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秋分月饼     
中秋佳节,小秋的爷爷给他出了一道分月饼的数学题。 爷爷说:“我这儿有7块月饼,你把它平均分给这里的8个人。” 小秋听了扑哧一笑:“这是平均数问题,太容易了,把每块月饼平分成8份。爷爷您竟出这么简单的问题。” 小秋说着拿起刀正欲切,爷爷拉住说:“你这方法不好,我要求用更好的方法。” 这一问,还真一下难住了小秋。 过了一会儿,小秋又拿起刀准备切,爷爷问:“小秋,想好了?” “想——好——了!”小秋一字一顿地回答。 小秋分月饼的方法妙极了。 小朋友,你知道小秋是如何分月饼的吗? 《中秋分…  相似文献   

2.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中秋佳节时。听着喜爱的旋律,心中不禁有些凉意、捧起手中的月饼,轻轻咬了一口,这月饼的味道好熟悉,好好吃啊,我想起了这月饼小时候在外婆家吃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正是春华秋实,一年辛勤劳动结出丰硕果实的季节。届时家家都要置办佳肴美酒,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吃月饼“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  相似文献   

4.
欢乐中秋     
《双语学习》2009,(10):2-3
中秋节就要到了,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合家团圆的日子。在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赏月边吃月饼,真是其乐融融。其实,关于中秋节以及月饼都有一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的。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读一读我们下面的介绍吧。  相似文献   

5.
6种病人需当心:月饼有“圆”有“缺”月饼是我国人民中秋佳节的传统食品,因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多数人喜欢吃。特别在中秋之夜,吃饼赏月,别有一番情趣,但是,有6种病人不宜多食或应禁食月饼。糖尿病人:因月饼含糖量高,患者如图口福,一次吃得太多,可使血糖急...  相似文献   

6.
“分享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围绕成人和幼儿用游戏方法共同阅读一本书,开始以成人为幼儿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后,随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的熟悉,培养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逐步提高幼儿阅读水平,以幼儿听故事过渡到幼儿自己读故事的过程。在家里,“分享阅读”对幼儿来说就是亲子游戏,对家长来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在幼儿园,“分享阅读”对幼儿来说就是幼儿围坐在教师的身边,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阅读区,让幼儿和教师以及其他小朋友一起说…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意图绘本《不完美的小家伙们》讲述了三个“不完美”的小伙伴在遇到追求完美的方块先生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绘本的情节清晰,语言风趣,画面色彩鲜明且细节丰富,用轻快的色彩和松弛感的线条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以此为素材设计了一节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故事,推测故事情节,逐渐理解方块先生从追求完美到渐渐接受不完美的心路历程。阅读结束后还为幼儿提供了分享交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中秋佳节,小秋全家聚在一起,赏明月尝月饼,一片欢歌笑语。突然,爷爷发话了:“小秋,给你出一道关于吃月饼的数学题。看你能不能做出来?”  相似文献   

9.
分享阅读的宗旨首先是传播阅读的快乐,是用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好奇心和爱书的感情。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成年人和孩子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它可以让孩子感受阅读、享受阅读,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它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汉字:它强调成人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其快乐,这是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齐悦 《现代教学》2014,(9):51-51
小小的月饼在课上激起“干层浪”,有的学生认为月饼好吃,喜欢吃;有的学生认为月饼不好吃,反而喜欢月饼的包装盒。对此,施老师因势利导,寓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于现代德育课堂之中,让学生了解月饼背后的故事,探究中秋节和月饼的由来与传说、各民族庆祝中秋节的方式,由此学生已经从一块小小的月饼中感悟到了中秋节悠久的历史文化,课堂上的小插曲对教学内容起到了升华的作用,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月亮碎了     
又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月华如水的夜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围着圆桌坐下,爷爷麻利地切开月饼一人分一块,爸妈安静地坐着不说一句话。我偷偷瞧了爷爷一眼,他似乎很高兴,但眼神里始终带着抹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意图绘本《迷糊一家购物记》讲述了迷糊一家人去购物的故事。这一家人总是迷迷糊糊的,只记得物品的一些特征,忘记了要购买的物品是什么。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热心的朋友,这些朋友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最终他们能不能买对物品呢?犯迷糊、办错事,不仅是书中迷糊一家遇到的问题,也是幼儿时常在生活中会出现的情况。本次语言活动旨在通过集体阅读与自主阅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3.
中秋望月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一个意喻着喜庆、祥和、团圆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总会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这种习俗在神州大地沿续了千年,至今不变。我们家也不例外,吃过团圆饭,一家人聚在阳台准备赏月。妈妈在阳台的圆桌上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水果,果盘里装满了黄澄澄的梨、如水晶般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25日,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上午9点半,合肥西园新村松涛里杨造伦家特别热闹,邮政局礼仪公司给他们送来身在美国的儿子为他们定的鲜花和月饼,刚接过花,电话响了,是远在美国的小儿子夏书军打来的越洋电话,"爸爸妈妈,鲜花、月饼和祝福收到了吗?"  相似文献   

15.
提拉  陈鑫 《母婴世界》2008,(9):108-109
超级挑战:象征着团圆的中秋佳节到了,天上的圆月皎洁明亮,人间的月饼美味无穷,但这些都不是宝宝们的最爱。知道宝宝最喜欢中秋节做什么吗?给你们点提示:天上的月亮再美,宝宝还没有对月抒怀的功底,人间的月饼再鲜,也抵不过宝贝善变的口味,倒是那一盏盏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花灯始终吸引着小家伙的眼眸。摸透了宝宝的心思,小爸们不妨投其所好,为宝宝设计制作一盏中秋花灯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西风东渐”,虽然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夹杂着商业文化呼啸而来,但是,人们却对民族传统节日更加重视。月饼包含了团圆的意义,尽管9月开始变得秋风萧瑟天气凉,但那将至的中秋佳节却让心情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中秋"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赏月、吃月饼是传统的习俗。月饼是象征中秋佳节的一种商品。其包装设计和内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改变,传统的月饼包装不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出现了的"混搭"风潮,其效应引导消费模式,带动消费者消费,势必引起"跨界"潮流在月饼包装设计中的出现。新的包装设计理念的注入,使传统的节日馈赠品有了新的外衣,开始阐释它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月下人思月     
一转眼,在美国已经呆了6年了。大学毕业后,他进了一家著名的企业,按理说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可越是这样,他越想家。又是一个中秋节,他一个人坐在窗前,啃着美国产的“中国月饼”,不禁想起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情景。那时候,每到中秋节,一家人总是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而他最喜欢一边吃着大麒麟阁香喷喷的月饼,一边坐在奶奶膝上,听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在空中也聚精会神地听着,有时还像害羞的姑娘似地躲进云彩里  相似文献   

19.
"中秋"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赏月、吃月饼是传统的习俗。月饼是象征中秋佳节的一种商品。其包装设计和内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改变,传统的月饼包装不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出现了的"混搭"风潮,其效应引导消费模式,带动消费者消费,势必引起"跨界"潮流在月饼包装设计中的出现。新的包装设计理念的注入,使传统的节日馈赠品有了新的外衣,开始阐释它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月饼的故事     
又逢一个畅销月饼的中秋佳节。“叮叮……”门铃响起。“太好了,又有月饼吃了!”我俨然未卜先知,兴奋地嚷起来。“刘叔叔好!”我挺有礼貌地向客人打招呼。于是,一盒意料之中的大月饼落入了我的怀抱。我喜形于色,竟忘了手中还拿着作业本,就钻进房间里了。“姐姐,这是月饼吧?”6岁的小妹好奇地问了一句。“嗯!”我头也没抬,只顾拆开久违的月饼盒。“哇!好大的月饼!”我惊叫起来。“姐姐,为什么刘叔叔要送这么多月饼给我们呢?”小妹凑过来,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还不是想走后门!”“可我刚才看见刘叔叔从前门进来的呀!”妹妹偏着小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