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果的《巴尔扎克之死》(现已选入高级中学《语文》新教材一年级阅读部分第二学期),写于一个半世纪之前。然而,岁月的流逝丝毫没有冲刷去它那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不仅因为雨果是个大诗人,素以文采瑰丽闻名于世,他的独立不倚的思想,纤细入微的观察,阔大不羁的想像,人生况味的发挥,似乎全凝聚在这篇悼文之上,更主要的是雨果与巴尔扎克有长达二十多年的友谊,自有一般人所难有的对逝者的追忆与情感,因而感人至深,今天读来仍会感到心潮难平,感慨万端。雨果与巴尔扎克的友谊可以追溯到1830年。1830年是法国文学史上不平静的一年。当时,统治法国文坛…  相似文献   

2.
咖啡友情     
“哈!你叫啥啊?”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时,还真给他唬住了。“雨果!不会是写《巴黎圣母院》的那个雨果吧?”我呆呆地问。“你才是那个雨果呢,维克多·雨果都上天110多年了,他要是在这,非吸干你的血不可。咱坐不改  相似文献   

3.
一、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在雨果的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部作品起意于青年时代,到流放时才完成;它是整整三十年思考和多年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悲惨世界》不仅是雨果规模最大的一部探讨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而且是作家整个思想和艺术发展时期的总结。《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人民生活的长篇史诗,表明雨果特别关心当代生活,同情普通人民,憎恨社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4.
正说到法国作家雨果(1802年—1885年),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但雨果不仅是小说家,还是诗人。而且雨果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遗憾的是就在法国,公众晚了一个半世纪,才认识雨果的绘画天才。雨果的绘画作品,传世至今约有三千五百余幅。有他为自己作品的插图,也有人物神情的勾勒,而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他的墨渍画。墨渍画是雨果绘画中的奇品。一个画家这样记述他亲眼看到的雨果创作的情景:“他沉思着将  相似文献   

5.
雨果写诗     
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的大文学家。他在校读书时很喜欢写诗。但是,他的老师窦谷特认为这样会影响雨果的学业,不允许他写诗,并用增加数学习题的办法来压他。雨果的母亲知道后很生气。她支持儿子抛开过量的习题,去从事心爱的诗歌写作,而且还帮助儿子寻找诗题,对他写诗提出许多好的建议。雨果17岁那年,参加了都鲁士学院的诗歌创作奖金比赛。他正准  相似文献   

6.
开心果     
爸爸的错 爸爸对上三年级的儿子说:“雨果是位很了不起的作家。” 儿子对他说:“爸爸,你要是雨果就好了。” “为什么呢?”爸爸不解地问道。 儿子说:“如果你是雨果,我不就是小雨果了吗?那  相似文献   

7.
华杉 《新读写》2008,(5):14-15
1865年,雨果被“小拿破仑”路易·波拿巴从巴黎放逐到塞纳西岛上过着流放的生活。在岛上,他曾经收到过一封信。信封上只写着:海洋,雨果。这样的信,雨果照样能收到,这是因为十九世纪的欧洲,谁不知道“世界第一公民”雨果呢?  相似文献   

8.
滴水穿石     
《快乐阅读》2013,(8):9
多办一所学校,就可少建一座监狱。——雨果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9.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领袖,其浪漫主义理论核心。就是对照原则。雨果对照原则的提出,以客观为根据,立足于现实,他指出诗人应以自然为模范,而自然,则是永恒的双面像,所以艺术应如实反映对立斗争的两个方面。雨果的对照原则,同时基于艺术的真实,艺术不是对现实原物不加考虑的摹仿,而是“一面聚物象的镜子”,要经过“艺术魔棍的作用”。雨果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艺术对照原则,而且在创作实践中运用和奉富了这一原则,他塑造的恶美一体的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须多侧面多角度地揭示人物性格;必须保持人物性格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贯性;必须遵守人物内部的“秩序”。  相似文献   

10.
1雨果(1802—1885)出生于法国东部的一个军官家庭。母亲喜欢阅读,常常带着雨果去图书馆。很快,雨果也被书中的故事迷住了,经常趴在书堆里,一读就是几个小时,不管读不读得懂,都看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1.
雨果把《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了编辑部 ,好久没有消息 .雨果便写了封信去问 ,信是这样写的 :“ ?———雨果”编辑部的回信来了 ,写的是 :“ !———编辑部”不久 ,《悲惨世界》这本名著便问世了 .会说话的标点  相似文献   

12.
作家的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横溢,29岁时就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一举轰动了法国文坛。然而,在他40岁时却被查出患有心脏病,而且随时都有恶化的危险。人们都万分担心,害怕这颗巨星会过早地陨落。可是雨果却不悲观,他每天早上都去散步、打拳,有时还跑步、游泳……加强各种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雨果认为:“人生是一串由苦难组成的念珠,我们应笑着数完它。”在苦短的人生历程中,能不能笑着行走,会不会笑着行走,是人生质量优劣的标志。人们都喜欢有幽默感的人,学生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内容简介] 在巴黎火车站二十七座时钟后墙的暗窄通道里,12岁的男孩儿雨果一直过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生活.孤儿,守钟人和小偷--雨果以为自己终将以这三重身份悲惨地生活下去,甚至再也无法踏出这座车站……除非,他能修好那个会写字的机器人!雨果的爸爸生前是个钟表匠,曾在工作的博物馆里发现一个坏了的但精致巧妙的机器人,父亲一面修里机器人,一面将修理的步骤写在笔记本里,并将笔记本作为生日礼物送给雨果.  相似文献   

15.
雨果,想必你对他并不陌生,他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世佳作.对于巴黎,雨果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在《悲惨世界》中,主人公马吕斯的经历,就有雨果自己的影子.马吕斯出生在巴黎,而雨果也一直认为巴黎才是他真正的故乡.  相似文献   

16.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将军,后宣誓效忠波旁复辟王朝。母亲也是王室的热烈拥护者。雨果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1月29日,安德列·纪德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想象中的采访者问他:"曾几何时,你为什么说:‘唉,雨果呗!"他答道:"以后我还要说。"原来36年前,即1905年,有记者问他,谁是法国迄今最伟大的诗人,他不想说是雨果,但是又回避不了,只好不情愿地回了一句:"唉,雨果呗!"不屑之意毕  相似文献   

18.
你好,雨果奖     
<正>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会展中心举行。继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之后,80后中国女作家郝景芳凭《北京折叠》获得201 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提到雨果奖,有人可能会首先想到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继而疑惑:雨果如何与科幻扯上了关系?雨果奖到底是个什么奖?  相似文献   

19.
雨果的人道主义一直是我们理解作家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参照。在初登文坛时,雨果就通过戏剧作品确立了这一贯穿始终的基本信念;在同古典主义的斗争中,雨果一再强调文学自由的思想,并通过其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不断强化它。与此同时,雨果提出文学创作中的美丑对照原则,认为文学的真实性依托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本文认为,人道主义和对照原则,是雨果文艺思想的两个支点。  相似文献   

20.
星际动物园     
到了8月份,孩子们就变得规矩起来,而且,越是接近8月23日,孩子们就越听话。这一天,银色的宇宙飞船送来了雨果教授的星际动物园。动物园每年一次来芝加哥地区巡展,每次只呆6小时。黎明前,动物园前就排起了长队;队伍中有孩子,也有大人。大家手里都捏着美钞等待着,心里充满了好奇,不知今年雨果教授又会带来什么稀奇古怪的动物,一饱大家眼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