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堂是避险教育的主阵地,为避险教育走进校园提供了实践平台。徐州市九里中学根据地域特点,开发了避险体育校本课程,在选择课程内容、确立课程目标、实施模块教学、设计评价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通过避险体育校本课程实践,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避险能力和避险意识,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刘岩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255-255
通过文献资料,梳理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指出该领域存在的理论化、教条化、零散化和形式化等问题;在分析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以学校体育为平台,促进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的融合,实现生命安全教育及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常态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重大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学生中开展应急避险能力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应对社会性事件和应急避险的能力及安全意识。国外的安全防范与应急避险自救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课来实现的,为我国将应急避险能力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提供参考。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急避险能力培养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论应急避险教育的人本价值及施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防患未然"人本关怀价值的关照,教育使命的理性反思以及对基础教育阶段应急避险教育现状的重新审视,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基础教育阶段施行应急避险教育是教育关爱生命、守护生命之应然。从课程设置、课程管理、体验式教学、教学评价等角度探讨了学校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有效施行应急避险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生物学的课程优势,有机融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新时代赋予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使命。初中生物学新课标有机融入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青春期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传染病防治、安全用药与应急避险等领域的内容,构建了系统化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生物学学科知识逻辑,以现实问题为驱动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使得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结构化、情境化、实践化。  相似文献   

6.
杨淑霞 《天津教育》2021,(9):4-5,12
研究讨论小学校园生命安全教育模式,能够使小学生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童年。本文介绍了推行校园生命安全教育的作用,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小学校园生命安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明确生命安全教育原则的同时,提出了优化校园生命安全教育模式的有效路径,以此为校园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向好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81):114-115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其实这些安全事故有很大一部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深究原因,很大程度是我们对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没有重视所造成的。教师应该在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过程中强化生命安全的教育,这一举动不仅是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确保生命安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学校完成了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建设工作,2009年9月"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训练"课程作为1个学分的必修课正式纳入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大纲,2011年与北京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训练》教材,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在实践中不断的趋于完整和成熟。经过四年的课程教育,我校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校园犯罪率、事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的应急避险与逃生自救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日来发生的几起惨绝人寰的校园砍伤事件,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敲响校园安全的警钟: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更好的举措来保障学生的安全,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孩子们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安全自救和应急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校实验室所涉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及其管理现状,从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制度建设、加强应急管理,拓展教育形式、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以及加大安全投入、规范化学品管理、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物资、建立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等方面,对提高应对突发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件能力进行了探讨,并强调了提高应对突发化学品事件能力对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