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最后一次“跑反”诸葛亮没有设过“空城计”,这故事是罗贯中妙笔创造,谭富英们唱出名的。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同志确实设过一个“空城计”,并亲笔写新闻,吓退蒋(介石)傅(作义)军。当时《人民日报》正在“空城”中,搞了最后一次“跑反”。 1948年秋末冬初,蒋家王朝的寿命屈指可数了。东北解放战争已近尾声。华北我军围攻太原、解放包头。华东我军解放济南。西北我军在陕(西)中战役歼敌3万,进迫西安。中原我军解放郑州,再克开封。“蒋介石傅作义穷极无聊,派遣第94军及若干骑兵,采取所谓攻心战术,沿平津线南下,企图冒犯石家庄一带。”当时以及事后,许多人都说这是它的一次回光返照。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脍炙人口,其实只不过是罗贯中的妙笔生花。而彭德怀在西安却曾导演了一场真实的“空城计”。1949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即西北解放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遵照毛泽东、朱德在4月21日向全国发布进军令的指示,指  相似文献   

3.
浩浩荡荡进北平“我军紧紧包围北平”——《人民日报》1948年12月18日这篇头条新闻,使大家坐不住了。在此之前,我们得知:蒋介石诱使傅作义撤到江浙,为他看守江南半壁;傅作义则打算缩回绥蒙,当“西北王”。这都对我不利。我军紧紧包围北平,傅作义南逃西遁两条路已绝,或者就歼,或者投降。全国解放大业猛进一步,我们到北平办报夙愿得偿。上月还在“跑反”,本月凯旋入城,形势发展之快,实在令人惊喜。从武安(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驻地)到平山(华北《人民日报》驻地),我是先遣队成员;从平山到北平,又是先遣队成员,好事都摊上了。上次坐破旧的  相似文献   

4.
2000年9月1日《新民晚报》教科卫新闻版刊有《进大学最后一次机会(主题,用黑底纹加一号空心标宋字体,十分醒目),请考生今明两天抓紧补填志愿(副题)》一文。读到上述主标题,笔者不禁一愣:进大学(今生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这个“消息”无论对哪位应考者,尤其是那些尚未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应届考生,都无异于晴天霹雳。但细瞧内文才发现,它特指“今年”;并非指“今生”。  相似文献   

5.
日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关心什么?找工作?找对象? 都不是,而是要怎样以最佳的装扮参加谢师宴。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谢师宴是介于“成人节——(20岁)”和“婚礼”之间的一次庆祝仪式,是“揩父母油水”的最后一次机会。 与毕业典礼一般隆重 谢师宴是大学生们在毕业前后自行举办的向教师致谢的一次聚会。这种活动,在日本全国的各大学和短期大学(两年制)已成了与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悠悠岁月,漫漫历史的长河中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每一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恐怕谁也不会忘记蜀国的马谡。这位不到40岁就当了“参军”的人,刚愎自用,玩忽职守,最终导致了“汉中咽喉”街亭的丧失。由于他的失职,不仅使诸葛亮军出兵祁山,北伐曹魏的计划再一次落空,而且险些造成全军覆没,在山穷水尽时、亏得诸葛亮灵机一动,唱出了“空城计”,  相似文献   

7.
卜元 《今传媒》2003,(4):40-42
写字台上放了几份报刊,翻了几十篇文章,设过几天,大都淡忘了。惟有民俗色彩浓郁的细节,刻在脑际,挥之不去。 《南方周末》4月12日有篇《和爷爷朱德在一起的日子》,首段道:“爷爷听说自己添了第二个孙子,非常高兴,说:‘现在正值朝鲜战争进行和平谈判,就叫和平吧!’”(涉及到起名民俗。)  相似文献   

8.
策划这一概念并非现代才出现.远在中国古代就已经非常盛行,勾践的“卧薪尝胆”、诸葛这的“空城计”、《战国策》中“千金市骨”都是策划的杰作。到了现代,策划已被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广告设计、新闻策划、楼盘推销等等。  相似文献   

9.
辽宁《图书馆学刊》1983年第4期发表了《关于书次号》一文。文章首先叙述了书次号的概念、作用,并比较和评价了著者号和种次号,末尾一段介绍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以总登记号(即财产号)的最后四位数作为书次号”(为行文方便,以下姑称之为“册次号”——笔者)的做法及其优缺点。我觉得关于册次号的这段叙述含糊其词,令人费解,有些地方则明显地与种次号相混,离开了原命题。因之谨就下面几个问题向作者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当代毕昇”王选(1937~2006.2)生前最后一次接受上海出版博物馆筹备处负责人林丽成女士采访摘要。当时王选教授正在病中,但他面对采访的录像镜头依然神采奕奕,侃侃而谈,表现了一代科学家的意志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21日23时16分,云南省大姚县发生6.2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随最后一批救灾部队撤离救灾现场,历时10昼夜,不仅记录了救灾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灾区群众在抗震救灾中的一桩桩感人事迹,还留下了一次次难忘的采访经历。记者差点“当到头”22日13时,记者乘采访车沿通往滇西方向的昆(明)楚(雄)公路急驰。当日凌晨获悉大姚地震后,记者就调动了所有的“关系网”,获取“第一手资料”。天不亮,就先后从云南省地震局、省军区和驻滇某集团军及武警部队,了解震中位置、受灾情况和救灾动向。其…  相似文献   

12.
1948年10月,正当我军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新华社党中央(当时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同志们突然接到通知说,敌人可能偷袭石家庄,窜扰西柏坡的中央机关,要求大家做好暂时撤离的准备。原來,敌人得悉解放军主力部队当时都在远处作战,保定到石家庄一线我军比较空虚,石家庄实际上是座空城。西柏坡距石家庄不远,敌人偷袭石家庄威胁我中央机关。毛泽东同志分析了情况后,一方面指示中央机关做好暂时撤离的准备,一方面用两条新华社新闻导演了別具一格的“空城计”。  相似文献   

13.
��“��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国内外关于“年度出版物”这一术语的讨论情况和在使用上的差异。在对《Irreg-ular Serials and Annuals》(第 11版 )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大体上确定了年度出版物的范围 ,并指出它并非绝对的每年出版一次 ,也有隔一年或几年出版一次者。最后 ,为它试拟了定义  相似文献   

14.
大义  小玲 《档案天地》2008,(3):32-42
毛泽东是我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为了实现我党消灭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的宏图大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在敌强我弱的危急时。他曾多次神奇地使用空城计.比一用空城计。流芳百世的诸葛亮不知高妙多少倍。  相似文献   

15.
贵刊于1984年第二期刊载了李德山所写的与我商榷的《我国古代的筇一次书厄不始于秦孝公》的文章(下简称李文),对拙著《秦代藏书考略》(载《图书馆学研究》八三年一期)中所提的“秦在商鞅变法之时曾进行一次大规模焚毁先古政治典籍的活动。这次焚书,所称先秦书籍遭受的一次大厄”这一结论提出疑义,并列出五条根据加以驳斥。李文最后说:“这并不是我囿于前说,缺乏创新,而是事实就摆在这里”。那好,我们就用史实来说明历史的真象吧。第一,李文首先例举隋牛弘所提的书之“五厄“,又举明胡应麟所补论的书之“十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条“花边新闻”,读来饶有兴味。通过这篇报道,我们知道了:在美国电影界,他们不但每年评一次“奥斯卡”(评出最好的),也每年评一次“金酸莓”(评出最差的)。“金酸莓”奖在“奥斯卡”的前夜举行。报道称:这是和奥斯卡开的“小小玩笑”。  相似文献   

17.
评改几句话     
①原来这位顾客的电冰箱在春节时就坏了,送到保修站修了两次,该站也登门修了五次,但一直没有修好,( )于是就给生产厂家去了一封信。(报) 最后一个分句没有主语。在复句里,分句的主语常被省略。但在这里却不可以。因为接着上文说下来,这儿省略的主语可以是“这位顾客”,也可以是“保修站”,二者究竟指谁不明确。②这种食物中存在大量二级胺,它是合成亚硝胺的前身,( )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刊) 照常理来推断,第三分句未出现的主语是“二  相似文献   

18.
新疆住村干部微信公众号“最后一公里”自2014年3月运营上线.该平台是专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中的20万下乡干部打造的新媒体平台.“最后一公里”的开通是将互联网平台技术与住村干部基层调研内容的一次融合,让最基层的声音通过最具时效的移动技术传播出来.“最后一公里”是政务微信运营的一种新尝试,通过互联网为新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是新疆社会管理的一次创新.本文通过对“最后一公里”从3月上线至11月之间的微信推送形式、内容、语言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了微媒体环境下农村基层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读罢王列耀、龙扬志所著的《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99 ~ 2009)》,感慨颇深.本书选择了从澳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澳门日报》入手,以报纸副刊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自1999年澳门回归以来的澳门文学历史语境转换过程. 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一次传入的起点在时间上是明末清初,在地域上就是澳门.”的确,澳门算是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桥头堡,它称得上是第一个开放的文化特区.  相似文献   

20.
常用的表示序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用“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等,这些词语后面用逗号,不用顿号。例如: (1)产生于某些大学生中的“周末恐惧症”的根本原因何在呢?首先,这种现象是从中学到大学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产物。其次,个别学生缺乏角色转换的能力和勇气。再次,学校缺少必要的设施和指导教育的措施。最后,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带头作用。 “一是”“二是”“三是”等也常用来表示序次,这些词语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紧接着后面的话。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