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旧事     
  相似文献   

2.
在电影版的《城南旧事》中,有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那就是由李叔同作词,英国人奥德维作曲的《骊歌》(又名《送别》)。它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风靡一时,是一首传唱度非常高的学堂乐歌。逸诗有《骊驹》篇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客人临去歌《骊驹》,后人因而将告别之歌称之为"骊歌"。  相似文献   

3.
求学旧事     
正回忆是有生命的,随着不惑之年的跨越而逐渐模糊。年少时代求学的很多旧事虽未忘却,却已失去了情感的热度,提及多是晴雨皆无的平静,让人难有提笔的冲动;反是那些不怎么光彩的尴尬事、局促事,想来比较有趣、有余味而获得了对抗时间的生命力,此时齐齐涌向心头,或化作会心一笑,抑或逗引出一声叹息。最开心的事—中学时抬包子我初中就读于老家松滋沙道观镇中。初三  相似文献   

4.
城南旧事     
小维 《现代语文》2005,(11):43-43
20世纪20年代,小女孩林英子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城,住在北京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个小院里。  相似文献   

5.
水巷旧事     
周海飞 《老年教育》2008,(12):44-44
自古以来,苏州就是一座著名的水城,城内水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水巷风情万种,给我们这些老苏州人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平江路上的中张家巷边,原本有一条不宽的小河,东西走向,一头连着平江河,一头穿过仓街通往相门。我上小学时,天天路经这小巷小河。  相似文献   

6.
汴梁旧事     
怀念汴京,多有三十年前旧事冲撞心扉,盖斯时政通人和士林优渥使人恋也。今先记二则,以飨读者,并寄游子菰鲈之思耳。一昔日汴梁书画商贾,多散集于曹门内至书店街。大者铺小者摊,毋需广告吹打即召八方俊彦之士。每于晨曦微露,粪车雷鸣之时,师院教授朱芳圃、孙海波、李白凤、孙作云诸先达,即匆匆来此徜徉钓钩,人谑呼之为“鱼鹰”。  相似文献   

7.
旧事新篇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北师大版。朱汉国主编)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课的内容。这节课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材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组成:谁点燃了“火药桶”、凡尔登“绞肉机”、人类的灾难。虽然教材编写得活泼而不失严谨,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8.
城南旧事     
诺米 《初中生》2011,(14):2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  相似文献   

9.
沙城旧事     
很怀念在沙城的那段日子。沙城是浙江省的一个小镇,我的父母在那儿工作,妹妹也在那里读书。我与他们已有好几年没有见面  相似文献   

10.
火柴厂旧事     
日子过得飞快。分针和秒针像剪刀的两片锋刃,咔嚓咔嚓地切割着生命。时针该是一把锉子吧,移动得慢而残酷。属于姥姥和姥爷的岁月,就是这样冷酷地被锉得粉碎。姥爷在花甲之年含着一块“寿”字蛋糕走了。如今,姥姥神志不清地躺在病榻上喊姥爷的名字,旁边守着她改嫁后的丈夫。骑车去医院看姥姥,尴尬地看她淌着眼泪和口水唠叨着姥爷。她的丈夫颤颤巍巍地擦拭着姥姥布满色斑的衰老的脸,木然地看不出一点神采。空气异常沉闷。“我姥姥她脑子不清楚了,您……可别在意。”我感到说话的义务,于是开口。  相似文献   

11.
城墙旧事     
老县城西边,有一段旧城墙,民间叫西大墙。据说这段城墙很有历史,是战国时代的遗物呢。没事的时候,我和伙伴们常常在这段旧城墙上爬上爬下追逐,或是钻来钻去捉迷藏。有一次,我们又在旧城墙上玩,来了一个老头儿,他站在旧城墙根下,长时间地看,然后吸一口烟,若有所思。我们感觉老头儿很面善,很慈祥,于是就围过来问他是谁,到  相似文献   

12.
旧事新闻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孙中山口述,汪精卫“写“的。●带领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的是龚自珍的儿子。●袁世凯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队伍。●唐朝是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3.
春节旧事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的一句口头禅,听起来亲切而温馨。我八岁那年的春节前,父亲和母亲去焉耆县置办了年货。那时候家里穷,年货中的糖果成了我们兄妹五人最关心、最惦记的。可年货买回家就被妈妈锁进了"百宝箱"。我们每天看着箱子流口水,盼着大年三十快快到来。可是,时间好像故意和我们作对似的,总是过得好  相似文献   

14.
木芙蓉旧事     
正有段时间,我常到成都出差,在宾馆的花园里居然看到了木芙蓉,早上经过的时候还是淡粉色的,午饭再看已经是深红。在我家乡也有,是三醉芙蓉,又名千面女郎。因为它清晨初开时为白色或粉红色,后逐渐变为深红,傍晚时变为紫红色,越开越艳。所谓"晓妆如玉暮如霞",就是指这个特色。看到深红的芙蓉,我忽然就想到了小时候家里给我订亲的女孩。娃娃亲这样的风俗现在是绝迹了,即使是我小时侯所在的乡村其实也已经不多见,但是  相似文献   

15.
陀螺旧事     
在本刊登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典游戏》的征文启事之后,各地读者投稿十分踊跃,纷纷讲述着令自己魂牵梦绕的儿时的游戏,以及和这些游戏联系在一起的或喜或悲、或怀念或感伤的故事,读来令人感触颇深,使人不禁想起那个特殊的年代和我们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童年和青春。对于读者们对本刊的热心关注,本刊编辑部在此先行谢过!自本月起,将开始从投稿中选登优秀文章,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6.
校园旧事     
王小气 王小气大名当然不叫王小气,他的大名叫王全,“小气”是他的绰号,这绰号起于何时何地现已无从查考。 既然大伙儿都叫他王小气,当然是因为他小气得出了名。在技校食堂吃饭,我们都很潇洒大方地掏出五毛或一元菜票买上一份炒菜,而王小气呢,别说吃炒菜,就连一毛钱的菜汤也只舍得买五分钱。周末不回家的同学常常一帮一伙地去饭店打牙祭,而王小气却躲在宿舍一  相似文献   

17.
沙城旧事     
很怀念在沙城的那段日子。 沙城是浙江省的一个小镇,我的父母在那儿工作,妹妹也在那里读书。我与他们已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暑假刚到,他们便催我去那儿住一段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旧事拾零     
晚饭后走在大学校园内的林荫小路上,路上的人匆匆而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能有几个有交叉点呢?很少。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高中的生活,虽已久远,有些淡忘了,但是同学之间的友谊却像酒一样,越陈越香。高中我当了三年的班长,我的经验是:在你周围必须凝聚着几个愿意帮你的男同学,幸好我从小是与男孩子一起长大的,所以我很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每每在我分配任务时,他  相似文献   

19.
一盅旧事     
曾卫维 《南昌教育》2005,(B09):102-104
打开抽屉,整理积压多时的旧日随笔,便有了这一盅心情故事。这盅旧事,零零碎碎,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城南旧事     
全书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为背景,透过小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