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常常能听到对一些老师的赞扬:“某某老师的课讲得真好!”“某某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这不仅让人想起很多年前听到的一个故事:某学校有两位语文老师,一位口才很好,且非常幽默,一堂课讲下来,常常是笑声不断,学生听得非常过瘾;另一位虽也是语文老师,但口才就差了不少,讲不了多少精彩的东西,学生也就不怎么爱听,索性就干脆少讲。但奇怪的是,第一位老师所教的学生就是没有第二位老师所教的学生学得好,一时间曾被传为怪事。这是课程改革前的故事,现在想来当然就不觉得奇怪了。第一位老师“讲”,是在“讲授”,就是把自己所知道、所理解、所感…  相似文献   

2.
“3月23日!金童老师1“一蟹不如一蟹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不到黄河心不死”翻开学生的《三分钟积累》本,每一天的成语积累课堂作业都是这样的格式,并且有一个个“金童”老师的亲笔批改,有错的同学订正好后还有这些小先生的二次批改。这项成语积累课堂作业全由学生操作。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都有一至二节语文课。每天早晨,昨日教成语的小老师往往第一个到校,把写有他教的成语的小黑板挂在黑板上,以便让同学记住这四个成语。第一节语文课上课前,昨日教成语的小老师会及时发下《三分钟积累》本,然后在黑板上写上日期和她(他)的姓名。语文课铃声一响,学生就翻开本子,手握钢笔,静悄悄地等待小老师吩咐。有些小老师会吩咐默写;有些则让大家听写;有些小老师要求高一些,会自己说意思,让大家根据意思写出这四个成语;还有要求更高的,则说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让大家根据这个句子写出相应的成语,当然范围就是他教的这四个成语。结束后,迅速传好本子,小老师抱走,我开始上语文课。当天中午,小老师会趁午休时间改好全班的这些作业,并找有错误的同学一一订正,然后一本不落地整理好本子传给下一位小老师。第二节语文课铃声一响,下一位小老师闪亮登场,指着小黑板...  相似文献   

3.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隆”。“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怕”,二是“糊”;“怕”就是害怕,“糊”就是糊弄。中小学阶段,语文课是母语基础课,非开设不可,开设语文课就得写作文,这是天经地义的。因此,语文老师就要教写作文,学生就要学写作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现实的情形却很奇怪,老师和学生提到作文就害怕,虽说怕,但又躲不过去;老师总不能不教作文,学生也不能不写作文,怎么办?于是就“糊”,老师糊弄学生,学生糊弄老师。  相似文献   

4.
高效语文课堂是很多老师追求的目标,这不仅让老师教得轻松,也能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轻负高质,这却并非易事.评价语文课是否高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愉悦高效”?这是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评价发表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王水丽 《考试周刊》2011,(64):37+33-37,33
浙江省特级教师唐懋龙曾这样描述时下一些语文课:“一个傻乎乎的老师带着一群傻乎乎的学生,在上着一堂傻乎乎的语文课……为分析而分析的语文课就是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号变成问号,再让学生把一个个问号变回句号。”犀利的观点道出了语文课的困境——教课文,不教语言;教知识,不教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信息专递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通俗一点说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一次大讨论,本期摘要编发,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能帮助我们对这句名言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到某小学听二年级的语文课。老师在教学生字“眉”时,让学生把“眉笔”一词抄到本子上去。课后我问了一些学生,几乎百分之百不知道“眉笔”为何物。这不禁使我想起了韩干画马的故事。据说,唐明皇要著名画师韩干画马,并说:“你可先去御府看看我收藏的马画,可画得更好些。”韩干答:“不用了。陛下马厩里有几万匹马,它们都是我的老师,我还是先向它们学习吧。”于是他一头扎进御厩,边养马,边观察,边揣摩,终于画出了至今驰名中外的名马图。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师要教学生唱好一首歌,首先要教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这就是要求上好音乐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渗透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说”来理解歌曲内容,教师通过听学生“说”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说”为“唱”铺路,学生“说”得好,也就对歌曲思想内涵理解得深,了解得透。我们在音乐课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主要是在听乐曲、学歌词的时候,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音乐的意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感情地把音乐意境讲出来。再带着感情来唱歌,就一定能唱好…  相似文献   

9.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孩子主动地学”,我们教师就要“灵活地教”,前些日子听了中兴路第二小学张广利老师的两堂语文课,颇有启发。 《少年闰土》第一段讲读完了。张老师问同学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一个学生说,“其间”是什么意思?张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甲说是“里面”的意思,学生乙说“其间”就是“在这当中”的意思。“这”指什么?学生丙说,课文的意思是在“西瓜地中间”。答案接近正确,但不完整。老师要求学生认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课要少而精 ,要少讲、精讲。”很多老师尽管明白这是教改的方向 ,却怎么也做不到“少讲、精讲” ,不知不觉又成了“主讲”者 ;还有少数老师片面地认为“精讲”就是要缩短讲课时间 ,给学生多布置练习 ,于是把“精讲”简单的理解为少讲 ,把有些该讲的也抛弃不讲了 ,忘记了“主导”的职责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学的目标应是使学生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 ,看重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怎么样。叶圣陶先生说 :“教师之教 ,不在全盘授与 ,而在相机诱导 ,必是学生运其…  相似文献   

12.
“数学就是计算,数学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这是学生们对数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加之有些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是老一套的“教条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法,要求学生死记题型、背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老师教得索然乏味。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就得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期“100个怎么办”继续讨论下面的问题:我是初二年级班主任。这学期,学校安排一位刚从外地调来的中年男教师教我们班的语文课。由于他普通话讲得不大标准,有较明显的地方口音,有同学就在课堂上摹仿他某些独特的发音和声调。又由于这位同事的衣着也不讲究,同学们越发喜欢教同头课的另一位年轻、漂亮、性格活泼、“有现代感”的女教师。几个“领袖人物”竟跑到教务处要求更换语文老师。我知道,这位老师的工作态度很认真,业务水平也不低,只是刚从县里到省城这所重点学校来,一时不大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教育对象。作为同事,我理解他初来乍到的压力,也相信他能尽快调整自己以获得同学的认可。但眼前怎样才能稳定同学们的情绪,让他们认真上好语文课,同时又帮助这位新同事减轻心理压力,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学生呢?当教师怎样才能被学生认可并受学生喜爱和尊重?班主任当怎样协调科任教师与班上同学的关系?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愿本刊的讨论能对大家有益。  相似文献   

14.
崔雅鸿 《文教资料》2005,(4):139-140
语文课单调乏味,语文教学苦不堪言,这已是由来已久的事了。往往是教师费尽心思,条分缕析,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说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反正是“你不教我还清楚,你一教我反倒糊涂”。如何改变这种“投入与收成”的巨大反差呢?这确实值得语文老师好好思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  相似文献   

15.
我相信,每一位想教好学生的老师,都希望学生重视自己所教的学科并且有兴趣。然而,实际效果却大不相同。学生对有些老师的课“爱得入迷”,而对另一些老师的课却“恨得要命”,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6.
最佳答案     
昨天去听张老师的课。张老师是一位细心的老师。他的语文课很有趣,特别喜欢穿插一些时事,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得津津有味。这是一堂作文课,张老师带来了一张《南方日报》,他展开报纸让学生们观察封面上的一张图片。他先指导学生看标题:新西兰强震。然后看简介情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近,有一个小的话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那就是“好成绩是教出来的吗?”,说有一名学生,上课喜欢讲话,老师很生气,下课后把他带回办公室,准备批评、教育他一番。想不到,老师还没有讲话,学生倒抢先讲起来了:“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因为我学得好。”我们在感叹这名学生“无礼”的同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到底好成绩是不是教出来的?笔者认为,好成绩是教出来的,但好成绩不完全是教出来的。同理,对于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于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问题也备加关注.可是长期以来,教师“照本宣科”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成为了一些人对语文课的理解.甚至一些学生还会这样来调侃语文课——“老师摇头晃脑,学生尽管睡觉.”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语文课要把握语文的文本定位和适宜的教学形式,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却始终难以得到解决,因而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并且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教室里只有严肃的单一对话,只有枯燥的文本解剖,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效果自难保证,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就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期“100个怎么办”继续讨论下面的问题:我是初二年级班主任。这学期,学校安排一位刚从外地调来的中年男教师教我们班的语文课。由于他普通话讲得不大标准,有较明显的地方口音,有同学就在课堂上摹仿他某些独特的发音和声调。又由于这位同事的衣着也不讲究,同学们越发喜欢教同头课的另一位年轻、漂亮、性格活泼、“有现代感”的女教师。几个“领袖人物”竟跑到教务处要求更换语文老师。我知道,这位老师的工作态度很认真,业务水平也不低,只是刚从县里到省城这所重点学校来,一时不大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教育对象。作为同事,我理解他初来乍到的压力,也相信他能尽快调整自己以获得同学的认可。但眼前怎样才能稳定同学们的情绪,让他们认真上好语文课,同时又帮助这位新同事减轻心理压力,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学生呢?当教师怎样才能被学生认可并受学生喜爱和尊重?班主任当怎样协调科任教师与班上同学的关系?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愿本刊的讨论能对大家有益。  相似文献   

20.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期“100个怎么办”继续讨论下面的问题:我是初二年级班主任。这学期,学校安排一位刚从外地调来的中年男教师教我们班的语文课。由于他普通话讲得不大标准,有较明显的地方口音,有同学就在课堂上摹仿他某些独特的发音和声调。又由于这位同事的衣着也不讲究,同学们越发喜欢教同头课的另一位年轻、漂亮、性格活泼、“有现代感”的女教师。几个“领袖人物”竟跑到教务处要求更换语文老师。我知道,这位老师的工作态度很认真,业务水平也不低,只是刚从县里到省城这所重点学校来,一时不大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教育对象。作为同事,我理解他初来乍到的压力,也相信他能尽快调整自己以获得同学的认可。但眼前怎样才能稳定同学们的情绪,让他们认真上好语文课,同时又帮助这位新同事减轻心理压力,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学生呢?当教师怎样才能被学生认可并受学生喜爱和尊重?班主任当怎样协调科任教师与班上同学的关系?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愿本刊的讨论能对大家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