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入激趣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是否能够成功激起学生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谓激趣导入,就是要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努力寻找一个新的着眼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的心理与思维都兴奋起来。"激趣导入"主要有故事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巧设质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歌曲--以情激趣 1.通过"情境"激趣 教师应使学生"触景生情",平时要多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如在导入<大海啊,故乡>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儿童在大海边自由嬉戏的情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可播放儿童长大后一个人在海边回忆、彷徨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兴趣自然就点燃了.  相似文献   

3.
<正>1.拼音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强,但意志薄弱,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多方激趣。激趣的方法有多种,如谈话激趣、故事激趣、图片激趣、顺口溜激趣、唱儿歌激趣、引入现代化教具激趣等。此外,游戏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找朋友"游戏(老师读一个字母,让学生找出这个字母)、"猜字谜"游戏(像个6字是什么字母?两扇小门是什么字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搭建平台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运用激趣导入、谜语激趣、游戏导入、问题创设、联系生活导入等导课形式,为学生创造敢想善思的学习条件。如在教学“平行线“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5.
韩华 《学周刊C版》2010,(1):50-51
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就解决了新课程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课堂激趣有这样几种方法:1.导语激趣法;2.多媒体激趣法;3.比赛游戏激趣法。  相似文献   

6.
正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需要讲究教学的趣味性,让知识教学更充满魅力与乐趣,学生自然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教与学的效率自会提升。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由"趣"字入手,激趣导入,趣味教学,让学生快乐学习,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一、灵活方式,激趣导入,提高教学效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与求知的原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  相似文献   

7.
一、导课激趣。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导课方法。如解释课题导入,介绍背景导入、联系旧知导入、渲染气氛导入等等。如《海上日出》一课,在上课前先让学生看录像观察日出前后的情景,使学生对学习课文产生兴趣。二、提问激趣。提问要选准时机,我提问时一般选在:①关键内容处,②内容变化处,③文章的题眼,④事物的联系之处……如《草原》中,作者借草原美景抒情,先“高歌一曲”继而“低吟一首”,我向学生提问,如果把这两个短语颠倒过来会怎样?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较深地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评价激趣。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一环。如果引发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自然就能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导语激趣教师走进课堂,用三言两语导入课文,让学生在兴趣中步入课题,实在有其精妙之处。如在设计《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求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必须就自然学科的特点,在激趣引题、观察活动、思维想像、实验制作、讨论总结等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求新”的机会。一、激趣引题要“求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惊喜的教学氛围,就会引发学生“我要学”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制作电热切割器》一课时,我预先自制了电热切割器,在课堂上先给学生表演用电热切割器把泡沫塑料板切割成小金鱼、小熊猫等动物图案,学生很感兴趣,这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制作…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古诗文与学生现代生活经历相差较远,学生对古诗文感到陌生,学习兴趣不浓,甚至有放弃学习的念头。古诗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用下面几种方法。一、导语激趣新颖、精彩、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如教学《马说》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中国跨栏飞人刘翔已经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是有哪位同学知道在他成为一名跨栏选手之前竟然是一个跳高运动  相似文献   

11.
从事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和教研工作,在多年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导入激趣、结果激趣、情境激趣等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前任务激趣、导入激趣、多媒体手段激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激趣、知识拓展激趣。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兴趣;故事激趣;游戏激趣;操作激趣;竞赛激趣;激将激趣等六种尝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同时提升了数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教学中采用游戏激趣法、魔术激趣法、谜语激趣法、课件激趣法、实验激趣法、教具激趣法、故事激趣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科学魅力,享受快乐学习,使我们科学教学更加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材料、教学方式的兴趣是我们教学的关键,也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所应考虑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点燃学生求知火花,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一、充分重视课前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别小看课前导入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导入的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课堂,以高昂的兴趣、活跃的思维进入学习。激趣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1.悬念设疑激趣法:设置悬念是燃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望的前提,能让学生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情景,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  相似文献   

16.
申雅莉 《学周刊C版》2015,(4):138-139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导入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案,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过程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方法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三步教学策略"以"导入激趣"为一堂课的起点,以"过程设疑"为一堂课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  相似文献   

17.
申雅莉 《学周刊C版》2015,(4):138-139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导入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案,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过程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方法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三步教学策略"以"导入激趣"为一堂课的起点,以"过程设疑"为一堂课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一堂课来说,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除按照大纲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一段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一、创设问题情景,营造氛围,激活学生兴趣1.互动游戏,激趣导入在美术教学中,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游戏实践活动情境,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激趣,生成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成探研的问题时安排操作. 案例:"认识平行"导入操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分组用两根筷子做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合作,一位同学把筷子轻轻地甩到桌面上,一次只甩一根筷子,另一位同学把落在桌面上的两根筷组成的图形画出来.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选择不同的图形让学生画在黑板上展示.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是每个英语老师研究的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主要有:融洽师生关系激趣;用简笔画和多媒体激趣;利用游戏活动激趣;运用口决激趣;利用英文歌曲激趣;利用竞赛形式激趣;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