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很多教师将这一语文要素的关键点聚焦在“场景”“细节”“感情”上,重在组织学生圈画、品味描写“场景”和“细节”中的“感情”,却忽略了这种“感情”获取的方式——体会。什么是“体会”?与“知道”“了解”和“感受”有着怎样的不同?《辞海》中对“体会”的解释为“体验领会”。由此再来品读这一语文要素,编者不仅明确了感情达成的目标程度,既“领会”;同时,还设定了目标达成的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笑”这种感情变化的表现形式,就其本质来说是社会的产物,它反映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因而,作家笔下的“笑”有着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和内涵。可是,在鲁迅先生笔下的“笑”,却具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特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说到“陶瓷”,中国人总有特别的情结。它很贵,是不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很小,我们的生活中一餐一饭都离不开它;它很脆,却又能恒久流传。大家心目中的陶瓷,大多都是有着光滑釉面的瓷器,可这几位,或许会突破你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物·事·情     
写物的文章,历来就有“托物言志”、“借物寄情”的好传统。人是有感情的,在与身边之物接触、厮磨的过程中,会对物产生喜爱、珍惜,甚至感激、崇敬之情。如果我们顺着这种情意追寻过去,会发现一件曾经发  相似文献   

5.
色彩词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在不同的文化总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对比分析中日色彩词“红”的含义发现:生活习俗中,红色处处装点着中国人的生活,比日本普遍;文学作品中,中国诗文中“红”字构成的意象颇多,而日方的“红”色意象相对较少,多用于“红叶”;历史上,中国崇尚红色显而易见,日本却曾经排斥红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再排斥红色,成为一种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也”字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是一个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在句子中有时作助词,有时作副词,人们在阅读中几乎忽视它的存在。可当我们细细品味和咀嚼不同句子中的“也”字时,就会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常用字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鸟之天堂     
北戴河候鸟的客栈北戴河地处辽西走廊西部 ,森林覆盖率高 ,因此它不仅是很多留鸟和夏候鸟聚集的乐园 ,而且是众多候鸟迁徙的理想通道和歇脚站 ,被爱鸟者誉为“候鸟的客栈”。北戴河鸟类资源极为丰富 ,我国现有鸟类 1 0 65种 ,这里就有 40 9种。春季到北戴河可以  相似文献   

8.
《珍珠鸟》一文,寄情微物,申发小小哲理,虽未脱旧式花鸟鱼虫小品文传统,却也无可厚非。然而问题随之而来:鸟儿作为自然界中自由的生命,是否可以如对家禽一般豢养戏弄?“生物”与“宠物”,不是同一概念。比照同类题材的文字,约略可以见出境界高下。黄永玉的《飞来与我们喝早茶的金丝雀》,一样探讨着“信任”话题,却有着对东方悠久专制主义传统下,人性的促狭与卑怯的反思与忏悔——有一天喝早茶的时候,窗外飞进一只金丝雀。我们都以为它很快就会飞走的,它却在我们座位之间来回招呼,甚至啄食起饼屑来。它一进来,我马上想的是:“关窗!”但没有说…  相似文献   

9.
尽管中国并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太大的灾难,但我们仍应对当时风行的普遍主义的合法性进行质疑。当我们谈论普遍主义时,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同样重要的现代性这个课题,尤其是中国语境下出现的现代性。诚然,现代性代表的是所有世人的良好愿望和巨大利益,但是由于现代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条件,因而它也表现为不同的模式。中国的现代性是一种另类的现代性,它一方面对全球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有所贡献,另一方面又解构了所谓的“单一现代性”或“普遍主义”的现代性的神话。世界主义也是这样,尽管它是一个西方的概念,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着与之平行的因素。而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考虑到世界主义的多元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把握感情     
上帝创造了人,并赋予人感情。每个人的身边又都有亲人,朋友,而世上又有许多人是陌生的,于是人的感情有了亲疏。亲的是亲人朋友,疏的是大多数的人。我一直相信有着共同血缘的人必有着共同的包容力,这种包容力是巨大的,它使我们相信我们的亲人是世上最好的人,以致使我们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缺点。而同样的缺点放在另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关的人身上,我们却会无法忍受,于是我们变得主观了,变得唯心了,不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了。唯心的我们于是在生活上也开始唯心,于是人们会为维护亲人而做出些错误的事,企业中掌权者会到处安排亲信,不论…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欧阳修同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但透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我们却发现他们两人有显著不同。范仲淹可谓之“仁人”,欧阳修可谓之“达人”。在范仲淹的笔下,景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则“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春和景明,  相似文献   

12.
语言有“融洽人际关系,和谐日常生活”和“传递信息情报,表达思想感情”两方面的用途。言语行为表现是指:以这两方面为目的的我们所拥有的内在思想和感情,通过语言翻译出来,与非言语行为表现对应使用。从语言学角度看,寒暄语是一个礼貌言语行为,它的定义及理解模式与简单的语义编码解码过程有着差异;在会话过程中,寒暄语扮演着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寒暄语与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中日两国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是在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却存在种种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巧妙地表达某种愿望某种感情——赞美或者谴责,歌颂或者批判,认可或者否定——作家常常会在动笔之际先来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选择”,以便选择一个足以寄托其情其理的极生动极具体的“物”,然后再紧扣此“物”,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并果然在看似写“物”的表述中,极传神地传达了自己的感情或愿望。此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14.
正方一辩开篇陈词(三分钟)正方论点: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反方论点:感情亲疏不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尊敬的主席、评委,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自古多情空遗恨。”人类是情感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感情的亲疏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呢?我方认为,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理由有三:(一)何谓“感情亲疏”呢?《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感情”即由心理活动产生的“情绪倾向”;“亲疏”则是指在心理层面上(或感情程度上)对某一事物的亲近或疏远。它往往会使人在潜意…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民族主义情感的表达极为复杂。在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表现出了一种被称为“反中国感”的思想情结。他们逆乎“时尚”,对“民族”乃至“爱国”的宣传持激烈的批评态度。这种现象是由知识分子意识和潜意识的不同关怀决定的。在潜意识的层面,他们是诚挚的民族主义者;但是在意识层面,他们的“世界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关怀却又异乎寻常。这一差异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力图超越民族主义,在感情上却始终割不断与“民族国家”的联系。最好的办法当然莫过于寻求鱼与熊掌兼得。中国知识分子未能做到这一点。但他们为此所作的积极探索,在近代思想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但在历史进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这一名称却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玲 《今日中学生》2024,(Z1):74-75
<正>“愿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愿我们永远是朋友!”……当我们拥有一个默契、投缘的朋友时,往往会由衷地希望和对方永远做朋友。在面对分离时,这份感情会被酝酿得更加浓烈,于是,我们和朋友之间,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约定和誓言。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誓言还热气腾腾,可友谊却在不知不觉中冷却、疏远了,当初那信誓旦旦的言语,成了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相似文献   

18.
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总是觉得应该“以理服人”。可事情往往是我们讲了一大堆的道理,学生却无动于衷。实践证明,当一个人执拗于某一想法时,要想让他转变态度,再完美的理论也显得苍白,如果从感情入手则会容易得多。“以情动人”才是有效的说服术。因为,在感情与道理之间,人往往偏重于感情,人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物。感情是人类的优点,也是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不是无情物”,巴金的《随想录》之所以震撼人心,因为它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卢梭的《忏悔录》能够名垂千古,源于“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冰心的作品,也无不透着她纯真的感情。在新课标的“表达和交流”中有一条要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又提出“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可见,对作文的真情实感才是文章的灵魂。然而,目前一些作文教学现状和学生作文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巧妙地表达某种愿望某种感情——赞美或者谴责、歌颂或者批判、认可或者否定——作家常常会在动笔之际先来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选择”,以便选择一个足以寄托其情其理的极生动极具体的“物”,然后再紧扣此“物”,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并果然在看似写“物”的表述中极传神地传达了自己的感情或愿望。此种写法,就是我们所谓的“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