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到日历上“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诗句,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 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  相似文献   

3.
成放 《新闻实践》2010,(2):78-79
副刊编辑的传统作业方式是:选稿、约稿、编稿,偶尔自己发挥所思所想或采访一些名人,也来上一两篇,一周对付一至两个版面就完事了。而作为现代传媒的报纸副刊编辑则多了一个活儿:自己写博客,不但更多、更方便地与作者和读者交流,从中获得大量来稿和信息,成了“挖稿的平台”;也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中,不知不觉地为自己做了一两件“衣裳”。  相似文献   

4.
屈指算来,从事版面编辑工作断断续续已近十载。自己“操刀”的版面亦有一大摞。春去秋来,编稿画版,虽平淡无奇,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时时感到有一种压力在肩上。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责任感”吧。每当看到纵横交错的线条变为图文并茂的版面时,心中的那份欣慰是局外人难以体会的。札记之一:责任如果说编辑工作是“为人作嫁”的话,那么版面编辑更是如此。当记者可以  相似文献   

5.
我是南昌陆军学院的新闻干事。记得初次来军报时,一些老新闻干事便来传经:“找编辑编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找版面编辑。因为编辑编的稿件太多了,而版面有限,不找版面编辑落实,最终会前功尽弃。”我想也是这个道理。院校组编辑姜宁了解我这个想法后,也许看到我这个“朽木”可雕也,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今后采写稿件,我给你制订一个标准,就是要写我们编辑不得不编发的稿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是编辑不得不编的稿件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和编辑的不断开导,我逐渐开窍了,注意从报纸上学…  相似文献   

6.
杨隽莲 《青年记者》2006,(14):54-54
现代很多报纸实行版面主编制,从策划选题到约稿、编辑、画版、拼版、校对一体化。版面主编,实质上是一个版面的灵魂,或说是“总策划”、“总导演”。这就对版面主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写能编,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主编,更多的是在内容上把关。至于版面设计,往往是由不同版面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编辑来分头完成,主编只是最后简单地审阅一下而已。有些报纸的版面设计出现诸多问题,这正是原因之一。可见,我们必须对现代版面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出版界一些热心的人士围绕“编辑有学无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无意于对编辑概念作任何界定,只从编辑角色转换的角度来探讨编辑概念的发展变化,梳理出编辑概念的发展变化脉络,并阐述21世纪市场经济中中国出版业改革的编辑角色转换模式。 一、书斋模式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编,次简也。”以丝次第竹简而排列之日编;“辑,车和辑也。”辑与集同,合也。可谓,编辑的本义即收集整理,按次第编辑之。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称为编辑。编辑整理后的作品是经过精心筹划、选择、收集、整理和加工后的结果,体现了编辑者的意志…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处于快节奏、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众多媒体中,“读图”可以给人以更大的便捷、轻松和愉恒。当今办报倡导“图并重,两翼齐飞”,报纸上“图并重”的“图”,不仅指新闻照片,也包括新闻漫画,而怎么画,怎么约稿、编稿,不仅需要美术编辑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还需要有创造性和主动性,以新闻漫画为例作些浅议。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媒体的编辑部里,似乎总有着两种编辑:一种编辑整日里“等米下锅”,就稿编稿,因各种原因(如节日放假、所处地域写稿人少等)时不时还闹点儿“稿荒”;一种编辑总是策划多多,来稿如潮,版面上时时是佳作迭出亮点不断。这两种编辑可分别称之为穷编辑和富编辑。 那么,富编辑有哪些财富呢?或者说,穷编辑缺少哪些财富呢? 第一种财富是大量的稿件。这包括两方面:一是从记者与通讯员的来稿中,富编辑总能编出大批可用的稿件,有的稿件似乎只能枪毙了,富编辑却妙笔一挥,重拟标题、重选角度,使其起死回生;一是配合形势、时亨、版…  相似文献   

10.
华西都市报采用“连坐法”制止“有偿新闻”华西都市报是四川日报主办的一张晚报型市民日报。为了杜绝“有偿新闻”,该报制定了“连坐法”,规定:对于任何一篇软广告稿件,每一关都有“枪毙”的权力。一旦在版面上出现,写稿的和编稿的记者、编辑、部主任及签发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总编是宏观指挥者,编辑部主任就是中观领导者,版面编辑则是微观落实者。这说明了版面编辑工作的重要性。报纸天天在出,版面天天在编。动态地看,版面不能天天都是老面孔。版面编辑必须不断坚持版面创新,把“策划能力、操作能力、统筹能力、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版面编辑流程,并在这一流程中不断进行编稿创新和组版创新。这样。报纸才会办得更鲜活、更夺人眼球。  相似文献   

12.
办好报纸,不仅需要有一流的记者,而且需要有一流的编辑,包括一流的版面编辑。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并不重视编辑工作,特别不重视版面编辑工作。有人甚至不把版面编辑作为编辑看待,说什么,“版面编辑,不就是用稿子把版面填满吗?”还有人说,“版面编辑的事,解放前则是拼版工人干的。”于是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所谓版面编辑,不过是算算画画的“画版工”、“画版匠”。包括一些新闻单位的领导者,嘴上说版面编辑工作重要,实际上却又常常露出轻视版面工作的“马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日报》多年以来一直是记者写稿、编辑编稿、组版员成版的基本流程,从2004年起首先从副刊专刊编辑室开始尝试推出由版面编辑自己成版。由于副刊专刊编辑每期版面都要经历从策划版面稿件、约稿(或自写)、从投稿中选稿,到编辑或整合稿件,最后再到约拍或多渠道找配片  相似文献   

14.
黄晓红 《新闻世界》2004,(7):46-46,48
报纸的出采,报纸的出众,都是南每篇精彩的稿件组成的。没有精雕细刻的好稿,再花哨的版面也是徒劳。因此.精心编辑每一篇稿件是一个编辑必须每天面对的事。编辑编每一篇稿件,就是对稿件的精心打造,稿件打造的好不好.编辑的意识、编辑的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编辑的本领     
编辑的本领林永年就编辑的群体而言,在一张报纸出版的全过程中,编辑起着决定报纸面貌的作用。就编辑个人而言,编稿质量的好坏,处理稿件效率的高低,是和其本领的大小成正比的。因此,努力学习和掌握编辑的本领,无疑是编辑题中应有之义。精心编稿要用细功夫编稿,是编...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广播电视报的编辑,往往要承担一两个版的写稿、编稿、画版、校对等工作。原因是报纸规模小,人员少,不可能细化到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因此,一位编辑一条龙地完成报纸印刷前的多项工作,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因为这样,就编辑而言,既不是专门写稿的记者,也不是专门编稿的编辑;既不是专门画版的画版师,也不是专门校对的校对员。但是,这些工作又必须得做,还必须做好。因此,这样的编辑应该算得上是“复合型编辑”,或者称作“综合办报人”。然而,无论是“复合型编辑”,还是“综合办报人”,都要面对工作内容的不断转换,兴奋点不断调整这样的现…  相似文献   

17.
编辑,是由编和辑组成的。照《辞海》解释:编者,制作也;辑者,聚集也。按照编辑工作的程序来理解,我认为,编辑工作的前道工序应为“辑”,即收集材料(选择稿件);其后道工序才是编,即加工整理检校出版。可以这样说,“辑”乃“编”之基础和先决条件,无“辑”便无“编”可言,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在新闻宣传中,“辑”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其固有的特性,它不再是单纯地收集材料,而是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蕴涵了策划和组织的成分。但它又有别于策划和组织,策划和组织是一种总体的构思,宏观的把握,高屋建瓴。编辑收集材料,则是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总编室二版组近两个月的学习,在编辑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让我了解到编辑们选稿的原则,以及什么样的稿件被编辑看好,为什么说作者是把好稿件质量的第一关。一、好稿始终受编辑们的欢迎实习期间,我多次听总编室编辑们提到当前闹稿荒,催着编辑部编稿件过来,后来才知,所谓的稿荒就是缺少一些能上版面中心或能给版面增色的稿件。两个月中,被社领导评为好稿的仅有30多篇,原来编辑部闹的是好稿的荒。记得编辑们教我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写让编辑看好的稿件。每天编辑们为能在版面上安排一篇好稿感到高兴。好稿始终是编辑们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19.
组织意识,是编辑在业务上的一种思想观念,表现为编辑人员高屋建瓴地驾驭自己的工作,善于运筹、协调编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主动行为。从宏观运筹角度看组织意识在编辑工作中的意义在报纸出版过程中,编辑从事的是文字加工工作,即按一定的报道思想要求,拟定报道计划、约稿、选稿、编稿、拟标题、配言论、设计版样等。这些具体的包括技巧性的、零散性的工作内容,要经过编辑的运筹、协调、组合,最后落到版面上,形成体现一定报道思想的报道整体。这种运筹、协调、组合过程,也就是对报道的组织过程。报纸达到的实际效果,就是这种组织水平的凝聚。  相似文献   

20.
我当了多年编辑。工作时常想,采写新闻有公认的五要素,组织版面能否也找出五要素呢?拙文把版面“五要素”试提出来,以求与新闻界同仁共同研讨。一要有一个好头条。头条是每个版的带头稿,抓不到一个好头条,整个版就立不起来,显得没看头。因此,版面编辑要花精力选头条、编头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