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公历的4月4、5或6日。清明不仅是节气,而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气过后,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这个时候,白桐花开了。二候"田鼠化为鹌"。田鼠又回到了地下的洞里。三候"虹始见"。雨后的天空中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啦。  相似文献   

2.
柏科 《老年教育》2009,(4):48-48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素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相似文献   

3.
Lily 《红蜻蜓》2020,(4):22-23
清明时节,桐树开花了,鹌鹑也开始出来活动了。放风筝是这个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谷雨节气,池塘里开始长出小小的浮萍。布谷鸟梳理翅膀上的羽毛,发出鸣叫声,提醒人们开始播种啦!戴胜鸟也出现在了桑树上。  相似文献   

4.
<正>清明在古人心目中,不仅仅是农事节气,更是具有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民俗节日。清明时,在南方已是梨花风起、景色清明、春意盎然了。人们进行祭祖扫墓、踏青游春、植树、放风筝、荡秋千等丰富的民俗活动,诗人墨客则诗兴大发,创作了大量吟咏清明寒食的诗歌,南宋大诗人陆游也不例外。让我们欣赏几首吧。  相似文献   

5.
清明政治     
清明,是一个节气,一个民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予寻春丰出城。“思人怀远,意境幽长。  相似文献   

6.
诗意清明     
时间的使者纵马而来,转眼间清明节又悄然而至了。清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是其他节气和节日所没有的。从节气上说,清明一到,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耕春种,一年的忙碌从此开始;从节日上讲,它是祭祖之日,这天要踏青扫墓,祭拜祖先,追忆先人。晚唐诗人杜牧在《清明》中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清明  相似文献   

7.
<正>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因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时节草木生长,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让我们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边小学同学们的诗歌、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中来了解同学们在清明时节的活动和感受吧!  相似文献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悲情的时节,也是人们一往情深开创未来的时节。只因清明时处暮春,渐离了凄风苦雨,远别了料峭春寒。在农村,清明是逐渐过渡到夏收夏种的节气。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一年之计在清明。清明时节,油菜开花满地金,蚕豆开花满天星,小麦扬穗节节高。春熟春熟,正是经过清明才成熟的。  相似文献   

9.
袁坚 《父母必读》2023,(8):22-25
<正>神话也好,传说也罢,其实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深入探究的话,往往会发现它们背后有一些现实的依据。据此,孩子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尝试编织神话故事。在立秋与处暑这两个节气之间,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节日—七夕,也就是在农历的七月七日。不过孩子们可能会问:七夕不是在夏天过的吗?怎么在立秋节气之后呢?那么,这里就要跟孩子们解释了:节气主要是根据中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农业耕作的需求划定的。  相似文献   

10.
仲春、暮春交际有一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生长,空气洁净又清明,这便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清明。清明最初是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节气,那怎么变成节日的呢?这就要说到寒食节了。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语文》2007,(4):56-56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鞭春牛,是立春节气的传统风俗之一。立春这一天,人们用泥巴捏泥牛,挥动鞭子抽打泥牛,从而唤醒休眠的老牛,提醒大家春天已经来临,要及时耕地播种。在“鞭春牛”的仪式中,人们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立春就要来到了,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准备好动手捏春牛了吗?让我们一起迎接美好的春天吧!  相似文献   

13.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大约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左右为清明节。按古代风俗,这天人们要上山祭祀,为祖先扫墓。唐朝白居易有诗为证:“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清明野望  相似文献   

14.
<正>清明节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篇》中,云"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在《岁时百问》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相似文献   

15.
扫盲千字文     
扫盲千字文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季有六个节气,每月有两个节气。春天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天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的节气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意图“雨水有雨,一年多水。”雨水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寒风飞雪”渐渐远去,勃勃的生机充满大地,人们的心情也焕然一新。我们挖掘与雨水节气相关气候、物候、饮食、风俗等,创设能体现雨水节气之美感的环境,使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我们还抓住雨水节气相关元素,开展系列美育活动,让幼儿感受到雨水节气独特的美,帮助他们感受与理解雨水节气的文化与习俗。  相似文献   

17.
在民间,人们把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华夏三大“冥阴节”。 清明节又称三月节.时间在农历三月,西历四月五日左右。“清明”本为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它是农业活动节气的一个标志:《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相似文献   

18.
清明节     
“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在我国传统的历法中,把一年分成24个节气,用来反映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时间大约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在阳历中约在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  相似文献   

19.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逐渐升高,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便来临了.上面两句农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20.
清明诗话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古代有关清明时节的诗甚多,其中不乏名篇佳句,有些至今广为传诵,并被赋以新义而常常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