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在讲述用伏打电池给小灯泡供电一课中,课本中提到:“把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浸在稀硫酸溶液里,就做成了一个伏打电池,它可以向小灯泡供电,使小灯泡发光。”而我在每次准备这个实验时,都感到这个实验比较难做。所以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一点小的改进,即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灯泡,用二个伏打电池串联起来给发光二极管供电。改进后经任课教师在教学时试用,反映很好。  相似文献   

2.
怎样做好伏打电池实验南漳县巡检中学孔庆福(441531)按照教材做伏打电池实验,小灯泡发光微弱且发光时间极短,实验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是,铜没有氧化时,铜片和锌片间电压低,一般不到1V,锌极极易腐蚀。再加上铜板锌板与小灯泡间的电阻大使电路中电流强度很弱...  相似文献   

3.
伏打电池演示实验的改进阳新县第三中学柳炳军(435200)初中物理课本对伏打电池演示实验,作了如下叙述:“把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浸在稀硫酸溶液里,就做成了一个伏打电池,它可以向小灯泡供电,使小灯泡发光(课本图7—10)。”遗憾的是,小灯泡发光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电子表物美价廉,已经相当普及。由于其内部的CMOS数字集成电路和液晶显示屏耗电极微,显示灵敏度极高,将其用于学生课外活动实验,不但取材容易,便于学生自己课外操作,且实验效果十分理想,优于教材中传统实验方法。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效果。现将电子表用于学生课外实验活动的几点做法介绍如下。具体方法:不论何种电子表,只要将其钮扣电池去掉,用小鳄鱼夹接出电源的“+”“-”极,即可用于课外活动实验。一、改善伏打电池供电效果: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第五节内容中,用伏打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的实验,由于小灯泡耗电量大,伏打电池放电很快,发光好似“昙花一现”很快暗下来。课外活动时,我让学生用伏打电池带动电子表,只是把锌片  相似文献   

5.
发光二极管与普通小灯泡一样,在有电流通过时能发光.但二者又有区别,小灯泡发光需要一定的热量积累直到灯丝达到白炽状态.而发光二极管接线头有正负极性之分,只有正极接线头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线头接电源的负极时,二极管才会发光.再者使发光二极管发光不需要持续的电流,一个小的脉冲电流就足以使发光二极管发出很亮的光.这些特性是普通小灯  相似文献   

6.
电池小议     
一、伏打电池——电池的始祖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也可翻译为“伏打”),把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浸在稀硫酸溶液里,就做成了一个化学电池,俗称“伏打电池”.在伏打电池里,由于稀硫酸跟锌发生了化学变化,在铜片上聚集了大量的正电荷,在锌片上聚集了大量负电荷,使铜、锌极板之间保持一定的电压,它可以向灯泡供电使灯泡发光.虽然这种电池很“土”,它的电压较低,电流也很小,但毕竟使人类第一次用这种手段得到了电流.所以它是一切电池的老鼻祖.  相似文献   

7.
1伏打电池--电池的始祖 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lessandor Volta,也可翻译为伏打),把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浸在稀硫酸溶液里,就做成了一个化学电池,俗称为伏打电池.在伏打电池里,由于稀硫酸跟铜、锌发生了化学变化,在铜片上聚集了大量的正电荷,在锌片上聚集了大量的负电荷,使铜、锌极板之间保持一定的电压,它可以向灯泡供电使灯泡发光.但是这种电池很"土",它的电压很低,电流也很小,但毕竟用这种手段使人类第一次得到了电流.所以它是一切电池的老鼻祖.  相似文献   

8.
用音乐集成块做物理实验通城县双龙初中(437400)吴忠甫音乐集成块的音质优美动听,声、光同时显示,功耗低,启动电压低,电流小,反应时间短,能显示迅速变化的交流电流。一、伏打电池的演示伏打电池贮能少,如果用小电珠做实验,小电珠只能亮很短的时间,教学效...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第二册129页“图7—10用伏打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的演示实验中,电介质用稀硫酸,极板容易极化和损耗,难以反复演示,效果欠佳。我们自制了“伏打电池演示器”,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器材:①锌板两块(旧甲电或大号电池的外壳);②碳棒两根(旧甲电或大号电池中);③小灯泡一只(额定电压1V,或1.2V),④发  相似文献   

10.
谈自感现象的教学羊孝清(物理系)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有现成的教具,图1为演示接通电源时自感现象的电路.A1、A2为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稳定时,两灯泡发光亮度相同.亦即可变电阻值与线圈的阻值相同.在刚接通电源时可...  相似文献   

11.
黄善仪 《物理教师》2000,21(1):22-22
在一般的中学和中专物理教材中,都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路,演示通电时和断电时的自感现象,但效果不甚明显.在刊物上曾介绍有不少的改进方法,有的用发光二极管、有的用氖管、有的用演示电流计代替小灯泡,等等,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换向开关,代替常用的单刀单掷开关,改进自感现象实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实验器材;电感线圈L(额定容量为2kVA单相50Hz的自耦变压器),小灯泡(6.2 V 0.3 A)二只,滑动变阻器(10 Ω,2 A),电源(6V电池组),换向开关(用双刀双掷开关…  相似文献   

12.
《导体和绝缘体演示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近些年来已开始广泛应用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代替教材中实验所用的小灯泡,用36V叠层电池作为电池组,设计制成的《导体和绝缘体演示器》,能够演示所有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是否导电,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的特点,实验效果令人满意。1 制作原理如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LED(取10只串联)与电源E、开关K、待检验的导体RX及保护电阻R(取1kΩ),组成串联电路。当K闭合时,LED因正向导通而发光。待检验的导体RX的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强,发光管发光越强。因此,从发光管能否发光即可检验出该物体能否导电;同时从发光管发光的…  相似文献   

13.
初中第七章第8节“电池”和高中化学“原电池”等内容,都要做伏打电池实验。但由于伏打电池输出电压低(一般只有0.8伏),产生的电流比较微弱,小电珠作负荷,耗电量大,发光时间仅约2~4秒钟左右。因此可见度差,看不清楚。我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对伏打电池作些改进,使小电珠发光时间提高到15分钟左右,且亮度正常,其做法如下: 1、取50×150毫米的铜片和锌片各1块。锌片可从旧的干电池截取,铜片要在酒精灯上反复灼烧麦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  相似文献   

14.
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微弱电流大小和方向的灵敏电流计,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用于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代替价格较贵的电磁式电流计,直观性也优于电磁式电流计。 电路原理如图1。两只发光二极管用红、绿各一只,e_1,e_2各为两节5号干电池。当微弱电流由A进入时,由于Q_1的放大作用,Q_1导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时 ,通常运用电流计。经研究用小灯泡显示原电池原理的实验 ,小灯泡能够较长时间发光 ,现象明显 ,更有说服力。一、用小灯泡显示原电池实验1 Cu—Zn原电池( 1 )在酸性介质中用锌片 (长 1 0cm ,宽 3cm)、铜片 (长 1 0cm ,宽 3cm)、泡沫海绵、小灯泡 (普通手电筒用的 1 5V)、电线组成的原电池材料。在 1 0 0mL小烧杯里加入 40mL~ 50mL水 ,插入原电池材料 ,后加入 1 0mL浓硫酸 ,搅拌溶液 ,小灯泡徐徐发光 5s~ 1 0s,如附图所示。附图 Cu—Zn原电池照明灯示意待灯光熄灭后 ,如果 :①用药…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发光二极管的特性设计一种故障检测电路,用红、绿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组合可在线观测光伏板的工作状态,即光伏板正常工作时绿灯亮、红灯灭;故障状态时绿灯灭、红灯亮,此时可确定该板为故障板,但不影响回路中其他光伏板正常工作。综合考虑电流、功耗和照度等因素,在478 lx照度值下选择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为2 mA时合适,以光伏热斑故障实验为例,记录单片光伏电池在不同遮阴面积下的光伏板输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遮挡面积大于48%时该光伏板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电压下降明显,同时红灯发光、绿灯熄灭,证明光伏板存在明显故障并能直观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第七册《电从哪里来》一课教学目标要求制作叠层电池,按教材所示方法(如图1),均不能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用万用表测得发光二极管两极间电压为0.5V。很多学校的师生反映按教材所示方法实验不能成功,很多改进的办法都失败了。笔者困惑之余,试作了如下探索和改进。a.在砂纸打磨过的铜片和锌片间夹上在饱和食盐水中浸透过的吸水纸,制作电池5层,每层用吸水纸隔着,发光二极管不发光,测得二极管两极电压为0.75V。b.将每层电池间的吸水纸拿掉,使铜片、锌片直接接触,发光二极管不发光,测得二极管两极间电压为0.7…  相似文献   

18.
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效率高、工作电流范围大、易点亮、光色多样和价格便宜的优点。用它来改进物理实验,不但新颖独特,而且便于学生观察。改进一:用发光二极管作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中的光源。初中《物理》第一册“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书中采用一支点燃的蜡烛做光源,因其亮度有限,实验效果不很理想。如果采用多只发光二极管来代替蜡烛做光源,效果就很好。方法是:用9只直径5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颜色统一为红色或绿色),在同一平面上排成如图2的形状;每个发光二极管串联一个82Ω的限流电阻,电源电压取3V,电路如图3。把上述元件安装…  相似文献   

19.
钟善彬 《科学课》2008,(7):20-23
教学目标1.点亮一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相似文献   

20.
1.电压的存在用导线把小电灯泡联到电池的两极上,可见灯泡发光,证明有电流通过.为什么将导线联在电池的两极上,电路上就产生电流呢?电池两极起什么作用会使电路中产生电流呢?为了说明电路里产生电流的原因,我们用水管里产生水流的情形来作比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