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从近几年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群像叙事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影视剧中群像叙事的方式是通过描写一大批人物,从而对一个时代或集体进行缩影式呈现。集体记忆建构是塑造和维护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影视作品这一重要载体,可以实现集体记忆的建构,从而生成指向未来的“文化记忆”。《觉醒年代》是群像叙事的代表作,本文将结合该剧探析群像叙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方亭  王平阳 《今传媒》2022,(12):85-88
《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三炸水门桥”为叙事核心,通过呈现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时的浴血奋战,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颂扬了我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本文从内容维度、艺术手法、营销层面深入分析了该影片,发现电影在塑造英雄群像时不乏个体叙事,书写了志愿军战士的家国情怀;以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完美统一、宏观叙事与细节刻画的双管齐下、交叉蒙太奇与对比蒙太奇的联合应用,完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巨制;采用内容营销、情感营销以及全媒体矩阵营销等方式成功“破圈”,为后疫情时代战争题材主旋律电影提供了可行性范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影的共同体叙事往往聚焦于民族题材电影,其实中国灾难电影具有众多的共同体元素,却较少有这方面的研究。中国灾难电影具有血缘共同体、国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等叙事模式,体现出较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这些共同体叙事大多是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中国灾难电影共同体叙事的复杂性。中国灾难电影的共同体叙事也存在叙事冲突不足、叙事话语单一以及生态共同体叙事缺乏等。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8):40-45
叙事伦理是伦理批评与形式批评的有机融合。现代文艺批评的"叙事转向"与"伦理转向"促成了叙事伦理批评范式的形成。农民工电影的叙事伦理,呈现国族伦理的宏大叙事、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消费伦理的大众叙事三分格局。农民工电影的叙事伦理存在三大问题:真实性问题、普世价值问题、审美超越问题。农民工电影叙事伦理最有价值的是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文艺的自由表达依赖于创作主体奉行自由精神,更需要自由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巩杰  李磊 《现代传播》2022,(7):119-127
长城作为古老的民族建筑空间,在中外不同的叙事话语中,经过了纪实性、符号化、象征化、消费化和景观化的嬗变,形成了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共同体、文化审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视觉景观想象的文化空间转向。长城影像文化空间见证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族影像的形象塑造和文化精神的历史嬗变,也试图探寻符号化、图像化和景观化的长城,在全球本土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文化艺术生态中的跨文化传播与传承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叙事伦理批评观介入藏地电影研究,提出藏地电影引导观众文化认同与伦理价值的可行性策略。在叙事时间上,以顺叙性结构获得观众的亲近感,将伦理秩序、道德观念置于日常生活习俗上,通过日常生活寻求藏文化深层内涵;在叙事空间上,凸显藏族同胞生活区域浓郁地域色彩的自然景观以及朴素的生态智慧,展示地域文化精髓;利用缝合体系,引导观众正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秩序化的社会空间呈现凸显主流意识形态提倡的优序良俗与伦理规范,强化对观众的价值引导。如此时空策略可将主旋律诉求隐藏于叙事机制中,在提升藏地电影创作品质的同时,实现以电影促进文化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力与价值引导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蒋孟利 《视听》2023,(10):48-51
2023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续作,文本的时间线回溯到“流浪地球”计划开始之前。多条人物故事线的交叠极大地充实了文本的深度,其特效在合理的科学范畴之下也更具有视觉张力。电影文本频频展现出对于后人类主义下的“人—机器”“数字—现实”“未来文明”等议题的思考,在后人类所特有的景观之中,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由此而生,传达了势在必行的共同体观念。结合我国的文化语境,可以发现电影文本中的后人类景观成为共同体生发的场域,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后人类景观下共同体概念所产生的各类形构深化了中国式“未来文明”的叙事,为今后国产科幻电影开拓着更为宽广的想象疆域。  相似文献   

8.
张文东  姜翼飞 《现代传播》2022,(11):98-103+111
成熟的主旋律电影应当是思想引领与大众传播的有机统一,不仅要“化大众”,还要“大众化”,新世纪主旋律电影便是在此意义上,以中国本土美学结构为艺术根脉,在素材上着意于对集体记忆的重构和对现实焦点的化用,在叙事上承续了古典小说的传奇叙事传统,在人物上围绕“兼济”思想塑造了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英雄群像,在感知方式上基于传统诗性美学构建主客相融的对话机制,依托这一系列“本土化”美学建构,实现了从“讲中国好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9.
青春电影在闽地区表现出“集聚式”类型生产的特质,这与福建产业政策导向与自然/文化资源吸引有关。闽产青春片将闽地“山、水、岛”相融式自然景观与“坊巷”相依式人文格局再编码,建构出闽地“山-水-情”统一的想象消费空间。闽产青春片创造性地将空间景观与叙事节奏巧妙融合,将“气候叙事”作为“情动”修辞、“船舶叙事”建构起情感疗愈的叙事场所、以“建筑叙事”思维将建筑景观融入叙事机理。自此,闽产青春片成功建立起地域景观与爱情之间的想象空间,通过“记忆-影像-现实”的环形演进策略,承创闽南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地方媒体对外讲好“城市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超越“地方性”话语局限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跳出既有“叙事经验”构建网络空间情感共同体,不断调适“范式”“表达”“进路”,积极谋划和推动以“对话式”为核心、以“多元文化”为抓手、以“情感共振”为追求的国际传播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变化更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共传播的格局与模式。在“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公共传播叙事更加凸显人类命运的共同内涵和丰富的生态情感。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公共传播叙事需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担的角度扭转叙事的逻辑,关注生态理念与生态事件,充分挖掘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的情感联络。以公共传播叙事策略的转变与完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的责任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应对,以此全面推动生态对话机制的建设以及“生命共同体”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交融发展的悠久历史,宣传中华文化应重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在中华文化百花园,西藏文化具有独特品格和风范.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语境下,通过西藏历史人物主题出版等模式,加强议题设置,创新历史叙事范式、擦亮新时代“藏学符号”,是新时代对外传播的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3.
历经三十余年的市场化转型,新世纪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一种资本化、景观化、好莱坞化的大片生产模式,塑造了中国电影崛起世界的文化想象。不过,新世纪中国电影去政治化的市场化过程充满争议,商业成功与价值失落、产业转型与结构断裂、民族意识与后殖民性交又互现,导致其文化认同的危机,并引发了一系列反向的电影生产和电影批评实践。追溯中国电影的民族性、人民性和历史性,反思“唯市场论”的电影发展模式,借鉴批判现实主义的左翼电影话语,是重估新世纪中国电影的主流价值和文化主体性的崭新向度。其意识形态内涵是:在经历了激进市场化过程中的价值震荡之后,中国电影话语正在形成新的主体性叙事、结构性平衡和现代性想象。  相似文献   

14.
陈楚红 《青年记者》2017,(18):82-83
美国学者爱德华·索亚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异形地质学”和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中汲取养分,形成了关于第三空间的确切概念.本文就空间与影视的关联,以李安及其电影作品为研究范本,分析第三空间中的“他者”创作,第三空间在电影中的存在范式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华  李欣泽 《今传媒》2023,(4):75-78
随着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中国电影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积极寻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近年来,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电影佳作不断涌现,这些影片通过对英雄形象的刻画,集体记忆的建构和伟大精神的传承,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独特的思想引领功能,佐证了“共同体美学”聚焦人性、人心、人情,实现共情、共鸣、共振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冷凇  刘旭 《现代传播》2022,(12):89-96+113
“新国风”综艺节目的“出圈”本质在于这一“风格化”节目探寻与青春文化、流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在以现代性视角演绎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注重叙事的方式方法,包括萃取精华与重组内容的叙事角度、艺术跨界与资源跨域的叙事策略以及意义塑造与记忆焕活的叙事空间;遵循中国式审美的规律,符合立象尽意、物我同化的民族式审美意识,迎合动态速变、微观凝练的流动式审美方式,作用于直观真切、奇观视觉的浓烈式审美感知,满足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潜在式审美期待。节目观众将从中获取的文化审美体验沉淀为可传性的审美经验,形成“审美共同体”,形塑文化审美的历史连续性,在体悟文化价值中坚定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正在重塑“视频影像时代”跨越国族与时空边界的“想象共同体”。电影是一种视听、创意与思维相互碰撞的具象的艺术,影像本身具有三个演变的层面:承载视听欲望的感官层面、表现艺术的叙事层面以及传达伦理与价值观的精神层面。笔者拟以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为例,试从这三个层次展开讨论,探究建构在影像基础上的“国家共同体想象”及其承载着的感性、理性与神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传统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迁移的“跨媒介性”叙事问题,成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媒体跨媒介叙事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电视沉浸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跨媒介叙事文本类型、叙事模式及受众/用户叙事沉浸体验的具体表征与叙事模式。研究发现,电视沉浸综艺节目的“回旋跨层”叙事模式与具有无限衍义“开放—自生式”的数字叙事模式影响着媒介融合文化的表达与建构。在由“模拟”到“数字”的“跨媒介”过程中,从文本到叙事,再到文化属性与传播形态,原有的传统媒体文本特质被改写。跨媒介叙事不仅革新了电视媒体的视听传播范式,还催生了新的“个体叙事—社会认同”的数字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9.
传承人口述史是一种发生在传承人与研究者之间的具有主体间性的“合作叙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多元行动主体中,传承人作为记忆主体、言说主体和书写主体等传承主体,研究者作为言说主体、书写主体等保护主体,各自拥有独特的社会身份、叙事特征和文化功能。文中结合传承人口述史访谈个案,从“主位”视域分析交互主体的叙事模式、叙事策略与叙事规律等,从而还原其主体性。同时,立足于文化整体性研究角度,打破二元对立,消除主体单一性,实现叙事主体的身份获致与话语建构,即传承人由“研究客体”转变为“文化实践主体”,研究者由“资料获取者”转变为“文化参与者”,在参与主体身份认同的交流叙事过程中建立传承人口述史叙事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胡可 《东南传播》2022,(3):66-69
进入新时代,扶贫主旋律电影成为中国主旋律电影类型扩展的一种形式,它以农村扶贫故事为题材,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扶贫精神和主流文化价值理念,开拓了主旋律叙事的新领域。在国家文艺政策的指导下,该类电影首先将视角投向当下社会性热点议题;内涵积极贯彻主流文化价值理念;人物形象也力图表现“真善美”。书写扶贫故事,推动主流文化价值的传播,是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