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语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特的精神,引导学生善于表现真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2.
教育必须有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是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情感是学生理解语的催化剂,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3.
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而作教学是语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学习水平的体现。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写作水平差一些的学生“谈色变”,无话可说,无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绝大多数写作水平一般性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想我们语教师在作教学中应该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4.
写作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运用语域、体裁理论探讨写作教学的途径。语域使语篇内容表达得体,体裁能为语篇提供宏观结构和认知模式。两者结合会使学生提高写作交际能力的。  相似文献   

5.
作教学是小学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这往往也是语教师最感头痈的地方。因为许多学生最厌烦的就是写作,往往觉得没啥好写,不知从何写起,害怕写作。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作教学也一样,如果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作教学就难于达到应有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一篇作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综合能力,但目前很多中学生怕写作,对作训练普遍比较冷漠,认为没有东西可写,或不知道怎样写。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怕写作的思想和不会写作的担忧呢?我在语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7.
钟懿 《上海教育》2005,(4B):58-59
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多年来墨守成规的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多元的发展空间。语教学中的作教学历来是语教改的突破口,二期课改对作教学的质、量以及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尤其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量和自主作的兴趣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又恰恰是落实二期课改语写作新要求与新目标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行和语读写教改活动开展的渐趋深入,作教学在语大讨论后,更是备受注目。特别是近年来,中考作命题多元化、思辨化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人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热切呼唤。笔在所承担的全国中语会“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研究中,在“创新写作体系”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力图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构建一种“初中创新写作教学新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将创新写作教学的重心置于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形成完整人格的角度,重筑“人”“”合璧的作机制,构筑起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和创新能力,契合时代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9.
作教学是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从怕写作到爱写作,作围绕这个问题,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角,这是现代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语课程标准》所凸现的写作教学的核心精神。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角呢?我想关键是我们的作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让学生在自己的路上自由地漫步。  相似文献   

11.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学实践表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教学中,恰当利用乡土学作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能有交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利用乡土学作品是语教学化的抽象为具体,易高深为平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写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写作规律是从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只有通过写作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写作技巧。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让学生对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下水”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作指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梁梅 《教育革新》2005,(1):22-23
目前,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深入展开,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新教材注重语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能力的提高,集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尤其是新教材在写作目的上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用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转变观念,在作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性写作。  相似文献   

15.
写作被认为是最难培养的语言能力之一。语篇写作教学模式则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实施语篇写作教学法,将语篇写作教学和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和语篇构建策略,全面提高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技能,宜于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在许多语老师眼中,写作是学生学习语的关键。因此,提高小学生作写作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  相似文献   

17.
李绍阳 《现代语文》2006,(12):117-118
众所周知,作教学是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语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一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谈色变”,无话可说,无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绝大多数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教学中没有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中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思想、作品、传媒也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写作的总目标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总的目标要求.在四个阶段目标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根据小学生和初中生认知发展的差异.语课程标准把小学低年级的写作称之为“写活”.把中高  相似文献   

19.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语总课时数的六分之一,语考试也总少不了要求学生写一篇章,教师、学生对此非常重视。但难教、怕教,难写、怕写,又是教师和学生对作教学存在的普遍心态。很多学生说作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繁重的作业,是一项最苦的差事,很少有同学说很喜欢作、写作时很快乐。  相似文献   

20.
语篇连贯是一种语义特征,而深层的语义特征需要通过表层的语篇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语篇连贯往往体现为语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写作是一种言语交流方式,强调自我表达,目的在于清楚、有效地传递信息,衡量写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不仅包含恰当的技术和形式,还包括思想方面的内容。语篇连贯和写作对于内容与形式均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一点引导我们试图从语篇连贯的理论中汲取有助于写作教学的因素,借以指导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