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同喜 《武当》2005,(4):26-27
八卦掌中的八大掌,是属先天八卦掌法。主要通过转圈换式的运动,强健身体,培元固本,掌握以掌为法,以走为用之能。后天八卦连环掌更强化其八卦掌之体用功能,将健身技击合为一体、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更直接简练的体现其八卦掌的技击要意。后天掌式有形有意,动作简明,顺中求巧,其趣无穷,其效无尽。  相似文献   

2.
张耀忠 《武当》2005,(7):27-27
许多八卦掌习练者都认为,“八卦掌的特殊性就在于自始至终都是用掌,并无用拳之处。”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习练的八卦掌套路不全面,并未包括“八卦散手掌”和“八卦五行掌”,这后两式八卦掌中,用拳外所占的比例还不小。以“八卦  相似文献   

3.
李翘 《武当》2012,(6):27-28
八卦掌用《易经》作为拳技的理论依据。八卦掌的基本八掌分别比附为乾卦、坤卦、坎卦、离卦、震卦、艮卦、易卦、兑卦。八卦掌还借用八卦的数术,来规范拳技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以八个基本掌法比附八卦的数目,以六十四掌,分为八组,每组八掌,  相似文献   

4.
曹向阳 《武魂》2013,(2):22-22
八卦掌属内家拳之一。融养生技击一炉,清道光中叶至光绪年间,八卦掌盛鼎。考期源流,则众说不一,多认为董海川先师所创。又一说清道光以前北方无八卦掌传世,南方亦无,非真无,盖未传世耳。  相似文献   

5.
刘剑峰 《武当》2000,(11):18-21
八卦掌之所以称掌而不叫拳,是因为它在掌法上独具风格。本文将着重把八卦掌独特的掌法整理成文,献于同道。  相似文献   

6.
吴剑锋 《武当》2013,(1):7-9
内家三拳,一般指形意拳、太极拳和八卦掌。以圆为基本特征的内家三拳,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圆运动风格,而且形成了一套圆运动理论拳法。虽然三拳在演练风格上各有特点,但拳理拳法同出一源,总离不开一个“圆”字。布学宽先生生前常说:“太极拳划圆,八卦掌走圆,形意拳打圆。如能三拳交替习练,用心体悟圆理,对健身有益,对技击有用,千万不要忽视。”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8,(3):34-35
八卦拳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谐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相似文献   

8.
向运彩 《武当》2008,(7):28-29
任何拳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如拳论、拳架、作用等。那么八卦掌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拳术理论的实用性,招法技击的实战性,修身养性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6):27-29
"练势行拳"是九宫八卦拳的核心功夫、本源之所在。此功其实就是走圈转掌的功夫,也叫"盘技"。与别派八卦掌不同的是,本门的转掌功只有"青龙探爪"和"二龙盘飞"两势,并且招式极少,显得较为质朴简洁,但内蕴丰富,变化万千,涵盖本门拳技之精华。另外,九宫八卦拳在起势收势与变掌换势时,都从中宫开始,在实践技击时也不离中宫之变化,充分体现了"土生万物"、拳理通于易理的道家拳术特色。一、青龙探爪此式为九宫八卦拳诸功之母,九宫八卦拳的各种拳功兵刃,都是通过练习此式而提高的,习者万勿  相似文献   

10.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1,(11):32-33
评价董海川。离不开他创编的八卦掌。八卦掌是一个后起之秀的内家拳.问世只有一百多年,但它却以简单新颖的运动形式、独特神奇的技击效果、快速显著的健身作用、古老神秘的拳术理论、精彩迷人的神功轶事享誉武林。  相似文献   

11.
<正>一、手型陈氏太极拳的家传拳架及推手技击技术方面,手型和手法是习练拳架和实战技击的技术动作关键,手掌、手型、手指根据拳架和防卫技击的技术动作需要,规定出人体和四肢形态,如:手型、掌型、指型、拳型等等,根据防卫技击需要,做一些技击技术动作,如:挡、擒拿、点击穴位等等。现按“掌、勾手、握手(擒拿手)、拳”分述如下:(一)掌1.立掌(见立掌图):掌平面基本垂直地面,五指并拢,成1瓦拢状。用于挡、拨、推等;2.横掌(见横掌图):以腰椎为立轴,沿身躯的圆柱形外弧面运行,要四指并拢用于挡拨对方、砍切头颈部等动作。  相似文献   

12.
马杰 《武当》2012,(8):40-41
手打歌诀手打三节不见形,设若见形不为能;钻横裹拨一旁走,手能劲发任意行。手为左右两拳,在技击中运用最广泛,变化最多,既有左右之分,又有单手双手之别。拳有阴阳之分,掌也有阴阳之易,还有掌拳互变之妙用。在技击中,擒拿、点穴、却骨、摔法等,无论采用哪一部位打法,都脱离不开两手的封闭、领化,所以说手打在技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包括了拳、掌、勾、爪、指等。在技击打法中,主要用砸、劈、钻、拿、盖、掳、推、刁、击、撩、啄以及反背拳、切削掌、剑指等多种打法。  相似文献   

13.
郭会坡  林春生 《精武》2004,(7):10-11
八卦掌八字功是已故武术名家沙国政先生创编的沙式八卦连环掌中的基本功法。沙国政先生师承中国著名武术家姜容樵先生。沙式八卦掌有别于现今流传的其它八卦连环掌,因为它在保留了传统八卦掌技法的同时,又融入了形意拳的很多技法。姜容樵先生在《形意母拳》一书中写道:“习形意者,以八卦掌调剂之,自无偏  相似文献   

14.
李同喜 《武当》2005,(8):20-22
八卦掌主要通过八大掌式围圆走圆的锻炼,以达身捷步灵、培元固本、以转为变、以走为用之效。而八卦六十四式更强化其八卦掌之所用,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从而使八卦掌的技击效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完善,是八卦套路中的精华和灵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武术界“掌”、“拳”不分,或不能明确区分“八卦掌”与“八卦拳”的现象,对八卦掌与八卦拳的拳术源流进行了考证;对其基本理论、风格特点、套路内容等进行分析与比较,认为八卦掌与八卦拳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拳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义盛先生对八卦掌技击颇有研究,立论很多,归纳如下:1、快、狠、变八卦掌技击歌曰:其一:心为领兵元帅,手脚四路总兵;身体扎下大寨,眼是开路先锋;妙似千军万马,先锋对敞领众;三军一人调度,遇敌招出老营。其二:八卦掌中显阴阳,一升一降把身藏;摇头进步风雷响,滚掌连环上下防。其三:行动如龙掌如风,动手不可善留情;心慈面软终无胜,意狠手黑令人惊。  相似文献   

17.
阴阳八盘掌简述阴阳八盘掌又称阴阳八盘转环掌,为八卦掌的一派,其技法在通常所知的走圈练习基础上,又加入了层次分明的桩法、腰肩法、掌法、腿法、步法、身法、手法和盘拳过手的走法等各阶练法。此拳法名中的阴阳意指天地,八盘暗合八方。一直对八卦掌的历史和技法抱持极度关心的日本中国武术研究专家松田隆志,对阴阳八盘掌的研究也  相似文献   

18.
<正>菏泽古称曹州,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的始新之时,菏泽武术就成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我国武术发展的进程中,菏泽武术发挥了重要的承前启后助推弘扬之作用。菏泽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我国第一批全国武术之乡之一,菏泽武术拳种流派有几十个之多,如秀拳、大洪拳、小洪拳、大红拳、小红拳、二洪拳、二红拳、掌洪拳、梅花拳、炮拳、夕阳掌、阴阳掌、掌拳、西凉掌、单鞭功、查拳、心意六合拳、佛汉拳、水浒拳、孙膑拳、二郎拳、太祖拳、武当拳、少林拳、复明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太极拳等等拳种。这些传承源流有序、功法拳理明了清晰、有地方独特风格特色、体系完整合一的拳术流派,尽显了武术之乡菏泽武坛的百花齐放之荣。  相似文献   

19.
传统武术各流派,其核心部分都有一些基本训练套路,譬如查拳的十路弹腿、八卦掌的老八掌、形意拳的五行拳、陈氏太极拳的一路大架等。就是这些基本训练方式,形成了该武术流派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这部影印的手抄《八卦揉身连环掌》,是高义盛先师(以下简称高师)1936年冬最终审定、抄录成册的传世孤本——高氏老谱(以下简称老谱),是高师等八卦掌前辈先贤承传、研习、创新八卦掌理论与拳技的总结;是高师毕生致力于弘扬八卦掌武学文化、呕心沥血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留给后学十分珍贵的传统八卦掌武学文化遗产代表作。尽管《老谱》在文字内容、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