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4,(7):41-41
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籼稻的全基因组测序,成为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作物测序工作的国家之一。我国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各类研究机构已超过200家,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到产品开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据bio.org网报道,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主席Sean Darragh说,2005年将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中,使得农作物和畜物的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球18个国家采用生物技术播种了近十亿英亩地,共有十种不同的农作物,这是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他还指出,在采用生物技术来种植农作物的八百万农民中,超过90%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23)
随着我国各个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科学研究的推进,使得我国生物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生物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生物技术在我国社会中的运用,生物技术的运用又带动了我国生物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生物技术还积极运用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了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加快了我国农业体系的优化进程,为了厘清楚生物技术、生物经济以及农业体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就对生物技术、生物经济和农业体系分别进行分析,仔细论述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4.
吕澜  林良夫 《科技通报》2007,23(1):146-150,154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给农业、食品、医药、工业等领域创造广阔情景的同时,也带来了包括政治、经济、贸易、环境保护,以及社会道德伦理、风险安全方面的挑战。而公众的态度和观点无疑是影响这项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欧洲EUROBAROMETER52.1版调查问卷,在浙江省调查了2006个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态度,并分析了公众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效益知觉、风险意识、道德评价、以及对发展的期待和影响因素,同时,也揭示了各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占有的比重比较大,由于南北地区气候的不同,决定了我国南北方农业种植的时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机械种植技术被运用到北方的耕作中,为北方农业的种植提供了方便。但是,北方冬季气候的特殊性也给农机的使用和保养带来许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机在北方地区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时间,下面就北方地区冬季在农机使用和保养方面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从而推动农机在北方地区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6.
2004年生物技术作物的种植面积取得了创纪录的增长,达到了8100万公顷(2亿英亩),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1月17日在北京发表了由该组织主席及创始人CliveJames先生撰写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2004年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的种植面积比2003年增长了20%%,增加了1330万公顷(3290万英亩)。  相似文献   

7.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不得不提供越来越多的食物,而生物技术能用许多手段提供改良农业的方法和产品。在动物农业中,生物技术在以下领域中是有希望的: ·通过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来诊断、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以便诊断、监察以及更好地了解疾病;同时由于使用重组DNA,从而扩充了疫苗和其它动物保健产品的种类(药类);  相似文献   

8.
农业新技术     
目前,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大致分为三类,即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生物技术科学家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资源,其中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工厂化种植和养殖,计算机农业控制等设施技术,如棚膜栽培、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适宜于蔬菜、园艺作物的生产,能够大幅度提高水、土、热和气的利用率。农业信息技术其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虚拟农业研究、农业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信息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和全国共享农业信息网络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我国的农业种植现状堪忧,因此,需要在农业种植中推广立体种植技术,也就是发展立体农业。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交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西瓜吊蔓立体栽培技术分析了立体种植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是我国核农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研究的专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功绩卓著的农业教育家和德高望重的社会活动家。陈子元曾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现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他主持编制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为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促进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减少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本文主要介绍生物技术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与生物材料的研究息息相关,而生物材料多数是用于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手术器械等,本文主要对于不同材料的相关生物技术在医疗器械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生物科学是本世纪的主导科学,也是本世纪制胜的法宝。当今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了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农业是生物技术用处最广泛的一个领域,随着人类对生物工程及其应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解决人类有关的各种问题,如农业、营养、医疗、环保等方面,生物技术成果的应用正在以几何级数高速发展。我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2)
生物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应用了生物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科学已经深度参与和渗入到生物技术的研究之中了。生物医学应用多属于大规模计算密集型应用,而生物医学研究中也越来越频繁地涉及到大数据存储和高性能集群运算需求技术,所以需要采用大规模的计算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技术三个领域进行综述,进而论述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的筛选在农业、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一直是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然而由于生物技术行业的特殊性,大部分情况下他人很难从同一环境中筛选出一模一样的菌株,导致发明难以重现,因此审查指南中规定特定微生物的筛选方法因不能再现、不具备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性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如何判断微生物筛选方法能否再现历来都是讨论热点,也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是否所有涉及微生物筛选方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其成果60%以上应用于医药工业,促使生物制药迅速发展。尽管发展迅猛,但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发展却极不平衡。生物制药被称为生物技术的第一次浪潮,涉及到生物技术领域多项前沿技术和技术平台,包括生物药物的制备、药物筛选、药物分子设计、制药技术、药物新剂型、给药系统、药物安全及药效评价体系等等,也包括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对疾病的治疗方法。随着时章的推移,生物技术在环境、能源、材料、信息等领域的运用和结合将会不断扩大和加强。就生药产品临床应用的原则和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李全胜 《科技通报》1989,5(2):35-37
模糊数学是研究自然界中事物模糊性的一种数学工具。而农业气象生态是研究农业生产与环境气象条件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既涉及到气象学、农学、也涉及到土壤学等学科。由于人们不可能对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因素都进行考察,因而在许多问题上蕴含着不同程度的模糊性。例如:比较两地气候生态环境的相似程度;确定作物在山区不同海拔高度上种植的适宜  相似文献   

18.
张子平 《华夏星火》2013,(12):34-36
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生物技术开发生产的生物农药、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将大大取代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正在展现出未可限量的前景,将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将在农业、医药与健康、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我国提供了一次实现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应采取理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现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以蔬菜种植为基础的大棚种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使蔬菜的存活率得到提升,也使蔬菜有效避免病虫害的侵害,但是在应用大棚种植技术过程中,会被多种因素所影响,使大棚种植技术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从而会大幅降低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因此,在应用现代化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过程中,必须对影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因素进行分析,确保通过使用适当的种植技术,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使现代化大棚种植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使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农业种植属于基础,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种植提供一定的机遇,让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