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档案鉴定关系到文件的命运,影响到档案的质量,所以成为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最合适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整个运行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的反复循环.作为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的档案鉴定,也不应是一次完成,而要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进入程序化操作.分阶段鉴定,即分为文件阶段的鉴定、文件归档、档案进馆鉴定和档案进馆后鉴定.分阶段对档案进行多次鉴定,为的是让档案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有层次地开展鉴定,即鉴定工作应从文件档案有无价值的鉴定,到价值大小的鉴定,最后进入最优价值的鉴定.下面具体谈谈档案鉴定的程序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1.防止档案归档材料价值鉴定不准,鱼龙混杂 这是馆藏优化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应从立卷开始就对进馆档案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2006年底,国家档案局以令的形式发布了《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档案法制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它的公布与实施,对正确界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按时开展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以及将来档案移交进馆工作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件材料可暂不划分保管期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红 《中国档案》2003,(12):18-19
正确界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划分档案保管期限是档案业务建设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关系到档案的留存及其价值的取向,如何更科学准确地确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是广大档案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徐爱红的这篇文章提出,文件材料可暂不划分保管期限,在档案馆接收档案进馆时再对档案的保管期限做最后的判定。我们刊登这一文章,目的是就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界定和划分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5.
档案鉴定,是判定一份文件材料价值大小,确定归档与否并科学划分保存价值的重要环节,是文件材料归档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文件材料的"命运".档案价值鉴定作为我国档案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薄弱环节,一直以来都是档案学者和工作人员致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档案馆功能的延伸、电子文件的产生、信息概念的引进,进一步研究档案答定工作显得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笔者拟对新时期档案鉴定工作"难"进行思考,在于关注档案鉴定工作面临的挑战,对档案鉴定有待提升的方面进行思考,以期推动档案鉴定工作向更加优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6.
档案馆档案一般要经过归档鉴定、进馆鉴定和到期鉴定(长期保存期限的档案的到期鉴定)三个鉴定过程,每次鉴定都是对档案文件的留存、价值、保存期限的判定.  相似文献   

7.
归档文件价值鉴定是整个档案鉴定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决定文件命运的重要关口,可以说"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个关口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文件材料是否归档、应否享受档案待遇进行"资格验证",即根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将形成的所有文件分为归档与不归档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韩素君 《浙江档案》2005,(1):29-29,32
档案馆档案一般要经过归档鉴定、进馆鉴定和到期鉴定三个鉴定过程.档案进馆鉴定,不仅制约着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更关系着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以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为前提,从区域整体观念出发,以当地、本级为主,把反应地区历史真实面貌、具有国家或地域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齐全完整地收集进馆,以建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确保档案馆档案既完整又精炼.笔者根据从事档案接收工作的体会,谈谈档案进馆鉴定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环境下的档案工作面临深刻变革,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移交进馆的规范路径亟待确立。该文基于相关实践和理论背景,从全程观出发探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进馆流程设计与技术模式。具体而言,流程设计包含电子文件归档规范流程和电子档案移交进馆规范流程;技术模式包含离线对接模式、系统间在线对接模式、在线与离线对接相结合模式和基于云环境的对接模式,其中基于云环境的对接模式是未来归档和移交进馆工作的发展趋向。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移交进馆规范路径的确立和完善有助于提升业务效能,推动档案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件产生到进入档案馆要经过多次筛选鉴定,包括文书立卷鉴定、归档鉴定、机关档案室鉴定、进馆鉴定、定期鉴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习惯上笼统称这一过程为档案鉴定工作,实际上.这一过程是两个环节:文件鉴定和档案鉴定.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一、文件鉴定、档案鉴定是两回事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找们,档案来源于文件,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特殊部分。尽管文件在信息内容、载体形式等人面是同一的.而其价值形态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件的价值体现在文件对形成机关的行政、财务、法律等方面的计用性.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外档案管理模式对档案价值鉴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档案管理模式中,文件现行价值结束后,经由办公室(或业务处室)整理、鉴定后归档移交档案室,成为档案,过了若干年后移交至档案馆,档案室自身保管的档案和档案馆的档案根据实际情况,还要进行必要的鉴定.国外一般的档案管理模式为经由办公室(或业务处室)将文件不作任何鉴定处理地移交至文件中心,将文件统一于文件中心进行整理、鉴定,进而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移交至档案馆,进馆以后的档案不再鉴定.经过两者比较,不难发现,我国未将第一价值与第二价值分开鉴定,很多具有第二价值的档案在从办公室至档案室移交这一过程中就被"判以死刑",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文书人员站在本机关立场上进行价值鉴定,而非从文件的历史价值上加以衡量,从更深层次上影响着我国档案馆馆藏冗杂、质劣.  相似文献   

12.
档案鉴定是判定档案真伪和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在高校一般分两个阶段:前期鉴定和后期鉴定。每个阶段的鉴定主体、鉴定内容和鉴定重点各不相同。前期鉴定指文件立卷归档鉴定,主要是判定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和文件有无保存的价值,对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进行资格审定;然后对确定归档的档案进行价值鉴定,确定档案保管期限。前期鉴定主要由各部门承担,在入馆前进行,因此也称馆外鉴定。后期鉴定由学校档案馆完成,在入馆后开展,因此也称馆内鉴定。笔者  相似文献   

13.
归档鉴定是文件转为档案的鉴定。归档鉴定工作主要解决以下问题:鉴别文件材料有无保存价值,从而确定文件材料的取舍,别出无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判定文件材料价值的大小,据以确定保管期限的长短,对每个归档的保管单位划定保管期限  相似文献   

14.
正归档范围,就是归档文件的整理范围。归档文件的价值鉴定是整个档案鉴定工作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确定归档范围。在机关文件归档前,对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进行"资格审定",确定其是否属于归档的范围,同时剔除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15.
档案鉴定能力是指档案工作者判定一份文件材料价值大小,确定归档与否并科学划分其保存价值的能力,是文件材料归档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文件材料的"归宿".鉴定工作需要由人来执行,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16.
1.进馆档案的复审鉴定.进馆档案复审鉴定是指依据本馆的有关标准,对需要进馆保存档案价值的重新认定.档案进馆与否不仅决定档案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到馆藏质量.因此,档案接收人员在对进馆档案进行复审鉴定时,要认真严肃,慎之又慎,马虎不得.要严格依据《档案馆接收标准》以及有关法规,把真正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接收进馆,严防为了扩大馆藏量,玉石不分,随意接收.在接收档案时要考虑全宗价值的连续性和鉴定标准的一致性,减少重复,优化馆藏.  相似文献   

17.
档案进馆鉴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尚未开展起来。这里所说的档案进馆鉴定是指对即将进入档案馆、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进行二次鉴定。所谓二次鉴定是指在归档鉴定的基础上,对档案保管期限所做的再一次划定。其目的是为了严把档案“入馆关”,切实提高进馆档案质量,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一)从进馆档案现状看档案进馆鉴定的必要性1999年,鞍钢档案馆组织全公司135个立档单位将1981-1990年期间形成的文书档案进馆。此次进馆历时40多天,共接收档案24301卷。从进馆情况看,一个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档案馆馆藏的政府全宗短期档案,绝大部分已保存20年以上。为了减轻馆库的压力.为自治医档案局(馆)迁址新馆做准备,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自治区档案馆成立了短期档案鉴定工作小组,依据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等有关规定,对馆藏短期(定期)档案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省各级机关正在积极开展二级机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审工作。新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不仅对机关正确界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按时开展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各单位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整合等工作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必将有力地推动机关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全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指导一年一度的机关(本文指档案进馆单位)文件归档工作,是各级档案局、馆(以下简称档案部门)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任务。现时机关文件归档的质量实际上就是10年后接收进馆档案的质量,这将直接关乎档案事业的主体——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建设和优化。笔者调查并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