最基本的属性,也是提升新闻质量和培养新闻独特优势、提升新闻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民生新闻作为当前新闻报道中较多的新闻类型,提升民生新闻的趣味性是做好民生新闻的关键。而新闻趣味性也主要体现为新闻事件本身的趣味性和新闻报道形式的趣味性。但是如何准确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强化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近年来成为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党报如何把民生新闻做大做强,让民生新闻成主唱,这已成为摆在党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赵向阳 《今传媒》2010,(8):176-178
“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闻术语,起源于报纸。2001年创刊不久的《晶报》打出了“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宣传口号,第一次将“民生新闻”以新闻形态展示在新闻媒体上。而将“民生新闻”引上高潮的却是电视。  相似文献   

6.
徐一化 《新闻窗》2007,(2):46-47
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应该说,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党报民生新闻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党报民生新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生新闻的不断普及,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日益增多,受到了观众的关注与好评。在民生新闻的制作中,采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民生新闻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民生新闻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新闻采编经历,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业界同仁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似乎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占领各地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时段:一个接一个以“民生新闻”为口号的栏目登台亮相,在“民生新闻”的收视率神话下,一些“传统新闻”栏目也纷纷改变定位,向“民生新闻”转变。一句话:“民生新闻”热得发烫,几乎成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时代标杆和最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如今,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都无一例外地把办好民生新闻作为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的一个法宝。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了许多媒体谈论的一个焦点热门话题,许多城市电视台更是把办好民生新闻作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手段,办好民生新闻的重要性、必要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如此说来,是不是办民生新闻就一定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呢?其实不然,办民生新闻也要讲原则、讲规矩、讲策略、讲实效,真正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理念,惟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民生新闻办成观众想看、爱看、有品位、收视率高、社会经济效益俱佳的节目…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的民生意识、民生视角、眼睛向下的亲民色彩等,为新闻实践吹来一股清新之风.民生新闻所带来的新闻传播理念的变化形成一个新的"新闻叙事框架".从根本上来说,民生新闻体现了叙事观念的全新转变,即人性化与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媒体近年来日趋重视的一个新闻品种。 如今在报纸上,把民生新闻作为版口、栏目或专题的比比皆是。如上海新崛起的《新闻晨报》开设民生新闻版,被誉为中国晚报四小龙之一的《武汉晚报》在要闻之后即是民生新闻,《辽宁日报》将社会新闻细分四类,其中之一就是民生新闻,《新华日报》也辟有民生新闻版。有的新办报纸还将民生新闻作为主打新闻,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于2001年8月1日  相似文献   

12.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崔恩慧 《青年记者》2009,(16):37-38
1999年5月,福建电视台创办《现场》栏目,实质上已具电视民生新闻的雏形。2002年1月,中国第一个打出“民生新闻”招牌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横空出世。2008年1月,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正式更名为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民生频道诞生。这成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稳步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99~2009年是中国电视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其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曲折前进过程尤为引人注目。如今,站在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十年拐点处,电视民生新闻近期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15.
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是有一定的价值,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民生新闻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生问题,从而来反映民生的精神文化特质,因此有必要加强民生新闻的建设,开拓新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发展之路。电视民生新闻体现了大众的生活情况,详细地反映出大众的生活发展走向。当然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加以改正,制定出一些新的政策,使得民生新闻文化的发展更加顺利、长久。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它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通俗化的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所处环境等。民生新闻最初缘自社会新闻,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但在当今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民生”都是一个新闻富矿,有待媒体去发掘。尤其是晚报、都市报,应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方能突出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7.
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从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从电视媒体横跨平面媒体,党报的民生新闻的传播实践,对于其它传媒有着更强的示范作用。不可否认,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报道,还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活跃党报民生新闻报道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2002年南京零距离首开电视民生新闻先河之后,各地电视台纷纷办起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贴近性受到了受众的普遍欢迎。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民生新闻出现了格调低俗、内容肤浅、新闻娱乐化、冷漠化等不良倾向。民生新闻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新闻媒体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锦州电视台《新视点》栏目开办三年来,坚守社会责任,服务百姓生活,追求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位,获得观众的广泛赞誉,在实现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试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电视新闻业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呢?正如“新闻”定义的众说纷纭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还是形成了其基本的共识,比如电视民生新闻叙述的角度、叙述的方式,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等。本文试从这几方面着手,并结合电视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它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通俗化的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所处环境等。民生新闻缘自社会新闻,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但在当今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民生”都是一个新闻富矿,有待媒体去发掘。尤其是晚报、都市报,应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方能突出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