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颠覆性技术创新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以齐美尔连接为自变量、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因变量、知识密度为中介变量、感知的知识所有权(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为调节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探究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密度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知识密度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颠覆性技术创新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以齐美尔连接为自变量、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因变量、知识密度为中介变量、感知的知识所有权(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为调节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探究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密度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知识密度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主研发与外部搜寻是科技型创业企业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科技型创业企业在资源约束前提下,存在着自主研发模式与外部搜寻模式间的选择难题。为解释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创业企业在发现技术机会的条件下自主研发与外部搜寻的战略选择问题,本文基于资源-机会一体化视角,利用阶层式回归和分组回归等分析方法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知识基础、技术机会对其自主研发与外部搜寻的影响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知识基础广度对于自主研发与外部搜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系数存在明显差距,知识基础广度对于自主研发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其对外部搜寻的促进作用。高知识基础深度对于外部搜寻战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于自主研发战略的影响不显著。技术机会对于自主研发战略和外部搜寻战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基础广度与技术机会的匹配对于自主研发战略的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的,对于外部搜寻战略的影响不显著;知识基础宽度与技术机会的匹配对于外部搜寻策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自主研发战略的影响不显著。在技术机会识别的条件下,高知识基础广度的企业倾向于自主研发战略,而高技术深度的企业倾向于外部搜寻战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Chesbrough's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从内部RD与环境波动视角分析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技术开发相比,外部技术获取正向影响了企业绩效;外部技术获取加强了外部技术开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在较高内部RD投资及环境波动条件下,外部技术获取与外部技术开发均和企业绩效正向相关。技术波动正向影响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但对外部技术开发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科学知识是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基石,科学合作是企业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企业展开合作的目的并非是将科学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而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成果。桥接科学家是企业跨越科学与技术"死亡之谷"的桥梁,帮助企业调和科学与技术的矛盾。本文基于生物医学工程行业论文数据研究科学合作网络,得到以下结论:企业外部科学知识获取广度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外部科学知识获取非冗余度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但外部科学知识获取非冗余度削弱了科学知识获取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企业拥有的桥接科学家越多,外部科学知识获取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负向关联越弱,外部知识获取非冗余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关联越强。  相似文献   

6.
瞪羚企业的知识资本转化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以及市场资本4个维度构成.以江苏省153家瞪羚企业的问卷数据和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知识资本视角考察瞪羚企业成长过程,运用因子分析和差异对比评价瞪羚企业成长力以及探索瞪羚企业成长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非瞪羚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比较,瞪羚企业在结构资本建设方面较薄弱;人力资本对瞪羚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影响不显著.依据研究发现提出,瞪羚企业应重视扩大知识资本增量,完善知识资本体系,发挥知识资本整体效应;在成长阶段注重运用异质思维打破原有优势,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等进入二次创业,从而实现持续性高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二元论视角出发,构建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搜索宽度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其二元效应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探索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搜索宽度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其二元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研获取273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各项理论假设。结果表明:知识搜索深度与知识搜索宽度的联合维度、知识搜索深度与知识搜索宽度的平衡维度均显著正向线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知识搜索与环境的匹配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外部研发机构联系能否提升企业创新?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和创新搜索理论,系统研究了外部研发机构联系、跨界搜索以及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270家制造企业的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与外部研发机构建立联系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在外部研发机构联系和企业创新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外部研发机构联系促进了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这两种知识的跨界搜索反过来增强了企业创新。研究还表明外部研发机构联系对技术知识跨界搜索的影响比对市场知识跨界搜索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在技术上表现为知识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交叉与集成,需要通过外部知识获取与整合以实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的过程受到知识属性及网络结构影响,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装备制造企业集成创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属性既能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也能通过网络关系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网络环境对技术创新有直接正向作用,网络联系强度则是通过网络环境对创新绩效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创新活动总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基于合作对象差异,将企业外部社会联系分为供应链联系、竞争对手联系和知识生产服务机构联系三类,并运用180份珠三角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探讨它们与企业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发现,供应链联系对企业破坏性创新具有正向线性影响;竞争对手联系与企业破坏性创新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而知识生产服务机构联系与企业破坏性创新之间存在倒“U”关系。研究结论为企业在实施和管理破坏性创新活动中如何有效利用外部社会联系提供实证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盛亚  李玮 《科学学研究》2012,30(2):301-311
 现有研究重点在于单独分析强弱连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齐美尔连接理论,进一步探讨强弱齐美尔连接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其合作伙伴间的弱齐美尔连接有利于企业探索式技术创新,但弱非齐美尔连接对企业探索式技术创新并无促进作用;企业与其合作伙伴间的强齐美尔连接对企业利用式技术创新并无促进作用,但强非齐美尔连接有利于企业利用式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创新跳跃指的是企业创新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动性,表征了企业识别未来的技术轨迹、探索未来的技术机会、摆脱现有的技术发展惯例。本文针对现有创新跳跃文献对前因关注不够的不足,基于双元转换视角,从技术知识系统及其属性的角度入手,探索创新跳跃的知识基础前因。基于489家新兴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知识系统的多样性对创新跳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关多样性比不相关多样性的正向作用更大;技术知识系统的独特性与创新跳跃间呈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创新跳跃"前因的研究,也为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知识系统以探索未来的技术机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Policy》2022,51(2):104416
Do informal social ties connecting inventors across distant places promote knowledge flows between them? To measure informal ties, we use a new and direct index of social connectedness of regions based on aggregate Facebook friendships. We use a well-established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that relies on matching inventor citations with citations from examiners. Moreover, we isolate the specific effect of informal connections, above and beyond formal professional ties (co-inventor networks) and geographic proximity. We identify a significant and robust effect of informal ties on patent citations. Further, we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geographic proximity on knowledge flows is entirely explained by informal social ties and professional networks. We also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informal social ties on knowledge flows is greater for new entrepreneurs or ‘garage inventors’, for older or ‘forgotten’ patents, and for flows across distant technology fields. It has also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相似文献   

14.
胡海青  李浩 《科研管理》2015,36(12):47-55
文章在分别考察两类加速器支持(技术支持和商业运营支持)与瞪羚企业突破式创新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动态性(技术波动和竞争强度)作为调节变量,验证加速器支持对瞪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图解分析加速器支持与环境动态性间的交互作用。通过287家企业实证结果显示:技术支持和商业运营支持均能促进瞪羚企业突破式创新。研究进一步发现,技术波动与竞争强度具有截然相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收购活动实现价值创造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缺乏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技术甄选行为、技术知识利用方式、收购经验以及价值创造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57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甄选行为和技术知识利用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匹配关系,技术知识利用方式有助于企业新价值的创造,收购经验对技术甄选行为和技术知识利用方式之间关系有差异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丰富并扩展了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收购创造价值的相关理论,较好的回答了“成功的技术购买者如何做到物有所值”这一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凯  胡赤弟  陈艾华 《科研管理》2019,40(8):166-178
有关产学合作与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忽视了以“知识双向动态流动”、产学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本文基于能力和网络的理论视角,分别从20个省级区域抽取科技经费收入前3的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网络能力对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嵌入性关系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内部交流和大学领导的作用比较有限;嵌入性关系在网络能力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构建嵌入性关系是提升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技术知识是构成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基础 ,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本文在分析技术知识的内涵、组成和特性的基础上发展了企业技术知识管理的过程模型 ,并从技术知识战略、技术知识网络、技术创新管理、组织学习等方面探讨了技术知识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田庆锋  杨清  刘辉 《科研管理》2006,41(1):119-129
本文以控制理论、资源交换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正式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74家IJVs的有效问卷。通过逐步层次回归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研究表明,非正式控制对隐性知识转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非正式控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非正式控制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