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已经突出表现为人才素质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继续教育已成为现代  相似文献   

2.
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变革作用。可以说,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根本保证。随着世界的深刻变革,我们的国家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临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教育的成败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科技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现代高科技技术已经走进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遍及社会各个角落的时候,学校的现代化科技建设和改造,不能成为科技推广和普及的空白之地。在国家教育大纲的要求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呼唤下,网络信息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是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听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后指出:“不打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80年代,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探讨教育的科技功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教育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一、教育的科技功能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进步而发展。归结到一句话,就是教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其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为落实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知识经济是科学技术孕育的奇葩,它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并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是基础;提高教育质量,尽快使科学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其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为落实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知识经济是科学技术孕育的奇葩,它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并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是基础;提高教育质量,尽快使科学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深化物理教学改革,强化科技意识教育浙江松阳师范泮隆昌一、为什么要强化科技意识教育(一)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就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素质和造就大量...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思考──写在重庆交通学院汽车研究所成立6周年之际刘仁(重庆交通学院)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生产的决定性因素。高等院校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国家所需的建设人才,还担负着增强国家科学技术实力、增长经...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人才与经济实力。从长远来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思想。国家也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可以看出: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学校,学校必须有高品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试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第一位变革作用,为中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服务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造就人才的重任。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生产力的源泉。教育传承人类文明,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承载着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光荣使命。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者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这本身是职业,是职责,更是一种服务,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是促使生产力永远充满活力的源泉,哪个国家科学技术发达,哪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就快,可以说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不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家的。本世纪初叶,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约占5%至20%,进入八十年代,科学技术进步所占份额不断增长,有的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已高达60%至70%,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位居第一的重要作用,已被当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实践所证实。鉴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邓小平同志深刻洞察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于1988年精辟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对科学技术的任务、地位和作用,以及科技发展的重点和科技人才的培养等都有深刻独到的论述。邓小平科技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和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当今世界乃开放之世界,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界.开放,使宇宙变小,竞争加剧.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社会逐步走向文明与进步.世界各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等诸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在国际社会竞争中兴旺、发达,决定于在科技高速发展中谁能走在前列,能否在科技领域竞争中稳操胜券.目前,席卷全球的高科技、高速度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也强烈地震撼着我国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诊断,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这无疑向我国教育和教育改革发出了严正的挑战.教育与科技协调发展就成为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秦勇 《湖北教育》2005,(6):62-63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个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也成为最宝贵的第一资源、而知识、科技、人才都靠教育来奠基。因此,谁掌握了今天的教育,谁就拥有了明天竞争的主动权。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争取“主动权”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5.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它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靠教育。目前,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国内理论界已形成了热烈的学习、研究高潮,并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小平同志上述思想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其中心思想是要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要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将以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指针,对“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及其与现实生产力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并联系说明科技、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视角下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天中国能不能正确对待科技,能不能正确对待和发展邓小平科技思想,并形成中国特色的科技思想和理论,对于中国科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为核心的胡锦涛的科技思想,是对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的邓小平的科技思想的最新发展。新发展提升了对科技作用的全面认识,深化了科技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找到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邓小平科技思想发展的必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做好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工作杨曜根,王松柏纵观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正如小平同志在1982年指出的那样:“战略地位,一是农业,二是能源交通,三是教育和...  相似文献   

20.
一、两个基本因素当代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和根本推动力的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实际上是脑力劳动尤其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复杂脑力劳动成为第一生产力。脑力劳动不仅成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源泉,而且成为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把重视脑力劳动、科技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摆在优先地位。然而,体力劳动在现阶段仍不容忽视。我国有13亿多人口,近9亿劳动力,其中60%以上还在农村,70%以上仍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不下1亿人。我国的生产力总水平、劳动者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