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追求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独有的排他性垄断权利和利益”,日本自日俄战争前后始,先后与英、法、俄、美,尤其是俄国签订划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利益范围”的条约,形式上获得了国际社会对日本拥有所谓“满蒙特殊利益”的承认。九一八事变前后,以信夫淳平为首的日本御用学者将“特殊利益”与“特殊权利”合称,“制造”出“满蒙特殊权益”一词,以此渲染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不同于一般或共同“条约特权”的特权。将“特殊权益”所在地等同于“特殊利害关系地域”,再等同势力范围(利益范围),就是信夫淳平自洽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日本蒙古浪人盛岛角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3年,盛岛角房来中国,曾在绥远及鄂尔多斯的喇嘛庙内“修行”两年,被称为“日本喇嘛僧”,是有名的“蒙古浪人”。盛岛作为日本军部及外务省的“蒙古谍报勤务员”,曾两次赴外蒙古从事间谍活动。以张家口为基地广泛收集有关内蒙古各地的情报,并经常“随军服务”,积极为日本的满蒙侵略政策效力。1933年盛岛角房以民间人的身份担任关东军驻西鸟珠穆沁旗特务机关长,此期间他竭力拉拢并向关东军推荐德王。1936年1月阿巴嘎特务机关长在任时密谋策划了暗杀尼冠洲事件。1936年10月绥远抗战时,他任关东军百灵庙特务机关长。卢沟桥事变后“退居二线”,日本投降前任伪蒙疆政府参议。1946年病死于日本。  相似文献   

3.
明治维新后,日本便开始积极谋求向外扩张势力。在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满蒙"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攫取"满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届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满蒙政策",以达到独占"满蒙",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研究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利于对"大陆政策"问题的探讨,同时对深入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地区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伪满时期内蒙古蒙古族学校教育胡春梅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略中国,由来已久。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给日本天皇的秘密奏折中就狂妄地提出了“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侵略计划。这样,日本帝国主义把军事侵略的矛头首先指向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与以往王朝不同,由于地域联系和自身的族群特征,满族从建立后金到清统一全国,满蒙联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清进军新疆过程中,更是与北方蒙古各部的支持分不开。清政府统一新疆后,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局势,既要制约南疆,又要防御北面沙俄的侵扰,加上情感和宗教因素,采取了"重北轻南"政策。  相似文献   

6.
满蒙联姻是清廷对蒙一系列政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从后金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清皇室联姻对象遍及蒙古各部。从清统治者角度来讲,满蒙联姻对于笼络蒙古上层王公台吉,稳固满蒙联盟,治理和维护清朝北部边疆的稳定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也对此给予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但是,满蒙联姻在推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事件,土默特和硕额驸谋害格格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笔者就以该事件作为中心,通过分析乾隆帝谕旨内容,浅析该事件发生的情形、审理过程及处理方法和结果、政治婚姻与感情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等问题,探讨其对清朝满蒙联姻政策和北部边疆治理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满蒙联姻作为清朝长期奉行的对蒙古政策的主要部分,始于努尔哈赤时代,经过皇太极和福临两朝的发展,到康乾时期趋于完善,乾隆后至清末成为既定国策沿袭。通过满蒙两族联姻形成了政治联盟,安定了北部边疆,巩固了国家统一和清朝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蒙之间的民族融合,使两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为了造成大和民族人口的绝对优势,达到其永远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推行“武装移民”政策,并于1936年将其确立为日本的重要国策。在移民侵略政策下,来到中国东北的10万日本“青少年义勇军”全部加入了日军的作战部队,沦为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日本对俄政策经历了由“联英(美)抗俄”向“联俄抗美”的转变,其基本目标是力图巩固扩大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侵略权益,进而确立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后 ,日本提出一条吞并朝鲜侵占中国东北的路线 ,大陆政策初露端倪。田中上台后召开“东方会议” ,并密奏天皇 :“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的方针。至此大陆政策完全形成。此后 ,日本为侵略我国东北作好了各种准备 ,随后“九·一八”事变爆发。  相似文献   

11.
赵树森 《成才之路》2009,(2):I0008-I0008
我国学校体育在目标问题上经历了从“技能”→“体质”→“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实施这些目标都曾收到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满铁”是20世纪初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殖民机构。它表面上是一家以赢利为目的的普通会社,实际上却是战前日本最大的国策会社。为了其侵略扩张,“满铁”成立之初就专门设立了调查部,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和情报搜集活动。对于内蒙古而言,“九·一八”前“满铰”调查活动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即所谓的“东蒙古”山。通过“满铁”调查机构的多年调查,“九·一八”前就形成了大量的关于东蒙古的调壹资料。这些调查资料不仅是当时日本的种种侵略活动的直接证据,而且对研究当时的东蒙古社会经济状况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蒙古衙门”是爱新国对蒙古政策的具体执行部门,“蒙古衙门”的设立时间当在天聪五年以后,在天聪六年至八年(1632—1634年)间。最初由阿什达尔汉任承政,塔布囊达雅齐、巴克什尼堪等人参与。蒙古衙门为笼络蒙古诸部,建立满蒙联盟,打击察哈尔林丹汗,进而统一漠南蒙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倭弟的贪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进入到一个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日本以“人口过剩”、“经济界不景气”为借口,把贪婪的目光盯向中国。(图1)并将征服“满蒙”作为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满蒙联姻”是清初巩固国基、凝聚各民族的重要政策之一。孝庄文皇后是“满蒙联姻”的杰出代表人物。纳兰性德的《五色蝴蝶赋》是最早歌颂孝庄文皇后的文学作品。这篇《赋》反映了对于“满蒙联姻”的正反两种态度的交锋。《五色蝴蝶赋》对孝庄文皇后的歌颂,具有“地灵人杰”、“君唱臣和”、“辨诬存真”三个特色,是“满蒙联姻”的颂歌、证词和镜子,因而在民族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移民政策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从本世纪初开始,持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长达40年之久。其间大致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国策移民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可探讨黔东苗语“hfud(头)”的一词多义拓展机制,其语义的演变轨迹为:“(人/动物)头→智力、才能→(单位/部门)领导、头目→(空间/物体)顶端→(时间/事情)起点”,反映了隐藏在转喻和隐喻背后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赵树森 《成才之路》2009,(3):I0008-I0008
我国学校体育在目标问题上经历了从“技能”→“体质”→“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实施这些目标都曾收到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日本大陆政策的表述不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在第二章第五节的“教学要求和建议”中写道:“大陆政策即分步骤称霸世界的扩张计划。其侵略顺序是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和蒙古、中国、亚洲及世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而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后的习题“通过日本从强迫朝鲜打开门户、直至吞并朝鲜的史实,说明它是如何实现‘大陆政策’第一步的”,《教师教学用书》所附答案提示也把日本侵占朝鲜作为大陆政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20世纪30年代的内蒙古自治运动和日本对华侵略、准备对苏作战的双重视角考察蒙疆政权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本文认为:蒙疆政权出现的背景是国内民族矛盾激化以及蒙古自治运动的爆发,但是这种内部纷争由于日本关东军这一外部势力的介入而进一步恶化,使得一部分蒙古族势力走向民族分裂的道路。当时的日本军支持德王建立蒙疆政府并不是真心帮助“蒙古独立建国”,而是出于自身的战略目的。德王建立“大蒙古国”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蒙疆政权可以说是一个带有蒙古族色彩,掺杂有国内民族问题,而为日本军部所掌控的亲日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